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蜘蛛和小猪的故事,写给孩子,也写给大人。

《夏洛的网》豆瓣评分8.6,亚马逊评分5分。

继《小王子》之后的另外一部成人与儿童能共同阅读的读物。

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

然而,一个最丑恶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静: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是成为熏肉火腿。

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了,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

于是,夏洛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终于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

但,这时,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E.B.怀特(1899-1985)生于纽约蒙特弗农,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多年来他为《纽约人》杂志担任专职撰稿人。

怀特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

对于几代美国儿童来说,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写第一流的儿童读物 《小斯图亚特》(1945) 和 《夏洛特的网》(1952)。

一代又一代学生和作者熟悉他,因为他是 《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合著者 (兼修订者)。该书是关于作文和惯用法的很有价值的小册子,最初由在康奈尔大学教过怀特英语的小威廉.斯特朗克教授撰写。

散文 《自由》于1940年7月首先由《哈泼斯》杂志发表。当时美国尚未加入反对纳粹的战争,世界正处于纳粹──苏联条约的时期,无论左派或右派都忽略了极权主义对民主的威胁。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1)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2)

天大清早,小姑娘芬看到他爹亚伯手里拿着把斧头匆匆往外赶去,便问她母亲这是怎么一回事。

亚伯太太告诉她说,昨晚家里的老母猪生了一窝小猪,其中有一只必须被"干掉"。小姑娘一听就急了,赶紧冲出去抢他爹的斧头。

亚伯先生告诉她,那只小猪先天不足,又瘦又小,恐怕是很难养大。这时,小姑娘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

"我也又瘦又小,难道也应该被干掉?"

亚伯先生让步了,芬独力喂养这只小猪,并为他取名为威伯。可是芬还不算是这本书的主角。

养到5个星期的时候,威伯已经太大,芬也养不了他了,于是听从亚伯先生的劝告,5个美元把威伯卖给了附近农场的她舅舅查克顿,这样她还可以经常去看望他。

在查克顿舅舅的畜圈里,威伯一天到晚吃吃喝喝,晒晒太阳,感到很满足。

就当他开始变得膘肥体壮的时候,旁边的鹅羊马牛以过来人的身份发出了盛世危言。

他们明确地指出,威伯的未来就是圣诞节的火腿。

威伯吓坏了,在大家的怂恿下,他盲目地进行了一次逃亡,结果当然是失败。

他又被关回了猪圈,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威伯躺在烂泥里,闻着他熟悉而又喜爱的臭哄哄的味道,想着过去的幸福生活,想着迫在眉睫的悲惨结局,忍不住悲从中来,哭成了个泪人儿。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3)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4)

他又被关回了猪圈,当夜晚来临的时候,威伯躺在烂泥里,闻着他熟悉而又喜爱的臭哄哄的味道,想着过去的幸福生活,想着迫在眉睫的悲惨结局,忍不住悲从中来,哭成了个泪人儿。

"我不想死啊,我不想死啊!"

可是又有谁能救得了他呢?猪的命运难道不就是那样吗?

就在生意绵绵而又万念俱灰的一刹那间,从猪圈的黑暗中传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

"你不会死的"。

这里却并没有什么上帝,而是一只叫作夏洛的蜘蛛。

夏洛答应威伯,她一定会想办法拯救他的生命。

夏洛说了一句我们每个都应该记住的话:

"我会做你的朋友,你醒过来,睁开眼睛,就会看见我。"

一开始,她老实承认自己还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她会在每天穿梭织网的时候不停地思考。

最后,聪明的夏洛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查克曼家的帮工蓝午在早晨来到猪圈,倒完猪食后,他抬头一看,猪食槽上方有个大大的蜘蛛网,网上明确无误地结着两个大字:"好猪"(some pig)。

消息顿时传遍了乡里,威伯成了一口名猪。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查克曼一家乐开了花。

名气确实不是一件坏事情,至少对猪来说是如此,但是威伯的命运仍然在空中飘荡。

在一个贪吃的老鼠谈波顿很不情愿的帮助下,夏洛用她的网上艺术对威伯的名声层层加码,连续推出"光焕"(radiant)、"杰出"(terrific)等光辉字眼。

最后,威伯参加了当地的农业博览会,在危急关头,已经衰老的夏洛,使尽全身的力气,用一个即兴发挥的"谦虚"把临阵怯场的威伯推上了金奖的宝座和名声的顶点,从而彻底地化解了威伯的性命问题。

当胜利的消息传来,也是夏洛自觉衰老将亡的一刻,故事在此达到最高潮。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5)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6)

本书作者怀特的作品里最被人熟悉的可能是<小鼠斯图亚特>,它被曾改编成好看的电影。

作者长期生活在农场,在散文集中他曾提到一只猪的死亡,怀特竭尽全力试图挽救猪的生命而终告失败,其淡淡的忧伤溢于言表。

有理由相信小猪离开人世时威伯的形象在怀特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那是一只不知命运凄苦,却存寻常悲喜之情的小猪,日日觅食睡觉发呆思考听雨翻找垃圾堆是生活的全部,冥冥之中他仍需要某种催化,使生命在走向死亡之前变得完整。

很少有童话让一只蜘蛛成为主角,因为蜘蛛的形象多毛而丑陋甚至带点毒性,何况它们总是默默出现在人迹少至之处。

我们暂时还找不出怀特生活中夏洛的形象来源,但怀特成功扭转了蜘蛛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他让夏洛富有超越普通动物的文化知识,让她拥有冷静的头脑,安详的仪态,异乎寻常的悲悯,也因着这些,夏洛对威伯的爱超过了任何小猪也可以说是读者的期待。

农场里的配角也不闲着。

出于天然的同情心,小姑娘芬把险些死去的小猪带回了家,并在童年时与它结下了浓厚友谊。

随着年岁渐长,她的兴趣渐渐转移到了别处。

但作者时刻不忘把视线投向她,一个农场女孩子的成长足印就这样浅浅地留在字里行间。

此外贪嘴自私的老鼠,鸹噪爱看热闹的鹅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羊,还有顽劣的小男孩,愚蠢而忠厚的农场主······

书才一百多页,上世纪中期美国农场的情境却宛在眼前,老少读者都能身临其境感,其实这样的人和事,我们身边仍不少见。

夏洛的网主要讲的是什么故事(蜘蛛和小猪的故事)(7)

在这个故事里,一切音容欢泪都转化为一次平静的相互注视,这次对视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了几乎完美的注解。

那就是生活需要简单直白平等的爱,需要用智慧和勇气去付出,需要用信任和忠诚去互相守候。

如果我们的关系以这样的爱为基底,其上一切的建筑将牢不可破,即便死亡也不会带走属于生命的美好回忆。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生命个体互相使对方活得更有乐趣的故事,而不是一方为另一方单向施予的故事。

事实上“爱”不是特别困难的事,但是学会像夏洛和威伯那样去爱,确实近于创造生活的奇迹。

有趣的是,虽然他们的友情近于神奇,我们却都相信那样的感情状态真实存在。

童话至此,无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