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猫倩倩:高转化文案写作者,头条号签约作者,知乎20万关注大V,职场、心理学话题高赞回答者

如何最有效的解决拖延症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1)

01

我最近报了一个在深圳开课的理财规划师认证班,每隔一周要去上一次课。因为5月份的时候跨省搬了家,为了上课,我只能奔波于两地之间。我所在的城市没有机场,我需要先坐地铁去火车站,转高铁去临近的城市,再从那里的机场坐飞机去深圳。

结果第一次出行就“诸事不顺”:地铁行驶到还差4站到火车站的时候,突然临时停车。我和一车厢人被在地铁逼仄的空间里困了近30min。关键是,我当时预留检票进站的时间就是30min,等地铁终于开到火车站的时候,我要乘坐的那趟高铁已经开走了。

由于错过了高铁,且12306规定临近时间不能同时买两张票,且我之前是精确地按照“下了高铁就去坐飞机”来计划时间的,所以我是无论如何都赶不上飞机了。

恰好那天我还在发低烧,头昏沉沉地疼。一个人背着沉重的包,想到自己平时工作遇到的种种压力,生着病还要去出差,还这么运气不好地耽误了行程。看着火车站里熙熙攘攘的人,一时间产生了想要大哭一场的冲动。

于是超级委屈地给刘丞打电话。他说:“喵,咱们不去了,回家吧。”

然后我就真的回家了。各种退票费、酒店预定退费加起来损失了1500。心疼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

我一晚上都沉浸在生气和委屈中,又低烧难受,什么事都没做。

后来冷静下来之后,我开始思考前一天发生的事——如果我给换乘交通工具留出缓冲的时间呢?只要在任意两个换乘之间留出缓冲的时间,都不会改变最终的行程。

而更根本的原因,正是我“拖到了最后一刻才出家门”。并且,由于当天晚上负面情绪爆发,一些本来要在当天做的工作又拖到了第二天。

墨菲定律说,“一切可能发生的坏事总会发生”。

但如果早做准备,即使坏事发生也不会影响你的计划。

02

昨天有一个喵粉来问我情感问题,她一直沉浸在分手以后的难过中。而且从半年前开始,她就一直在问我相同的问题。我每一次都会对她说,“你不要总是关注这件事,去做ABCDEFG吧,分散一下注意力。”但是半年过去了,她还在为相同的事情难过。

我突然意识到一件事,也许她需要的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需要宽慰,需要有人帮她重拾生活的信心。

同样地,我想饱受拖延症困扰的各位,也许需要的也不仅仅是“方法”,而是要“打开心结”。

如何最有效的解决拖延症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2)

03

为什么有些事,我们明明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但是迟迟不行动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1.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的人认为,“如果我不能保证一件事做到完美,那么我宁可去不做。”所以可能花了10个星期收集资料,但是论文到了提交时间还没写完。因为总是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准备不够充分,想等“准备充足了”再去行动。

我有一个朋友,是教育领域的大V,他的内容质量非常好,文章高赞,出的书也畅销。他一直想做课程,但是从2018年底说到2019年7月还没上线。前几天我给他发消息:“我的训练营月底就开四期了,你的课到底准备好了没?”因为他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于是就在这个“准备阶段”憋了大半年。

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害怕失败”。当他们对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感到失望的时候,他们不仅认为自己在那件事上失败了,而且还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在他们眼里,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换言之,就是“如果我表现好,说明我很有能力,所以我喜欢自己”或者“我表现不好,说明我能力很糟糕,所以我觉得自己非常差劲。”如果拖着一件事迟迟不去完成的话,即使搞砸了,也可以宽慰自己“假如我那时花点时间做,一定能做好,都怪我拖延”——这可比否定自己“是个能力很差的人”要舒服多了!

毕竟,责备自己懒惰,比认为自己更容易接受。

其实要解决这个症结也很简单,就是把这个等式打断。

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

意思是,即使你在一件事上没做好,也不能证明你是个能力不行的人。而且,即使你能力不行,也不能证明自己是个差劲的人。

谁也不是与生俱来啥都会的,不会可以慢慢学呀,能力不行总会提高的。只要你去做这件事了,即使失败,“失败的经验”也是十分宝贵的。这意味着你下一次再做同类型的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再犯相同错误了。

如果你是因为完美主义拖延,别怕犯错,只管去做就好啦~

2. 时间预判错误

比如我因为“精确出发”没有预留机动时间,导致错过高铁又错过飞机的,其实就属于这一类。

经常会有喵粉问小猫,“我想要利用下班后时间去健身、读书、学做手工,为什么都过去半年了,我还是没有开始呢?”

其实是因为你没有正确地计划好完成这些任务的时间。教你一种十分简单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非计划时间表”。它是心理学家尼尔·费奥发明的。

你可以在“非计划日程表”上面列出你一周之内必须要完成事情的计划。如果你确切知道什么时间会做什么事,就把它记在响应的空格里。例如,周一中午11:45~14:00要参加一个饭局,周二早上9:00~11:00有早会。

这个表填完以后,你会注意到不少问题。比如我要坐地铁转高铁转飞机,中间的时间间隔太近了,没有留出机动时间。

比如你想学手绘学钢琴想读书,但是“必做事情”几乎已经把空格填满了,你根本没有时间去完成这些“兴趣”,就只能“想想而已”。

当然了,如果排完“必做事情”,留给“非计划的事情”空格还多,你就可以安排自己想做的事啦~

如何最有效的解决拖延症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3)

3. 报复心理

有的时候我们拖延是因为被别人逼迫了自己不想做的事,如果因为拖延没有完成,那么“发号施令”的那个人会感到不爽。而让他们感到不爽,我们自己很爽。

比如,有的小朋友不想去学钢琴,但是妈妈逼着他去学,他又不得不去,就会选择在上课的时候迟到、回家“忙着写作业没时间练琴”。

比如,你讨厌的领导安排你做一份报表,做完以后要去给更高层的领导汇报。虽然你迟交了报表会挨骂,但是因为你迟交了,你的领导会挨大老板的骂,所以拖一下还是值得的。

其实这种心理本身是人对于“不满但是又没办法改变现状”的时候采取的两败俱伤的消极解决办法。但是,报复除了一时的心理快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报复心理”引起的拖延需要解决那个触发你想报复的事情。比如你觉得工作不顺心,可以考虑转岗或者换工作或者和领导沟通,无论哪种方式都比报复性拖延好,对自己的成长和职业发展肯定是没好处的。

你有没有真正关注一下,“自己想做的”究竟是什么呢?

4. 目标和回报太遥远了

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健身的习惯,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叫“14天瘦20斤”,他可能去健身房办完卡试过一次课就再也不会去了。

假如一个人读书速度很慢,但是却要求自己“一年要看200本书”,那他可能一年2本也读不了。

这一类的拖延症患者,脑子里往往只有“终点”,治愈“怎样到达”却不去多想。

各位,我们定目标是要去实现的,而不是给自己搬一座永远无法达到的高山来打倒自己的。

这部分展开来讲太多了,周四的推文刚好要讲人生目标,这个到时候一起说吧~

可以先自检一下你的目标是不是太过“宏大”以至于无法实现。

如何最有效的解决拖延症 如何克服严重的拖延症(4)

04

总结一下:

1. 有可能发生的坏事一定会发生,但是如果早做计划,就可以减少坏事带来的后果

2. 如果你有拖延症,也许需要的是“打开心结”而不仅仅是方法论

拖延症有四种成因:完美主义、时间预判错误、报复心理、目标和回报太遥远。第一种解决的办法,是要相信自我价值感≠能力≠表现,接纳自己;第二种解决办法,可以试用“非计划时间表”;第三种,把关注点从别人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来;第四种,自省目标是否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