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玩珠宝,赏名人字画。华夏大地历史悠久,朝代也是更迭不断,但是一代又一代的“玩主”,都是过着同一种的生活。他们收藏一些珍贵的文物,或拿在手中把玩,或放在书阁观赏,愉悦地享受着物件儿给人的乐趣。在民国时期,有一种特殊的珍玩,被大数收藏家喜爱,但是如今却早已失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虹角即海象牙的另一种别称,在北冰洋海域生活的海象,它们上颚的犬牙十分具有特色,海象牙的长度一般只有不到一米,但是可以呈现出奶油的颜色,同时密度只有1.9到2.0,硬度则是2.5到2.55,密度和硬度都不是很大,也就是说,它可以满足雕刻所需的必要条件,并且海象牙的内部也极其独特,大理石状或是瘤状的外观,纹理呈波浪状起起伏伏,并且十分清晰,观赏价值很高。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2)

但是严格意义上讲,虹角和海象牙并不是一个东西。而是经过一系列加工,将海象牙染成翡翠色,至于那些未染色的海象牙,行内人都称之为白虹角,后者的价值自然比不上真正的虹角,染好的虹角,通体翠绿,还显现出具有特色的纹理,十分吸引人,如果行外人看的话,会觉得这就是真正的翡翠。

随着人类对海象牙的需求不断增长,海象狩猎业也在不断扩张,人类的聪明才智也就运用到了这个方面,捕捉海象的工具是不断地更新,再加上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得海象的生存环境一日不如一日,数量更是极剧锐减,从一开始的几百万头,到了如今只有几十万头。如今,贩卖海象牙早已作为违法行为,被写进了我国刑法,但是在民国时期,制作贩卖虹角,还是被允许的,甚至还拥有许多的拥趸,他们自创了对虹角的鉴赏规则,乐在其中。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3)

中华民国的建立,虽然推翻了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却没能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曾经在清宫里的王爷贝勒们,摇身一变化作了“京城玩主”,从蛐蛐、蝈蝈、油葫芦到珍珠、翡翠、奇石,他们几乎样样都爱,并且哪一样懂得都不少。可以说这些人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批文玩爱好者。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4)

虹角的兴盛也是在这个时候,在当时的北京城里,无论是白虹角,还是制作精美的虹角,都有很多人收购,有生意就催生出了手艺人,染得一手好虹角的手艺人,不仅受到了“玩主”们的喜爱,更得到了老板的重用,据专家研究介绍,染虹角时,最重要的材料就是茜草,它可以使海象牙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进而转变为虹角,但是具体的制作手法,如今却失传了。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5)

为何这样一个优秀的工艺品制作手法,会落得个失传的下场呢?其实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天下不天平,三天两头的打仗,就算是“东北王”张作霖都被炸药夺走了性命,炮火下死几个手艺人,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次就是战火纷飞,人们对生活的目标逐渐降低,原来的“活得好”,变成了后来的“活下去”,于是,“玩主”也玩不动了,开始为了生计四处奔波。

总而言之,虹角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手艺人也越来越少,但是他们都认为,虹角制作的手艺,是很有价值的,所以他们决定将这个秘密保守下去,给自己留个饭碗,但没想到的是,虹角的市场逐渐消失了,因此虹角的制作工艺就慢慢失传了。

现代和民国猫眼石怎么区分(民国有种珍玩虹角)(6)

在当今的我们看来,这种工艺品制作手艺的失传,未必是一件坏事,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没有了虹角的制作手艺,海象的生存空间就变得好了一些,地球并不只属于人类,所以我们不能活得太自私,应该尊重每一种地球上的生物,和谐共处,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晋小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