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1)

今天是中国农历七月七日,是传统的“七夕节”。

七夕节,起源于上古祭拜“七姐”诞辰的传统,被称为“七姐诞”。

七姐即是织女星,是编织云彩、纺织业者,是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女性和孩子们便开始开始向七姐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因此也称“乞巧节”。

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2)

“乞巧节”的祭拜祈福传统普及于汉代,北宋时达到鼎盛,成为了国家法定节假日,并首次出现了“七夕节”之称。

七夕节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变化,从对女性和孩子的祈福、乞巧,慢慢演变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之意。

自唐以来,多有描写七夕,抒发爱情的诗词传颂,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鹊桥仙·七夕》。

创作背景

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3)

纳兰性德出生于清朝初年,是满洲正黄旗贵族,为大学士明珠的长子。

他自幼饱读诗书,兼修文物,

可谓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此后,纳兰性德在两年内主持编纂了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尽显才学。

纳兰性德19岁时,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婚后,夫妻二人感情甚好,相亲相爱,却不料卢氏在三年后死于难产。

妻子去世后,纳兰性德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就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由此可见,他对妻子的深情思念。

《鹊桥仙·七夕》则是纳兰性德在七夕佳节悼念亡妻而作。

《鹊桥仙·七夕》

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4)

乞巧楼空,影娥池冷,佳节只供愁叹。丁宁休曝旧罗衣,忆素手、为予缝绽。 莲粉飘红,菱丝翳碧,仰见明星空烂。亲持钿合梦中来,信天上、人间非幻。

这首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在七夕节这一天对于亡妻的思念之情,并感叹物是人非,睹物思情。

七夕佳节,他人都是成双成对,只有作者孤单一人,不由地激起他思念亡妻的情绪。

因此,作者便嘱咐下人不要拿出旧罗衣,以免他看到此物,就会想起当初妻子为他缝制衣裳的纤纤素手。

虽然这可以勾起作者对于曾经美满婚姻生活的幸福记忆,但七夕佳节,却形单影只之际,这只能带给他无限的愁苦。

这首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对亡妻因思成梦,坚守爱情之心。

作者低头看到了院中荷塘的莲花和菱丝,抬头仰望到了银河星光璀璨,但这些情景都不能抑制住他思念亡妻之情。

在梦中,他看到妻子手持作者送她的定情信物袅娜而至,这让他清醒后,也坚信两人的爱情坚信两人的爱情可以像“牛郎织女”那样——无论天上人间,都能再续前缘。

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5)

纳兰性德的《鹊桥仙·七夕》既表达了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也充分刻画了如梦如幻的浪漫爱情,可谓中国古代七夕诗词的著名作品。

七夕节的表白诗词(最伤感的七夕表白情诗)(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