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社会上关于“三观”的表述突然变得铺天盖地但凡是和人,尤其是和所谓个体的价值判断相关的东西都要先讨论一番什么“三观”比如找对象首要考虑的除了钱,就是三观吻合不吻合之类的判断评价一个人,也要说这个人的三观是不是“正”啊之类的据说找个工作,有些地方都要对求职者的三观做一番评价和研究我也不知道这些所谓的裁判到底是拿什么作为标准进行这个工作的,也不知道这些道貌岸然的评判者们是否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能力对别人做出人格和道德上的评价,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遇到一个三观很正的人真的很难?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遇到一个三观很正的人真的很难(坚决远离那些三观很正)

遇到一个三观很正的人真的很难

不知不觉间,社会上关于“三观”的表述突然变得铺天盖地。但凡是和人,尤其是和所谓个体的价值判断相关的东西都要先讨论一番什么“三观”。比如找对象首要考虑的除了钱,就是三观吻合不吻合之类的判断。评价一个人,也要说这个人的三观是不是“正”啊之类的。据说找个工作,有些地方都要对求职者的三观做一番评价和研究。我也不知道这些所谓的裁判到底是拿什么作为标准进行这个工作的,也不知道这些道貌岸然的评判者们是否曾经问过自己,为什么有这样的能力对别人做出人格和道德上的评价。

老实说,我看着很烦,理由也很简单,这很不正常。

用最简单的常识来考虑,为什么人们要喋喋不休地拿“三观”说事呢?说穿了也很简单,俗话说,“缺什么补什么”。因为没有,所以就特别关心。社会的基本伦理已经崩溃了,所以到处都是爱讲各种大道理的人,一天到晚说着那些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语言。

不信,你就问问那些经常讲三观的人。就问他为什么只有“三观”呢,而不是“一观”,“两观”,或者“四观”,“五观”之类的,再不你还可以问他三观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之类的问题,保准张口结舌。

那么到底现在流行的“三观”是一个什么东西呢?

从常识的角度看,说得好听点,无非就是一些信条,说得难听点,那就是教条了。总之,就是一堆规则杂乱无章的胡乱拼凑和堆砌罢了。有些“三观特别正”的同志可能还不服气,认为自己掌握着的肯定是人生的真理。我觉得都没必要反驳,一个事实就足够了,历史上那么多成就斐然的伟大人物都不敢说自己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自己到底是谁?你我一个普通人怎么可能对这些自信满满呢?如果这都不是虚妄,那还有什么事是虚妄的呢?

其实,“三观”问题古已有之,也不是今人的专属。我们祖上的什么“三纲五常”,“精忠报国”之类的伦理原则,甚至还有一些诸如“天道酬勤”,“厚德载物”之类的人生训诫大概也能算作三观的范畴。但是,不一样的是,古代社会是文化类型单一的社会构成,这个社会所秉承的都是各自在自己独特的文明形态下历练成熟,经过了历史考验,可以被认定为真的传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可能不太会认同古人的某些观念,但我们绝对可以理解他们,而且不会认为他们在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而今天就不太一样了,都知道,今天是个价值多元,全球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大的趋势。至少,目前根本上就不存在什么稳定的观念系统,一切都处在激烈的变革之中。所以,相应地,普通人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稳定的观念,大家做得都是随时调整的准备,否则你根本就没法生活。

在这种环境下,强调三观有多么地“正”,实际上不是愚蠢就是虚妄,或者别有用心。这绝不是说,人就不能有所谓的“三观”,实际上我们每个普通人都会保留一些自己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则,甚至有时候我们自己也觉得有些这样的原则可能不合时宜,但是我们依然会选择保留。只是我们没必要多么地强调自己的三观是如此的“正确”,或者动不动就拿三观说事。

实际上,稍加观察就不难发现,那些生活中经常强调各种“三观”问题的人,尤其是那些自诩“三观”很正的人,要么是典型的教条主义者,要么就是现在流行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再或者就纯粹是虚伪。别人么,“三观”一定要正,要不我不好骗啊,或者显示不了自己的道德优越感。至于自己么,那就另说了,怎么有利怎么来,这不典型的双标么。

再往深里挖掘一下,强调“三观”的人一般都是缺乏真正的情感。不知道怎么作出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选择,只能半推半就地胡乱拼凑出一个什么“三观”,即糊弄自己,更忽悠别人。此前的讨论中我们就已经讨论过,人是靠“心”,靠真正的“感情”生活的,只有这些朴素,自然的东西才能赋予人的生活以价值和幸福,这都是常识。

主观上说,这样的人其实也很可怜,他们受到了大环境的戕害,无力自拔。

但是,从客观上讲,如果他们不是你最为亲近的人,还是要选择坚决远离这些貌似“三观很正”的人。因为他们给周围人带来的更多的是无尽的麻烦,甚至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