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天元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民族危难、国家危急的关口,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其中有一段话家喻户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博喻,或复沓、呼应,使得文章气势浓重炽烈,仿佛不是写出来,而是吼出来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新锐散文最新消息?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新锐散文最新消息(散文廖天元站直一声吼)

新锐散文最新消息

文/廖天元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民族危难、国家危急的关口,写了一篇《少年中国说》,其中有一段话家喻户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文中大量运用排比、博喻,或复沓、呼应,使得文章气势浓重炽烈,仿佛不是写出来,而是吼出来的。

“吼”,词义简单,用途却很广泛。可以用来形容兽叫,如嘶吼;可以形容人在激怒时的呼喊,如大吼;还可以形容风、汽笛、大炮等发出的巨大声响,如吼鸣。所以,带“吼”的词语,一眼看上去就气势不凡,如河东狮吼、狂风怒吼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少年中国说》这一段声响非同一般,语势气贯长虹,说吼一点也没夸张。

《黄哥大合唱》是吼出来的经典。“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一开口,便有一种奔腾不息、气势磅礴的力量。当年老师让我们排练,100多人热血沸腾,油然而生强烈的使命担当。很多年后,我到了黄河壶口瀑布,见眼前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骇浪,掀起万丈狂澜。耳旁雷霆万钧,震耳欲聋,切身感受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伟力,更让我深切体会到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真谛。

回到生活。有人爱用这几个句子戏谑一个地方的落后:“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取暖靠抖。”我的老家在山坳里,1980年代公路不通,没有电话,有人有事找父亲,真的是走到山梁就扯起嗓门吼。一声两声后,父亲就出来应答,彼此的声音在山谷回荡——幸好乡里乡亲也不怕打扰,更没有秘密需要保守。

用吼传递信息,原始直接亲切;用吼教育人,则让人紧张胆怯。我小时候顽皮,但父亲望子成龙心切,见我淘气,先是脸色一沉,接下来眼睛一瞪,嘴里就发出雷鸣般的声响。好多时候,我吓得手足无措,呆如木鸡,整个人就被吼傻了。

不过,现在想来,吼人也是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的。吼,多半是人在面对急难险重的时候,容不得磋商,情绪一时激动愤怒,一改往日的温文尔雅。我在乡下工作时,有一年突发洪水,我和几个镇干部一道,打着电筒,穿着雨鞋,连夜挨家挨户劝老百姓撤离。有人不肯走,干部急了,大声吼:“你不怕死也不能连累家人啊!”这声吼,吼出的是爱民如子争分夺秒不胜不休。

也有面对丑恶,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陈行甲人生笔记》中,陈行甲刚到巴东任县委书记时,巴东官方对邓玉娇事件的定性是一起偶发极端事件。陈行甲经过周密调查后,认定是一起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在全县干部大会上,他拍案而起:“如果这姑娘是我妹妹,如果我在旁边,根本轮不到她动手……”这声吼,吼出的是热情似火纯真如婴嫉恶如仇。

还有一种,那就是面对民族危急国家危难时,发自肺腑的疾呼。人称“教授中教授”,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陈寅恪,在王国维投水自沉两周年后,写下一段纪念碑铭:“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先生一个人似乎自言自语,却无意“吼”出了五四精神。“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从此在中国响彻云霄。

李大钊对青年人“吼”出了声:“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这吼声,吹响了理想的冲锋号,叫醒了无数青年,也叫醒了新的时代。

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帖子《觉醒年代》:青年就该有青年人的样子,不要怂!文章说,很多年轻人聪明,但无才华;懂应变,却不见性情;有志向,却没有理想,被房贷、车贷、各种社会焦虑裹挟着,活得明哲保身、审时度势。我有些怀疑这样的说法有点以偏概全。但我见过一些年轻人的麻木和冷漠,不敢吼也不愿吼,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行文至此,我特别担心被骂敏感矫情,你想谁吼呢,你想吼谁呢,谁能吼得下来?从吼到吼人,从吼人到“五四”,竟然自不量力地扯到一个宏大的命题,看来要被吼吼才能清醒。

但我坚信,无论历史还是现实,在紧要当头,始终需要有人站出来,豁出去,吼出声。这样的“吼”,力透纸背的是激情和爱国,智慧和胆识。在众人昏昏然之际,需要一声吼,带来当头棒喝,醍醐灌顶。

【作者简介】

廖天元,公务员,爱好文学,业余创作,先后在《民日报•海外版》《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四川农村日报》《燕赵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20多家报刊发表小小说、散文作品十万余字,有作品被《微型小说选刊》等选报刊转载并收入多种选集。有征文获得全市比赛一等奖。

【“浣花溪”文学栏目征稿启事】

欢迎投来散文(含游记)、小小说等纯文学作品,诗歌因系编辑部自行组稿,不在征稿范围内。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字,标题注明“散文”或“游记”或“小小说”。作品须为原创首发、独家向“浣花溪”专栏投稿,禁止抄袭、一稿多投,更禁止将已公开发表的作品投过来。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邮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将文字发过来即可。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作者信息包括银行卡户名、开户行及网点准确信息(不能错一个字、多一个字、少一个字)、卡号、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