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仅24岁的美女,在北京的八宝山殡仪馆担任火化师,每天都要焚烧60具尸体。她的工作虽然不同寻常,但她却认真对待每一个逝者的尸体,用心地完成自己的职责。

她的亲人却因为这个工作的特殊性质而嫌弃她,觉得这个职业太过晦气。但是,对于她来说,这份工作却是一份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事业。在这个充满生死离别的行业中,她默默地承担着最后的送别和告别,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送上最后的敬意。今天小编带大家走进殡仪馆了解一下殡仪馆的女火化师们。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

一、叛逆美女

火化师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他们的工作是把逝去的人们遗体进行火化处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火葬已经成为一种最主要的丧葬方式,而火化师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职业。

火化师的工作包括接收遗体、准备火化设备、进行火化操作、处理骨灰和残留物等。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整个火化过程安全和顺利进行。火化师还需要与逝者的家人和亲友进行沟通,以协调和满足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同时也需要保护逝者的尊严和隐私。

火化师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特殊,因为他们需要长时间接触逝者的尸体和残留物,所以必须具备坚强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的卫生防护知识。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2)

火化师的工作虽然不同寻常,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却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他们能够为逝者送上最后的告别和敬意,同时也为生者提供了一种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态度。

云小林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女生,她毫不避讳死亡的沉重与“晦气”,并且主动选择了一份和死人有关的工作——火化师。

其实一开始的云小林也没有那么特殊,她一开始学的空乘专业,这是她的父母为她做出的选择。尽管这个专业在许多人眼中是一个充满光彩和机会的职业,但是云小林并没有因此感到多自豪。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3)

事实上,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于空乘这个职业并没有真正的热情和兴趣,而更多的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和安排而选择了这个专业。云小林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父母的期望和安排中,她从来没有机会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选择空乘专业时,她也是因为父母的安排而选择了这个职业,而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热情。渐渐地,她已经习惯了被父母指导和安排,甚至已经忘记了问问自己真正的想法。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4)

直到她爷爷去世那天,她突然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去从事事情。爷爷去世对于云小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一直很后悔没有及时赶回去,没有见到爷爷最后一面。这让她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活着的人只能拼尽全力去做好当下的事情,因为明天未必能来得及。

她也明白,如果有什么心愿或梦想,一定要趁早去实现,否则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个经历让云小林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方向,也让她更加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5)

那么你是怎么发现自己喜欢成为一名火化师的呢?接受采访时候记者问道,云小林这样说,其实我一直对于死亡和生命的意义都有着深刻的思考。我觉得火化师这个职业不仅是一份有挑战和成就感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亡灵安息,也能够给生者带来一些安慰和帮助。在我深入了解这个职业后,我决定成为一名火化师,并且在这个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问起家人对于你选择成为火化师有什么反应,云小林遗憾的说道,他们并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反对。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6)

知道父母不会理解自己,云小林偷偷转学并选择了与她之前学习的专业完全不同的行业。毕业后,她得到了北京八宝山殡仪馆的实习机会,并最终选择了最繁重、最难的技术工种——遗体火化。

作为一名女性火化师,她需要每天焚烧60具尸体,这是一项令人难以想象的工作。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7)

她作为女性火化师的表现展现出了女性从业者的实力和优势。殡仪馆也开始对外招聘更多的女火化师,这些女性从业者都经过严格的培训和实践,成功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初来乍到,难题不断

在高温的火炉房中工作,让云小林很难受,她常常感到头晕、气短,汗水也不断地从额头滴落。有时候她还会因为长时间工作而感到身体疲惫和饥饿。但是她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职业,她必须要克服这些困难。于是,她开始在空闲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向前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8)

在清扫炉内时,云小林也面临很多挑战。由于遗体的不同形态,有时候会出现卡在炉内难以清理的情况。云小林必须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判断力。除此之外,清理遗体骨灰也需要非常小心和耐心,因为每个骨块都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和生命,不能随意对待。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9)

云小林记得自己第一次处理尸体的情景。那天,她在火化炉旁边看着工人将一具老人送入炉内,随即启动火化程序。一阵轻微的轰鸣声过后,尸体居然坐了起来而且发出声音。云小林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时,吓得脸色煞白,手脚发抖。她的导师看到了她的状况,过来安慰她说:“别怕,这是尸体肌肉收缩导致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可是,我还是感到很害怕。”云小林有些嘶哑地说。

“没事的,这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部分。你要逐渐适应,不能被这些干扰到工作。”

云小林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镇定下来。从那以后,她开始更加专注于工作,慢慢习惯了尸体的“突发事件”。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0)

慢慢的云小林已经成了这里的标兵,在云小林的带领下,这些女性火化师积极地担当起了重要的工作,每天处理着大量的遗体。她们注重工作细节,尽心尽力地为逝者和家属服务。她们的到来也缓解了部分家庭在殡葬过程中的心理压力,让家属更加舒适地度过了难关。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1)

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火化师们也面对着困难和挑战,但她们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工作。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性别不应该成为职业发展的限制。通过她们的努力,人们开始认识到,女性从业者同样具备处理遗体的能力和优势,而这个职业也需要更多女性的参与。

但是他们还得面对身边人的不理解。有一次,云小林参加了一个家庭聚会。她的表亲看到她穿着普通的衣服而不是工作服,好奇地问起她的职业。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2)

云小林有些尴尬地回答:“我在殡仪馆做火化师。”

表亲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犹豫了一下,终于忍不住开口:“那你不怕会感染什么病毒吗?这份工作也太可怕了吧。”

云小林心里明白,这种反应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了。她回答:“其实,我们有很完善的防护措施,而且我们每个月都要定期体检,不用担心。”

表亲不屑,又问道:“你这个工作太晦气了,以后可没人敢娶你。”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3)

云小林已经习惯了周围人的恶意了。每次云小林打车去殡仪馆,司机们总是对她保持着一种谨慎和避让的态度。在她上车之前,他们会用酒精喷雾消毒车厢,有的司机甚至会穿上手套,生怕云小林身上有什么病毒或细菌。

在车上,司机们大多保持着沉默,似乎不想和云小林多说话,也不敢靠得太近。有时候,他们甚至会故意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4)

云小林并不介意这些。她理解人们的恐惧和担忧,也明白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她并不觉得自己受到了什么不公正的待遇,只是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希望有一天,人们能够更加包容和理解不同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云小林知道这是人们对她职业的误解和偏见,但她并不怨恨他们。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5)

送别灵魂,值得尊敬

有一次,云小林在为一位老人火化时,发现老人的遗物里有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几十枚银元。她立刻想到这可能是老人留给家人的重要财产,于是她将银元小心翼翼地取出来,交给了老人的子女。

还有一次,一位女性家属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送别亲人。孩子看到她们身穿黑色制服,非常害怕,一直哭闹不止。云小林注意到孩子的情况后,马上拿出自己的玩具让孩子玩,逗得孩子开心地笑了起来。在这样悲痛的时刻,云小林的举动让家属感到无比的感激和温暖。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6)

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是却展现了云小林作为守护生命灵魂的摆渡人的职业精神和人性光辉。

再一次招聘面试后,95年的董宁,以及00后的刘德洁和姚紫晴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当董宁掌握了火化师的工作流程后,她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不易。有一次,她和云小林在午饭时间聊起了工作中的一些经历。

“有时候看到一些离世者的遗体,真的很难过。”董宁叹了口气。

“是啊,但我们不能把这些情绪带到工作中去,不然会影响我们的专业水准。”云小林说道。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7)

“我知道,但有时候真的忍不住。”董宁低头说道。

“没事,这也是正常的。我们是在帮助家属处理逝者的后事,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支持。”云小林轻拍了一下董宁的肩膀,“我们不仅是火化师,更是逝者和家属的摆渡人。”

董宁听了云小林的话,心里一阵感慨。她觉得自己从这位前辈身上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和与家属沟通的技巧。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8)

殡葬业的本质就是要尊重生命。它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更是一种服务,是人们在失去亲人之后得到的一份慰藉和温暖。它可以为亲人们送上最后一程,也可以帮助家属处理丧事,让他们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

殡葬从业者们所做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尊重生命为出发点。他们需要处理遗体、组织葬礼、安排火化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看似冷酷,但实际上背后却包含着对逝者的尊重和关爱,以及对家属的慰藉和支持。

八宝山火化场(我在八宝山做女火化师)(19)

在这个过程中,云小林和董宁都是守护生命灵魂的摆渡人,她们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温暖,让逝者得到最后的尊重和安放,让家属得到最大的慰藉和安慰。他们的工作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份对生命的敬意,能够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更加勇敢地面对未来。

小结

生老病死是人类面临的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贫苦人家,人都会走向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挣扎,家庭和社会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

通过这些女孩们的事迹,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面对死亡这个不可避免的命运时,我们应该用一颗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它,也要珍惜生命,尽可能地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人生。大家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