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金文都是造字的阶段,是中华文明的勃发时期,青铜文明的出现,使我国境内原始状态迅速改观,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农村,畜牧业,手工业,甚至商业都有进一步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了。大量青铜器的出现,不仅仅是社会繁荣的表现,还把原始的很多信息,通过文字固定下来。这些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是研究早期社会的宝贵资料。

前几天写了一个小文,谈了对鲁侯爵“歃血为盟”的探讨。我感觉还是没说清除其中的一个问题。如图所示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1)

译文“鲁侯作爵,鬯,(?)用尊歃盟”

铭文里的“歃”是我在上一篇小文里提出来的,不赘述。这里的(?)到底是什么?是个人名?还是器物名?有研究者认为是“庚丁”二字。我认为尚需根据。此为一个字。况且金文“丁”就是一个圆点。决不是一横一纵。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2)

上图,“父丁,鱼”铭文。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3)

上图“丁巳,王省夔祖。王赐小臣艅夔贝。唯王来征人方,唯王十祀又五肜日”。丁,圆点,象形。这里我们保留鲁侯爵“庚丁”一说,权当参考。

既然它也不是人名,就是一件器物。因为作器的人就是“鲁侯”一个人。他做的有“爵,鬯,还有?”,我通过分析比较,很可能就是“斝”。先看下图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4)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5)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6)

爵的构成①有蘑菇形二柱,文字里如“丁”字,②有流,即是口,③有尾,④有腹,⑤有耳,⑥有三足。

再看斝①有二柱或一柱,②侈口和腹相连,腰部细,口腹腰看作是一个部分,③有耳,④有三足。说到底,它和爵的区别就是没有流和尾两个部分。斝,在《周礼,乡饮酒》被当作“散”字。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7)

上图“斝”金文如其形,小篆从双口,腹部(倒放),从斗会意。出自《金文编》,唯一一个斝字。

《说文》“斝,玉爵也。夏曰盏,殷曰斝,周曰爵。”同一个器物,朝代不同叫法有异。《周礼》规定“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以散”散就是斝。说斝是玉作,那是汉代许先生看到的,并不合乎当初事实。《周礼》说的尊卑所用,也不全是那么回事。斝和爵以及觚常常结合使用,这和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现是一致的。斝爵连用,形体相似,作为文字,也会区别不大。今看《鲁侯爵》,此难分辨的金文,应该正是“斝”字。它有一柱,侈口部和腹部,足部连为一体,足部叉开。

金文“鲁侯爵”里,爵和斝非常近似,小有差别。唯独一个“丁”字形,难以叫人判断。爵字里的丁字,写在两柱之间。斝字里,写在了脚下。其实金文里的某个部位,只要表意到位,上下,正反,左右不别。只有这里表示什么,一时不好判断。也许表示“高脚架”“供桌”一类。金文“宁”字底部就有它。

最牛逼的铭文(鲁侯爵铭文除了爵鬯)(8)

如此《鲁侯爵》就是:“鲁侯作爵,鬯,斝,用尊歃盟”。

分析此字,前贤未释,难度较大,但是决不是向壁虚造,妄自穿凿。鱼游深水,冷暖自知,在下诚恳希望就教于大方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