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的颂歌(风镜的颂歌)(1)

日前,我买了一个风镜,戴了戴,很满意,多年来想买风镜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这个风镜是在淘宝网上购买的。它是上海一盾安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的出品,国产,定价9.80元,优惠后价8.82元,快递免费。这个风镜是无色的,它具有防风,防沙,防虫,防雾等功能。这个风镜是成人款,打包配送,强化款+收纳袋+眼镜布。多少年以来,我一直受眯眼的困扰,苦不堪言,尤其是春秋两季,风多,飞沙多,小飞虫多,空气里飘浮的细微物多,人在户外,这些东西是要接触的,但是不大要紧,唯独这些东西进入眼内,问题就严重了,必须要认真处置。杂物进入眼内,霎时你会发懵,不知如何是好。一般没有经验的人,眯了眼,就会用手揉,殊不知这是最失败的做法,这样不仅异物出不来,而且还会刺伤眼睛,发炎肿胀,备受煎熬。正确的做法是,如果你在野外眯了眼,马上停止动作,闭上眼,冷静一会,不做任何处理,等眯眼的初痛过去以后,就可以恢复行动,待到回家以后再做处理。眯眼以后,只要处置得当,有的异物也会自己走出来,比如小的飞虫,也有的小飞虫虽然没有出来,但它们已经挪移到了内眼角处,无关紧要了。在家里,眯眼的处理方法,可用自来水冲洗,有条件的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也可找他人帮忙,用棉签将异物展出。对我来说,眯眼是发生过不少次的。熟能生巧,久病成医,眯眼多了,也会摸索总结出一套经验教训来。开始揉眼,后来不揉,回家再料理,我是走过这条曲折道路的。我眯眼的两件事,至今记忆犹新,不能忘怀,现在把它们写下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某年秋季的一天傍下午,晴,我从陕西省镇安县县城到云镇去,从东向西行,崇山峻岭,公路崎岖,距离50里,这段路叫镇云路。时值中秋之前,天气依然燥热 ,西阳晒得人脸泛红。在象鼻子以东的一段路上,一群群小飞虫(像似蚊子)在路的低空徘徊,遇有行人,它们就纠缠着不放,在人的头周围,主要是脸前施展淫威,嗡嗡乱叫,你走它也走,你跑它也跑,永远在你面前,扑打也不管用,甩不掉它。你不要小看了这小飞虫,它们专门往人的眼睛里钻,我就曾受其伤害。 在镇云路中段,象鼻子以东,县河北面,是一大片半圆形田地,土壤肥沃,自流水灌溉,主产稻米。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丰衣足食,这样的自然条件,在镇安县也是不多见的。这里有一个年青人,叫夏勤良,他可能是1971年被招工的,在县百货公司上班。他长得好,聪明,工作也踏实。这段镇云路再东一点,在南边的山上有一个季节性瀑布,雨季瀑布飞流直下,旱季滴水皆无,只留下一条白石沟。在瀑布东边公路的北坎子下,有几户农民和一个学校。再往东一点是镇安县结子农场。上面这段话跑题了,算是记忆的回收站吧。还有一件沙子迷眼的事,说起来很是奇葩。2003年,我在保定市宝硕小区的院子里眯了左眼,开始很不好受,忍耐着,到小区门口的卫生室看没看,点没点眼药水,是一点都没有印象了。过了三几天,感觉好些了,也就没把它当回事,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但是在摸左上眼皮的时候,感觉不对账了,似乎里面有一个小圆疙瘩,它长得慢,但是在长。我到医院里看过,医生也说不出个道道来。我到政府广场南边的崔氏眼科去看,说是眼里长了个什么,做个小手术就行了,我没有听他的。左眼皮底下的疙瘩没有呆着,它仍在缓慢地生长,你用力摸,它在里面移动,不疼。一天的早晨,我在院子里,又在摸它,好像用了点力,不疼。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从眼里滚出来两个乳白色小球,一大一小,大的有绿豆大,小的有绿豆的三分之一。我不加思索,撕了块卫生纸,裹巴了一下,扔进了垃圾筐,事情就算完了。时间定格在2014年,从2003年到2014年,这个异物在我左眼里整整呆了11年,形成了两个小球。两个小球扔了,第二天就后悔了,想起来就后悔,直到今天。写四句话作为结尾吧,一镜在手,信步漫游。风尘四季,渺然堪忧。新装 2021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