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浙江台州,一名26岁女子驾驶一辆摩托车超车时与汽车发生刮擦后撞向栏杆,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今年1月,在成都龙泉山上也曾接连发生过摩托车车手“跑山”过弯时冲下山坡的事故。

1月28日下午,龙泉山上的山泉镇大佛村附近的一处弯道,一辆春风摩托车滑出路面。两天后,在距离事发位置300米外的另一处弯道,又一辆摩托车飞下山坡,多位目击者都表示驾驶员的伤比之前那次重。现场,在消防车、救护车和警车灯光远去后,摩托车友们也陆续离开。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刚发生过事故,一个弯道旁仍有一位摩托车手初学者在“跃跃欲试”,他跨上摩托后,在旁人帮助和指导下才调整好车辆,随后启动……

红星新闻记者调查了解到,龙泉山的318国道对成都汽摩爱好者来说是一座“大本营”。但不封闭的国道和激增的汽摩爱好者,以及一些不安分的心态和追求,让这项爱好陷入困境。1月以来连发事故,也令四川省汽摩协会主席曾明认为:龙泉山的汽摩“跑山”亟待规范和管理。

“速度与激情”背后,机车运动这项爱好,未来在龙泉山上将何去何从?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1)

网上机车爱好者的评论

“春风sr冲下山!”

三天两辆机车 接连在山路弯道出事故

“成都龙泉山,春风sr冲下山!”一位摩托车机车爱好者在发布的抖音视频里写道。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事情发生在1月28日下午,一辆春风摩托车滑出路面,“大家报了警。”

视频里,一处弯道路边停了多辆摩托车,一群身着摩托车防护衣的人围拢在路的另一边,他们往坡下望去:一辆摩托车在坡下面的树林子里。几个人的聊天中,有人反问:跑那么快?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2)

1月28日事故所在弯道

两天后,1月30日,下午传来消息,又出事了!“我们的救护车正在赶去现场的路上。”当天下午4点半,龙泉驿区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出事的位置也是一个弯道,距离两天前的事发点仅300多米远。红星新闻记者赶到时,驾驶员已经被救护车送走,“伤得比上一次事故重得多。”多名目击者表示。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事故摩托车在距离路面四五米下的沟里,几个车友正在帮忙把摩托车往上移。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3)

1月30日下午,事故发生后展开救援

“他是不是新手嘛?”路边有人讨论着。有人说是让车不及时,有人猜测“估计是跟车开快了”,也有熟悉路况的人分析:这个弯道类似于“死亡弯道”,“弯道一般路面要求向里倾斜,但这里是平的。”记者了解到,这个路口在26日凌晨还发生过一辆汽车事故。

1月28日发生事故的弯道附近,就是80多岁的万大爷家。在他印象里,“这条路上几乎每天都有车出事。”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每天摩托车流量差不多,“声音在那边响起来,就知道他们来了。”他指向1月30日的事发弯道处说道。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4)

1月30日,事故发生后大家帮忙移车

在第二次事故发生的位置,几位住在附近的村民也在讨论,最近出了几次事故,“不止摩托车,还有小汽车。”至于原因,在他们看来,和速度过快有关。围观的摩托车友圈内人士,也三两一群地讨论着同样的话题。

在抖音平台上检索“龙泉山摩托车事故”,也会发现不少骑友发布的事故视频。1月18日,一位用户留言:“龙泉山最近是接二连三的出事,不知道是怎么了……”同一天另一位用户留言:“三天两头出事。”同时,机车圈的车友也在互相提醒:“安全第一”、“骑慢点”、“龙泉山不是赛道”……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5)

网上机车爱好者的评论

这些事故也引起摩托运动业内人士的关注。“我也注意到了,成焦点了。”四川省汽车摩托运动协会主席、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理事曾明感叹,如果再这样下去对整个骑摩群体都不利。

成都版“秋名山”?

机车爱好者打卡点 曾举办汽车摩托车登山大奖赛

龙泉山对于机车(摩托车)爱好者来说,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

“对于机车爱好者来说,龙泉山算是大本营。”爱好者王先生说。虽然他没有在龙泉山上跑山过,但在圈内他听说过不少,他也提到了自己见闻的另一方面:“那边时常出车祸。”

小付家住在龙泉山下,相较于民用摩托车,他感觉,机车更快、很猛。因为平时工作比较忙,到龙泉山骑摩托车是他的放松和休闲方式,“有空就会来。”

山泉镇场镇,位于龙泉山山顶,有两条主街开了两家摩托车维修店、一家汽配店,更远的两端还有两家机车主题商店。其中一家机车主题店的店员小余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碰到天气好的周末,会有大量的机车爱好者上山,“2点左右多起来,到5点的时候店里内外会坐满人。”店门口长约二三十米的路边道会停满了机车。小余也是机车爱好者,“追求速度,风吹在身上会觉得比较帅气。”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6)

一家主题商店里的“警示墙”

1月30日下午2点以后,阴沉了一上午后阳光探出云层。这时,已经陆续有机车上山,傍晚6点时机车主题商店门口路上仍停有约10辆摩托。

“龙泉山是机车爱好者们的打卡点。”2016年开始玩机车的W先生这样评价道。2020年12月,2020中国汽车摩托车登山大奖赛暨汽车短道拉力赛曾在龙泉驿区举行,赛道在龙泉山上桃花故里景区。当时有评论认为,这场赛事让龙泉山成为成都本地赛车爱好者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7)

1月30日,龙泉山上的机车

山路走红背后:

弯道多、离城区近 近年来形成的“机车文化”

“机车”为什么选择龙泉山?摩友们又为何选择龙泉山?

2016年开始玩机车的W先生首先讲了机车与弯道的关系:“山路多弯道,机车爱好者享受压弯的贴地飞行感。”而龙泉山是最靠近城区的山路了,他和王先生以及小付提到的另一处压弯去处是蒲虹路,在都江堰,“过去就要小半天。”

离城区近,这个特点被不少受访的机车爱好者提到。说完了“近”,小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成简快速通道开通后,318国道龙泉山东侧的车不多了。除了车少人少,机车爱好者小余说,山上的318国道路况也不错,“不久前还翻修过。”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8)

龙泉山上的机车爱好者

去龙泉山跑山的另一个理由,则在于这里的“机车文化”。W先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和不少普通人去山顶打卡不一样,机车爱好者很多都愿意去山前后的机车主题商店消费。他印象里,龙泉山作为机车爱好者的打卡地而火起来也没有多少年,“2016年那会经常去,但那个时候摩托车爱好还没有那么火。”之所以迅速上升,他认为,是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快车,“短视频发展很快啊。”

另外,机车爱好者们也都提到一点:消费水平的提升。像小付那样一辆车加装备下来4万左右,在机车圈只能算一般水平。抛开保养,油耗就不低,“上去下来一趟,油费就是一两百块钱,机车比一般的汽车耗油。”此外,如果去场地练车,还有额外的花费。

存在安全隐患:

“不是封闭赛道”,追求速度新人出事故多

“只要天气好,龙泉山上面车就很多。”W先生介绍。他的印象里,人多了就有人骑车不安分,“明知道危险还跑得快、闯红灯……”

在一些机车爱好者看来,龙泉山并不是封闭的赛道,存在安全隐患。抖音上有不少视频,展现的是机车与路上其他车辆的撞车事故。小余的车去年9月在事故中报废,碎片现在还保留着,和其他事故里的车的残片挂在一块,他的车的残片上记录了原因:车速过快,与三轮相撞。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9)

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近期龙泉山车辆事故的讨论

“(318)国道不是赛道。”龙泉驿警方的一句警示,也被不少人转发。一位圈内人士曾在一条视频里说:那是一条开放的山路!路况极其复杂……就算你能记住每一个弯,如果你一直保持车辆的极限,遇到任何突发状况你都有可能冲下山。

需要注意的是,正因为是不封闭的国道,尽管爱好者们都强调318国道龙泉山东侧车少,但红星新闻记者在龙泉山采访时注意到,不时仍有小汽车甚至大货车通过。

提到事故,小付说起跑山时的“跟车”情况。他表示,别人可能更熟练、车况也不一样,“你压弯玩不过别人,就容易出事。”小付说起机车圈里流传的一句话“控制住右手”,“因为右手是油门。”

王先生说,以前骑摩托车油门都扭到底,他直言:“没出过车祸的话,肯定觉得刺激。”一位圈内人士认为:“出事的更多是新手。”曾明就讲到身边的案例:“我身边有朋友拿了驾照两周,就上大排量摩托车去跑山,这个情况下出事的概率自然不会低。”

“出事出多了,警方肯定会介入。”去年底,龙泉驿警方曾对龙泉山上的机车有过整治,小付说,今年1月也有摩友晚上在龙泉山被交警拦下来教育。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10)

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近期龙泉山车辆事故的讨论

这些现象,也引起一些机车爱好者的担忧。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龙泉山摩托车事故的抖音视频下方,就有网友忧心忡忡:“再出事警察叔叔会不会规定摩托车禁止在龙泉山压弯”……与此同时,摩友们也在提醒着不断加入的新人:安全,安全!在小余所在的机车主题店里,搜集了附近事故的车的残片,做了一面“安全警示墙”,上面写着“跑山需谨慎”,有工作人员介绍,遇到机车爱好新人来店,这面墙是必须要领着参观的。另一方面,为了减少减轻伤亡事故,店里也准备了一些急救药品,“附近哪里出了事,我们都会尽量过去帮忙。”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11)

一家主题商店里的“警示墙”

“资深的机车爱好者常说一句话:骑得久才是王道。”上述摩友圈内人士再三表示,安全第一。

■新闻观察

激情与安全背后

龙泉山“机车路”,该往哪走?

四川省汽摩协会:汽摩在龙泉山“跑山”亟待规范

曾明是四川省汽车摩托运动协会主席、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理事。在他看来,“机车爱好”或者说汽摩爱好,属于文化消费,“确实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摩托车也不再是代步工具的角色。”不过,他表示,目前看来汽摩运动的爱好参与者参差不齐,“一部分比例的人群属于跟风,不是真正的热爱这项运动。”

在这个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人的驾驶技术严重不足,一部分人就会盲目地上大排量摩托车。”据我了解,就有人拿了驾照两周就上大排量摩托车去跑山,这个情况下出事的概率自然不会低。”他解释,大排量和小排量的摩托车驾驶技术差别很大。另一方面,一些参与者的思想认识也不够,“只是认为骑得快帅,缺乏相应的文化和安全引导。”从他了解到的情况中,出事的摩托车多来自于一些小的俱乐部或者个人,“没有经过安全方面的培训。”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12)

事故发生后,机车爱好者们的担心

单纯禁止“治标不治本” 建议在山上开辟专门路段

如果单纯禁止摩托车上龙泉山,既不现实,“而且治标不治本,不去龙泉山,爱好者们会去其他地方。”曾明认为,骑大排量摩托车上山应该经过专业机构和主管部门的认证。另一方面,在他看来,“跑山”介于运动和非运动之间,“只有专业机构参与,配合完善的医疗救援措施,并有保险兜底——责任明晰了,才是真正的运动。”他举例,类似达喀尔拉力赛的一些赛事也会出现事故,但是正因为有完善的保障以及责任明晰,即使出现事故也不会影响赛事的发展。

考虑到目前龙泉山有这样的汽摩尤其是摩托车爱好者人群,此前龙泉山也举行过相应的赛事,曾明也提到一个在他看来也稍显遥远的建议:在龙泉山上非国道主路的区域开辟一个专门的路段,配合以专业的保障措施以及路面硬件设施的全面加强,在那里汽车、摩托车可以长期正规的跑山。

“最近龙泉山上确实接二连三的出事,成焦点了。”曾明感叹,如果再这样下去对整个骑摩群体都不利,汽摩在龙泉山上的行为亟待规范,他提出一个建议:“可以考虑暂时对大排量摩托车上山进行限制,待后续管理和整治措施实施见效后再行开放。”

事故发生后,机车爱好者们的担心

龙泉驿警方:会继续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龙泉驿警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2020年12月末开始,交警八分局(龙泉交警大队)每天20时至24时会联合巡警大队在龙泉山道路以随机巡逻、定点设卡的方式开展交通整治。

“主要对非法改装车辆、无证驾驶、套牌、酒驾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对夜间驾驶摩托车、机动车的驾驶员集中进行安全培训。”据介绍,截至目前,龙泉山交通整治共查处30余起非法改装车辆以及数起酒驾、和无证驾驶。

针对机车事故,接下来是否会有针对性的做法,更新管控和宣传教育手段?未来对于龙泉山318国道的管理思路是怎样的?龙泉驿警方未明确回应,表示“会继续加大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提醒大家遵章守法,安全文明出行”。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摄影报道 实习生 吴品垚

编辑 李跃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巡航车摩托车骑行(背后的摩友之伤)(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