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太多的谜,停留在温饱思欲上觉着没什么,实际了解有限;要探求成长,就无有穷尽。要转变,福增智长,最好走上修行一路。不管是哪个路数,得道成仙成佛或到某某身边,总会有两类。

一种是没学几天,热情似火,俨然在修行了,也不问做得对不对,只在惯性地做。一种是望而却步,比如开悟成佛,那么难,达不到,做不了。这是两类极端,都不必。

学华严经净行品心得(正修得具条件华严列出十类)(1)

譬如要到一个从没到过的遥远新地方,不是拔腿就走,不妨碍有这种上根甘冒险者,一般地是有很多的准备,护照、银子、方向、路线、安全、通讯、冷暖、习俗等方面都得了解,再行就少有问题,快慢总会到的;到了目的地,还是要有各种的准备,那已经更进一步,入景观里与情境融会一体。不去,当然无由欣赏。

以华严宗来讲,正修为法界三观,真空绝相观,理事无碍观,周遍含容观。一接触,马上就能起法界观,不排除有此因缘成熟的上上根器。对一般中下根,需要具备很多的内外部条件,贤首五教开出十门,十个方面,一具足外缘;二忏除内障;三发大心愿;四受持佛戒;五造修胜行;六详明心境;七拣别观智;八辩析止观;九识治魔病;十显示果相

学华严经净行品心得(正修得具条件华严列出十类)(2)

这十个为修法界观的前方便,每一个里面于理于行又开出一大堆内容,具足了才进入正修的法界观,自然地导入。这十个方便,又分为两部分。前五门前五个为方便之方便,前行还有准备,就象起心动念要到一个新地方的准备;

后五门,从造修胜行开始后的五个,才为正修中的方便,有始有成,有舍缘,有随缘,包括了对心对境对智对观的正知正见正行,止观法门,空宗中观,参禅顿悟,转识成智,定中对治魔境,成就净土,一切的法门都在里面了,华严无量法门多殊胜。

学华严经净行品心得(正修得具条件华严列出十类)(3)

这些条件具足了,然后才是正修。正修里面分所依事体十对与能观法门三重,这不是我们初机所说的修行的修,他已经入法界了,得根本智,就是一般讲的成佛,当然还未到究竟,称法界观门。这是智慧观境,非是识心情计所执。

华严的要求非常高,只要按上准备,总会到的,快慢不是问题,怕的是方向搞错,缺少方法。徒劳一大通,南辕北辙;虽然用心,总不会白费,这一次的失败成为下一次的宝贵经验。光想着目的地如何殊胜,还如海市蜃楼。怎样用心,实际去行动,实施准备,在行动中用对心,这是紧要的。

学华严经净行品心得(正修得具条件华严列出十类)(4)

十个方便门,每一个都包含可操作的理事内容,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让自己的生命光彩起来。篇幅所限,以后会陆续地介绍。简单举第一个具足外缘,讲外部条件,“谓衣食处,衣则蔽形。食则支命。处则栖身。三缘不缺,修道无难。”修止观,衣食住行时间,得具备一定的条件。

现在衣食不成问题,有问题是物质丰富,要求太过了。处是个在个大问题,“处如兰若空闲,清净伽蓝。”不但静处难得,手不离手机,心更不得闲!环境时空不同了,更当适变,如何适从,合理依法而行,这正是用心处!(文/圆明)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扩展阅读:

一乘华严不思议 四三二一方便说

【国学解码——高大深广 百科式 智慧全方位 解码生命万法!

国学正能量,解码逗趣乐!相遇有缘,欢喜订、评、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