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末代宣统皇帝和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去世,火葬后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侧室,当时周总理指示移放于正室。于1995年迁葬到清西陵的华龙皇家陵园。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1)

光绪皇帝崇陵地宫

溥仪墓距离光绪皇帝的崇陵后围墙仅200米,但二者规模和气势不可同日而语。

崇陵地宫是无梁无柱的石拱券式建筑,共有四道石门、九座券。门楼、门垛、门框、门簪均用青白石作原料,雕有瓦脊、瓦垄、花瓶等图案,每道石门上都有巨大的铜铸门管扇,金券内有宝床,宝床正中有金井,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棺椁停放在宝床上,棺椁周围有用五彩绘制的龙山石16块,宝床前东西各有石座两个,座上有香箱,是存放“册”、“宝”用的。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2)

辛亥革命以后,溥仪被袁世凯逼迫而宣布退位。抗战时充当日本扶持的满洲国皇帝,年号“康德”,被定为战犯。

日本投降后,他被苏联俘获,后关在国内的战犯管理所,后被国家主席毛泽东特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曾担任第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3)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患肾癌而去世,享年62岁。

清西陵溥仪墓的右侧是伪满时期册封的“祥贵人”谭玉玲之墓。末代皇后郭布罗·婉容去世60年后,她的衣冠冢落葬清西陵,位于溥仪墓的左侧。溥仪墓前还有一对不大的华表。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4)

溥仪最初葬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当时,清西陵的工作人员找到溥仪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并说服她,于1995年将溥仪的墓葬迁到了清西陵。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5)

光绪皇帝崇陵

据说,当地之所以将溥仪墓迁葬清西陵,是因为溥仪登基之初,就确定此地为他的陵墓。

此外,清西陵所在地的河北易县经济条件差,这样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6)

当年,婉容随溥仪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前往长春,在那里生活了14年。日本战败后,婉容与溥仪一起逃亡,历经磨难。

1946年,婉容病逝于吉林延吉监狱,被埋到附近的山坡上。解放后,当地政府曾多次试图寻找这位末代皇后的尸骨,但始终没有下落。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7)

2005年,婉容的弟弟、95岁高龄的郭布罗·润麒表达了希望能为姐姐修建衣冠冢的愿望。

2006年10月23日,婉容的衣冠冢落葬清西陵,位于溥仪墓的左侧。埋入墓穴的有婉容的一张装在水晶相框中的照片,一罐从安葬婉容的延吉南山附近铲来的黄土。

溥仪皇帝墓地地宫(末代皇帝溥仪墓毗邻光绪帝陵)(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