全球变暖带来九大灾难(气候灾难将阻止亚洲崛起)(1)

亚洲国家在21世纪初蓬勃发展,但这样的崛起可能会被气候变化引起的一系列自然灾害所阻止。

在经历了19世纪欧洲的繁荣和20世纪美国的全球影响之后,21世纪亚洲的崛起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这被认为是“亚洲世纪”。

亚洲拥有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从低收入状态上升到中等收入状态。专家预测,到2040年,亚洲很可能产生全球50%以上的GDP,占全球消费量的近40%。

然而,就在“亚洲世纪”刚刚开始之际,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变化挑战。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对亚洲岛屿、沿海城市和热带地区构成严重威胁。全球气温上升也对粮食安全、预期寿命和国家经济构成风险。

在过去的 20 年里,亚洲发生的气候灾害比上个世纪更多,科学家称这一趋势与全球变暖有关。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这一比例迅速增加,当时经济和工业活动蓬勃发展。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00年至2009年间,全球记录了3,500多起自然灾害,几乎是50年前的五倍。

我国是受洪水、风暴、山体滑坡和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自2000年以来发生了近500起灾害。其次是印度和菲律宾,分别发生了333起和290起灾害。

全球变暖带来九大灾难(气候灾难将阻止亚洲崛起)(2)

据世界气象组织称,洪水是对经济造成最大损失的灾害。据估计,我国在1998年因洪水而损失470亿美元。如果海平面上升0.2 米,中国南方商业中心广州到2050年每年可能损失1300 万美元。2011年的洪水导致泰国经济损失约440亿美元,这是过去十年中最大的灾难损失。

全球变暖带来九大灾难(气候灾难将阻止亚洲崛起)(3)

2020 年 11 月,警方在菲律宾马尼拉郊区协助被台风困住的人们。

亚洲开发银行(ADB)预测,该地区的海产品业将受到温度上升导致珊瑚礁死亡的严重影响,估计到2050年将损失579.8亿美元,即使世界已经实现了防止全球气温上升的目标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摄氏度。

全球变暖也对人类健康有害,因为持续的热浪会导致更多人死亡、引发干旱并减少粮食供应。自然灾害还创造了增加腹泻等疾病的条件,并培育出携带引起疟疾和登革热的寄生虫的蚊子幼虫。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表示,每年有超过150,000人死于气候变化,并预测这一数字在2030 年至2050 年间每年将增加250,000人。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预计到2030年,仅亚洲就将有超过64,000 人死于中暑、营养不良、疟疾、登革热和腹泻。发展中国家占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大部分死亡人数。

亚洲城市也面临被海平面上升淹没的风险。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测,亚洲的季风将变得更强,持续时间更长。温暖的空气从海洋中蒸发更多的水,然后在陆地上造成降雨。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一项研究,亚洲的 13 个主要港口城市是每年遭受洪水破坏最严重的 20 个城市之一。

与海平面上升相结合时,威胁会更加严重,预计还会上升 0.28 至 0.55 m。位于或靠近海岸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如曼谷和马尼拉,在本世纪末有消失的危险。

全球变暖带来九大灾难(气候灾难将阻止亚洲崛起)(4)

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阿姆斯特丹这样的现代城市更加脆弱。根据经合组织对 136 个主要沿海城市的研究,尽管有 830 亿美元的资产面临洪水风险,但荷兰首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灌溉系统。与此同时,即使是小洪水也会对排水系统不良的亚洲城市造成严重破坏。

气候变化还伴随着对粮食供应的担忧。全球变暖直接威胁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部门农业。农作物产量下降将对东南亚产生严重影响,该地区的农业占 GDP 的 10.3%。

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在一个有2.65亿人难以进食的大陆上,大米是主要的食物问题。

在新加坡 ISEAS - Yusof Ishak 研究所去年的一项调查中,超过 72% 的东南亚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威胁着粮食安全。警告说,生产世界 31% 大米的地区将受到特别严重的打击。

亚行估计,到本世纪末,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和菲律宾等主要稻米生产国的稻米产量将比1990年的水平低50%。

如果发生长期干旱,到本世纪中叶,南亚农民的水稻产量也可能下降8%。预计同期玉米产量将下降16%,高粱产量将下降11%。

面对一系列巨大挑战,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变化峰会的成果据说对亚洲极为重要。会议预计将持续两周,于11月12日结束。

然而,专家表示,亚洲仍然有很多机会来管理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而不是依靠谈判。

气候报告称:“亚洲许多地区正处于基础设施和城市地区的建设阶段,使该地区有机会确保新建筑更能抵御自然灾害。”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在2020年11月也有提到,“该地区的主要经济体,如中国和日本,在清洁能源技术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对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