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与小阿馨谈起盛唐三大诗人王维、李白、杜甫的人生际遇,予言安史之乱时这哥仨的遭际均颇为搞笑。最搞笑的是李白,他以为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却因站错了队,莫名成了叛军,而最后居然是他曾经的好哥们儿高适下令抓获他的。杜甫虽被叛军抓获,但因他名气小,叛军对他看管不严,最后终于逃出了长安,像叫花子一样赶赴肃宗行在。王维也如杜甫一样落到了叛军手里,但他的名气太大了,逃是逃不掉的,安禄山的官也是必须做的,这位大诗人只好服药弄哑自己的嗓子,在伪政府中消极怠工,并暗里写下《闻逆贼凝碧池作乐》: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1)

后来唐军收复长安,所有任过伪职人员的一律被处以重罪。王维却因其弟王缙大力让人四处传唱那首诗而仅受轻微处罚,不久即官复原职。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2)

我疑心苏辙苏子由是知道王维这个故事的,并且依葫芦画瓢,成功救下了自己的哥哥苏轼。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3)

乌台诗案时,苏轼与长子苏迈约定,若不会被判死刑,苏迈送来的饭食中无鱼,若可能判死罪,则送一条鱼。某天,苏迈盘缠用尽,自己去筹钱,托一亲戚代送饭菜。亲戚一片好心,送一条鱼以改善苏轼的伙食。苏轼见鱼大惊,自分必死无疑,遂于狱中作诗二首以托弟弟苏子由照顾其家人,其中一首云: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4)

诗除写兄弟情深并托以后事外,还顺便拍了一下神宗马屁,说皇帝是圣明的,自己被杀头完全是自己愚昧,咎由自取。

狱卒将诗交给子由,子由读诗自是泪下如雨,却拒收诗幅,他坚决要求将诗呈给皇上。神宗览诗后心中大慰,觉苏轼虽谤讪新法,但对自己还算忠心,且苏轼襟怀坦荡。神宗最终释放了苏轼,只将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而且政治主张亦相当一致。二人政治上共进退,在诗文上更是互相唱和、惺惺相惜。苏门父子在“唐宋八大家”中占得三席,然苏轼在文学上太过闪亮,老苏和小苏的光芒均为其所掩,尤其是小苏,虽与乃兄一样少年成名,甚至官做得更大,然在论起“三苏”时,往往只是苏轼的陪衬,这对子由来说是极不公平的。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5)

毋庸讳言,苏轼确实天资卓越,当世不二出,王安石曾言“不知更几百年,方能又出此等人物”,对苏轼的赞誉简直无以复加。后世论苏轼,更多的是肯定苏轼卓越的诗书画成就及赞美其乐观旷达的胸襟,对其光芒背后许多人默默的付出,则大多不谈或一笔带过,这实在不是看人看事的正确做法。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6)

诚如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言“苏东坡真是好命”,余大师认为苏轼被贬黄州正当壮年,他好好反思,会更有机会沉淀并以此开出新篇。苏轼后来也的确做到了,他在黄州成为了后世很多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也成为普通人的朋友,这时,他成为了苏东坡——一个让后世生出无限景仰的名字。然而,苏轼的天才能够展现,他在逆境中的乐观旷达,其实背后是有好多“贵人”的默默相助的,如蜀中大佬张方平对苏氏昆仲的大力推介,文坛宗师欧阳修对苏轼不遗余力的揄扬,曹太皇太后、高皇太后对苏轼异乎寻常的偏爱,甚至神宗皇帝也因喜读苏轼的诗文而“爱乌及屋”。但是,对苏轼付出更多的是他的家人,特别是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7)

苏轼一生共有三任妻子:王弗、王闰之、王朝云。王弗是爱,闰之是暖,朝云则是苏轼的四月天,是她们无私的付出撑起了苏轼家庭生活的天,让苏轼有更多的时间写诗文、交朋友、游山水。然而,在经济和政治上给予苏轼最大助力的则是子由。

苏辙在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8)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言兄弟二人关系:抚我则兄,诲我则师。二人求学时可能如此,为官后的情形可能要打一个颠倒。在政治上,苏轼确有一颗仁者之心,但他常常满嘴跑火车,子由常劝他不要随意发表对政治的看法,以便让别人抓住把柄,苏轼嘴上答应,过不久依然故我。苏轼终于因自己的大嘴巴而遭祸,又是苏辙提前知道消息,冒着被免官的危险派人给兄长送信,至少让官差抓他时多少有些准备。苏轼基本上是“月光族”,常常从子由那儿借钱,比较大的几笔是,苏轼调任常州,借三千贯,贬惠州时,借七千贯。子由并无多少积蓄,也是砸锅卖铁凑给苏轼的。苏轼在惠州要作好事,为百姓修桥,又写信叫弟弟捐款,苏辙此时亦被贬雷州,实在拿不出,只好求助于夫人,让夫人把自己的首饰全部卖掉,甚至把皇帝赏赐的金币也卖了,才最终凑齐苏轼要求的数额,做苏轼的弟弟难啊,做苏轼的弟媳妇也难啊。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9)

苏轼确是天才,逆境并未将其扼杀,反而因其磨砺,更加光辉圆润。但在苏轼成功的背后,苏辙实是功莫大焉,苏辙像是一位疼爱弟弟的兄长,苏轼反倒是一位任性不懂事的小弟。

苏轼的性格其实是有缺陷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苏轼章惇相惜相杀的故事。章惇,字子厚,是苏轼的同科进士好友,章惇的进士科考成绩可能比苏轼还要好。二人初为官时,惺惺相惜,时相过从,同游山水。后来王安石变法时,二人分属新旧两党,但当苏轼身陷囹圄时,新党人多欲杀之,而章惇却能不惜得罪自己的同党顶头上司,也要拼力相救,苏轼心里应该是有所感激的。但后来旧党得势,二苏均受重用,苏辙甚至官至副宰相。苏辙上疏坚决要求将章惇逐出朝廷,这自无可厚非,毕竟党派之争嘛。但苏轼在这件事上无所作为,就不应该了,章惇救过他,他也应该救一下章惇啊,救不救得下暂且不论,但起码表一下姿态总是可以的。而苏轼既未阻止苏辙对章惇的弹劾——依二苏的关系,他是能够做到的,又未为章惇说几句好话,此时他竟连王安石也不如,苏轼是攻击新法的急先锋,王安石还上疏神宗“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而苏轼在章惇要求贬地近故乡以便就近照顾老父时,苏轼亦未能施以援手。苏轼在章惇被贬事件上的表现实是他人生的一个污点。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10)

风水轮流转,高太后死后,新党重又掌权,旧党人士纷纷遭贬。苏东坡在旧党中的影响并不是最大的,但却是被贬得最惨的,章惇将他一贬再贬,最后贬至天涯海角——海南岛,章惇是想将苏轼贬死在路上,“东坡谪岭南,时宰欲杀之。”东坡弟子黄庭坚的这两句诗恰可作为一个注脚。照理说,章惇应该更很苏辙才对,但贬苏辙最远也才到雷州。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11)

风云突变,小皇帝赵煦暴毙,赵佶继位,大赦天下,苏东坡又被召还回朝,章惇却是流放惠州,此时,章惇的儿子预料苏轼回到朝廷会任宰相,写信给苏轼,希望苏轼能原谅他的父亲。苏轼回信相当温情,言自己与章惇一直是好朋友,中间固然有些分歧,但友情不变,叫太夫人(章惇的母亲)不必挂心,岭南的瘴气也不足惧,还随信寄了一些药。后人往往以此事言苏轼的大度,但我想,苏轼此时心里想的或许是——“是我先负了子厚啊……”

我自诩思想自由,不会做任何人的粉丝。但又实在太喜欢苏轼了,或许勉强也算东坡粉吧。然而,说事记分明,论理讲曲直,故为记。

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的故事(成于子由贬由自身)(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