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各个地方不同的文化、历史能够看出来,当代的河北完全是一个拼凑而来的省份。

张家口(原山西)、承德(原热河)、秦皇岛(原辽宁)大部分都属于关外,与关内自古势不两立,差异巨大。这些地方现在属于旅游资源城市,几乎没有重型工业,也没有能够立市的核心产业,除了旅游资源,没有什么亮点。况且这些地方出于北京的上风口,历史上为了在资源上支援北京、贡献北京、保护北京,做出了极大牺牲。

一个河北人的自述(我是河北人之十四)(1)

如张家口,以前作为军事基地一直被封锁,直到90年代才开始对外开放,张家口的官厅水库,也是北京饮水的重要来源,治理沙尘暴、治理雾霾,都需要张家口的资源支持。北京欠张家口太多,这次冬奥,北京带着张家口一块儿玩,也算是还了张家口一个大人情。

一个河北人的自述(我是河北人之十四)(2)

稍往南,开始进入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资源充足,但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这几个经济相对较好的地市,却又被北京、天津割裂,连不成片,行不成资源优势的互补,仅交通就同省不同路。原指望,北京天津的发展能够对周边河北形成带动,结果,北京的吸附效应太强,把河北的优质资源抢走不少,尤其是人才。

北京天津还对河北造成了灯下黑的效应,北京周边几十公里的河北省范围内,就分布着大量的贫困村。2017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310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36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一个河北人的自述(我是河北人之十四)(3)

河北的南部片区,核心的引领应该是省会石家庄,但石家庄实在太弱,担不起大哥的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造成河北南部石家庄、邯郸、衡水、邢台城市群默默无闻,虽然不甘落后,但实在无可奈何。

到如今,虽然在落实京津冀一体化,虽然在建设雄安新区,但河北对于北京所起的作用仍然未改变:“河北牺牲GDP,也要确保北京蓝天白云。”

巨大的地理文化差异,使河北人无法形成对河北的统一认知和认同。河北这11个地市,谁都有故事,谁都不一样。

一个河北人的自述(我是河北人之十四)(4)

但有一样,是河北人的共性:简单、老实、实在。

前段时间的《破冰行动》,让人们见识了南方宗族势力的厉害,但在遥远的河北,却没有宗族。自古以来,河北战争频繁,得华北者得天下,就连日本侵华时,都知道“占领华北,灭亡中国”。

一个河北人的自述(我是河北人之十四)(5)

河北资源物产丰富,适合人类定居,但在这样一个战争频繁的地方,一旦发生战争,遭殃的必然是老百姓,他们不得不为了躲避战争而背井离乡,定居反而成了他们的奢望。很多人离开又回来,离开不回来,外地人避战而来,人来人往,总是在重新融合。

就像廊坊人,三分之一来自西北,三分之一来自东北,三分之一来自河北,三大区域的人,形成了新河北人,在这安居乐业。所以,在河北几乎没有传承已久、支干清晰、门阀壮大的宗族,就连宗祠、家谱都极其罕见。随着和平的时期越来越长,河北到时出现了一些有名望的家族,但即使如此,河北人,很难知道他的家族源自哪里,祖上是何传承,更普遍的是,大多数河北人,三代以上老祖的名字也早无踪影了。

所以,经历太多战争,知道和平珍贵,知道生活不易的河北人,不愿折腾,最安居乐业。

现今的河北,就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们共同形成的,大家互相融合,互相扶持,虽无宗族的传承,但兄弟之情还是非常深厚的。河北人非常重视朋友情谊,河北人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就是因为河北人自身具备本分、好客、仗义的品行,才担得起“朋友”这俩字的分量。

解放前,党和政府进京之前的最后落脚点,选择了河北的西柏坡,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对于河北人的巨大信任。而河北人至今也没有辜负过党和政府,默默的在为国家发展努力贡献。

这也是我们河北人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