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天,我们就以“一”开始来学习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来看看“一鸣惊人”的背后有什么惊人的故事。

一鸣惊人出自于《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意思是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却一下子就做出惊人的成绩。

相传, 楚国在城濮给晋国战败以后不久,楚成王就被他的儿子商臣害死了。商臣作了国君。便是楚穆王。楚穆王对失败不甘心,抓紧操练兵马,发誓要与晋国决一雌雄。他首先将附近的几个小国兼并了,又将中原的陈、郑等国拉了过去。周顷王六年(公元前六一三年),楚穆王正要雄心勃勃发愤大干的时候,突然得暴病死了。他的儿子吕侣‬即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楚庄王。乃春秋五霸之一。芈姓,名旅。又称熊侣。

楚庄王即位3年以来,他整天打猎、喝酒,不理政事,还在宫门口挂起块大牌子,上边写着:"进谏者,杀毋赦!"这一天,大夫伍举进见楚王。楚庄王手中端着酒杯,口中嚼着鹿肉,醉醺醺地在观赏歌舞。他眯着眼睛问道:"大夫来此,是想喝酒呢,还是要看歌舞?"伍举话中有话地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此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你说说。"伍举说:"谜语是'楚京有大鸟,栖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好难解,到底为哪桩?'您请猜猜,不鸣也不翔。这究竟是只什么鸟?”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啊,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

几个月之后,楚庄王做出一个震惊世人的决定,一口气抓了100多名楚国的贪官污吏,一举肃清官场,从此转变楚国的政治风气和政治格局。从此楚国陆续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取得重大进展,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这就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由来。

每天学国学成语(每天学习一个成语典故)(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