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而来的是一些疾病发病率的提高。胆囊结石就一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的疾病。那么得了胆囊结石怎么办?

胆囊结石一定要切掉胆囊吗(胆囊结石一定要切胆囊吗)(1)

以往胆囊结石的治疗无非是两种办法:保守观察和胆囊切除。保守观察的结果无非就两种:一种观察一辈子,不发生胆囊炎,结石增长很慢,不引起胆囊恶性肿瘤,那么恭喜你,你赚到了。另一种就是在观察过程中发生胆囊炎,然后切除胆囊;发生胆囊癌,恭喜你,中奖了;胆囊充满型结石,切除胆囊;引起胰腺炎,切除胆囊。

往往会有很多大夫告诉你,没事,切了胆囊也不要紧,100多年一直这样切。那么切了胆囊真的没事吗?看看专家们怎么说。

《胆囊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8版)》告诉我们:胆囊切除术后常会发生以下并发症:

胆囊结石一定要切掉胆囊吗(胆囊结石一定要切胆囊吗)(2)

一、胆源性腹痛

胆囊切除术后部分患者有持续性或发作性上腹痛,其发生率23.8% ~37.0%也就是说,每100个做胆囊切除的病人,大约23-37个会出现胆源性腹痛,发生率可以说是相当高。胆囊切除术后腹痛大多为胆源性腹痛。

这种疼痛有什么特点呢?疼痛位于腹上区和 (或 ) 右季肋区并符合以下条件:(1) 疼痛逐渐加重至稳定水平 ,持续30min 或更长时间;(2) 发作间歇期不等 (不是每天发作 ) ;(3) 疼痛影响患者日常活动或迫使患者急诊就医;(4) 与排便相关性不明显 ( < 20% ) ;(5) 改变体位或抑酸治疗后疼痛无明显减轻 (< 20%) 。

而且有时候伴恶心和呕吐;疼痛放射至背部和(或) 右肩胛下区 ;夜间剧烈腹痛。排除胆总管残余结石 、残余胆囊结石、胰腺炎及其他腹腔器质性疾病。如果胆囊切除后有这种特点的疼痛,那么,就要考虑胆囊切除术后胆源性腹痛

二、胆管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 (SOD)

胆源性腹痛主要因胆管Oddi 括约肌功能障碍 (SOD) 造成。黄志强院士曾指出:胆囊切除术后,胆囊与Oddi括约肌之间原有的协调作用受到破坏,括约肌呈痉挛状态,胆汁不易排出,胆总管扩张,管壁张力增高,出现右季肋区痛,其中胆总管壁的张力在疼痛发生中起“扳机”作用,胆管 SOD 通常是指Oddi 括约肌功能异常伴有 (或可引起 ) 胆源性腹痛、肝酶升高 、胆总管扩张等。

那么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通俗点说就是胆囊好比胆管这条大河流程中一个湖泊,平时可以储存一部分胆汁,帮助这条大河分担压力,一旦切了胆囊,没有帮助胆管分担压力的,那么,胆管压力会增高,因而会有部分病人胆管扩张,导致胆源性腹痛;同时由于压力的变化胆管开口的肌肉会痉挛,从而引起胆管压力增高。

胆囊结石一定要切掉胆囊吗(胆囊结石一定要切胆囊吗)(3)

三、腹胀、腹泻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不能有效浓缩和规律排放,降低了肠腔内胆汁酸的浓度及胆盐含量,术后SOD患者由于括约肌功能障碍,胆道压力升高,胆汁排空缓慢。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腹泻的发生可能与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流入 肠道的节律与流量变化及胆汁酸吸收不良相关。胆汁持续进入肠道,未被收的胆汁酸成分增加,尤其是脱氧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可以刺激肠黏膜分泌水分和电解质增多,促进肠道蠕动增加。进食脂肪类食物后,由于缺乏胆汁协助消化、吸收,可导致脂肪泻。

腹胀、腹泻的治疗:

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补充消化酶治疗。常用药物有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含有利胆成分阿嗪米特,能高效促进胆汁分泌利于脂肪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含有3种胰酶及二甲硅油,能促进消化、快速消除腹胀。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消化不良症 状有效率 > 70 %。

如果胆囊切除术后腹泻明显,还需考虑是否合并肠易激综合征,结合排便频率及粪便形态等进行综合评估 ,并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解痉剂(如 匹维溴铵等)对症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胆囊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上帝让我们长了这个器官,并不是没有作用。因此,我们不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胆囊结石,在得了胆囊结石以后也不能一切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