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姓是中国人常见的姓氏,在姓氏排行榜中列第一百一十一位,在鲁豫冀地区最有影响。当今邢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14%,总人口大约在192万。

邢的名义

关于邢姓的历史和起源(寻根问祖百家姓之)(1)

《说文》:邢是周公之子所封的诸侯国,邢丘接近河内郡怀县,即今河南温县东古平皋地。先有井字,后出现邢字,邢井古通用。井,本义为水井,甲骨文的井字,象井壁四面用树干横直相交架构的井栏,而金文的井字,中间多了一点,象取水的水罐。据说古时候帝尧大臣伯益发明了水井。西北黄土高原缺水,这些水井首先出现在那里,而且是深水井,深水汲水沿用辘轳滑轮的方法。井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受道社会高度的重视。发明井的先祖的一支后裔便继承和发扬其打井事业,成为了井氏族,以井为氏族的原始图腾和族徽,井人居住地称为井,后来在井地建立了城堡成为邢,最终形成邢国和邢姓。

邢姓起源

邢姓的起源与演变主要有二:

一、出自姬姓

周武王弟周公旦之后。西周初周公旦平定武庚和三监之乱后,周成王封周公之子于凡、蒋、邢、茅、胙、祭。周公第四子靖渊,封为邢侯,其地在邢州治龙冈,即商朝井方故地,一度为商都,故地在今河南温县东的北平皋村。不久迁今河北邢台西南襄国故地。因狄侵入再东移夷仪,今山东聊城西南。公元前635年,卫文公灭邢,子孙遂以国为氏。这支邢氏的历史有2600多年。

另一支出自周武王子唐叔虞之后。春秋时晋吞并卫,把邢邑封于晋大夫韩宣子,其族食采于邢,故地在今河南温县平皋故地,其后以邑为氏。这支邢氏的历史有2500多年。

二、出自芈姓

春秋时楚申公巫臣奔晋,晋景公封巫臣于邢,为邢伯,亦称邢侯,其后也有邢氏。其子为晋大夫,亦称邢侯。

外族基因融入

除在南北朝时氐人有邢姓外,直到清朝,邢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清初满洲八旗的性佳氏、邢佳氏均集体改为汉姓邢,还有蒙古人姓也有使用邢姓,这些北方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同化为东北地区的汉族。

邢姓分布

关于邢姓的历史和起源(寻根问祖百家姓之)(2)

自宋朝至今1000年,邢姓人口呈下降的态势。目前主要分布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占邢姓总人口的40.5%。其次分布于安徽、辽宁、黑龙江、江苏、山西,这五省又集中了邢姓人口的27.6%。山东为邢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邢姓总人口的14.2%。全国形成了以山东为中心,向周遍散播的邢姓分布状。在600年期间,邢姓人口流动由东南部向华北、华中的回迁十分强劲,东北的邢姓迅速增长。

邢姓血型

关于邢姓的历史和起源(寻根问祖百家姓之)(3)

邢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

O型占31.1%,A型占27.3%,B型占31.8%,AB型占9.8%。

邢姓名人

邢君牙

邢君牙(722年—798年),唐朝将领。少从军于幽蓟、平卢,以战功历果毅折冲郎将,充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反,随平卢节度使侯希逸过海,至青、徐间。田神功之讨刘展,君牙又从神功战伐有功,历将军、试光禄卿。神功既为兖郓节度使,令君牙领防秋兵入镇好畤。属吐蕃陵犯,代宗幸陕,君牙隶属禁军扈从。后又以战功加鸿胪卿,累封河间郡公。

邢侗

邢侗(1551年—1612年),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明代书法家。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与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并称“晚明四大家”。

邢澍

邢澍(1759年—1823年),字雨民,一字自轩,号佺山,清史学家、史志目录学家、藏书家、金石学家,阶州(今甘肃武都)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任浙江永康知县、长兴知县、江西饶州府知府、南安府知府,为官清正,案无留牍,百姓称之为“邢青天”。

邢姓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邢姓的郡望有河间。邢姓以北彦为其堂号。“北彦”堂号出自三国魏邢颙。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称为彦,邢颙就是一位具这样品行的人。举他为孝廉,不受;做冀州从事,获评“德行堂堂”;当平原君的家丞,以“防闲以礼,无所屈挠”被称“儒雅之士”。后调升太子少傅,赐关内侯。

邢姓的重要楹联有三副:

文晶典赡;德行堂皇。

御笔讲易;帏幄参机。

皇宫讲史;帏幄参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