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只要一说起三国时期,就会想到魏、蜀、吴三国。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割据势力,这个势力就是公孙氏在辽东建立起来并且存在了48年的独立政权“燕”。下面,我就给大家具体说说公孙氏政权的成长血泪史。

说到燕国,首先要介绍它的位置,在东北辽宁。说到辽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沈阳。但是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三国时期辽宁最繁华的地方不是沈阳市而是辽阳市,那时候叫襄平。沈阳那时候只是辽东郡的一处兵营。

燕国的创始人CEO是公孙度,当时董卓带领有着董卓社团第一打手之称的吕布为首的一干人等,打着帮大将军何进平事的口号进京耍流氓。没想到竟然逆袭了,霸占了京城。公元190年,董卓任命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相当于现在的省长)以牵制河北军阀刘虞和袁绍。公孙度不是士家大族出身,直接的上级领导董卓也刚刚逆袭成功地位不稳而且还因生活作风问题导致团伙内部不稳定。所以当时辽东的老官油子们根本就不把这个空降的太守当回事。公孙度刚到辽东屁股还没坐热呢,他的远方亲戚公孙昭(任襄平令)就把他儿子公孙康弄去当兵了。公孙度一看这明显是在不给我这个空降的太守面子,给自己穿小鞋。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乎想起一句至理名言“新官上任三把火”。随即便把公孙昭当场抓捕并乱棍打死。并把政治站队公孙昭这一边的官员和当地财团领导抓的抓,杀的杀。这把火放的是相当成功,不但立了威,还让辽东的其他官员与财团紧密地围绕在自己身边,把辽东的政治与经济稳稳地抓在自己手中。

三国时魏蜀吴现状(三国不光魏蜀吴)(1)

公孙度坐稳辽东后,中原这时候已经打成一锅粥了,当时辽东处偏远也没人顾得上。公孙度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以他的这点实力,是不够逐鹿中原的,但是打boss不行我就打小怪练级。我不氪金但是我可以肝啊。于是公孙度利用这个难得的战略空闲期,向东征伐高句丽,向西击败乌桓,不但控制了辽东半岛,还把隔海相望的胶东半岛划到自己的账户上。直到曹操要和袁绍决战,想拉拢公孙度,给公孙度送来了永宁侯的印绶,让他出兵从背后攻击袁绍。公孙度当然不想趟这都是氪金玩家决战的浑水。不过这时又有两句名人名言在耳边环绕“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公孙度也打算等到曹袁两败俱伤的时候,他出兵偷袭许昌,没准还能捡点像样的好装备。不过可惜当时还没来及行动就挂掉了,时间是公元204年。

三国时魏蜀吴现状(三国不光魏蜀吴)(2)

公孙度死了,儿子公孙康继位。公孙康在正史上也没干什么大事,但是《三国演义》里罗贯中老先生还是给了公孙康上镜的机会。就是袁绍战败后,袁绍的两个傻儿子袁熙、袁尚投靠公孙康,企图灭公孙康占据辽东。公孙康不傻,知道二袁想干什么。二袁刚到,就被公孙康斩首,人头送给曹操当见面礼。曹操当时的重点是平定南方,就暂时放公孙康一马。公孙康死后,因为儿子年龄小,辽东太守由弟弟公孙恭接替。公孙恭身体不好,不能生孩子,好容易撑到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侄子公孙渊长大了,就踢掉叔叔,统治辽东。

三国时魏蜀吴现状(三国不光魏蜀吴)(3)

要说公孙渊可是完美解释了“No zuo no die”的含义,公孙渊统治辽东后,自知靠自己很难与魏国对抗,于是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向东吴发起组团邀请,孙权当时估计也是老糊涂了,不光接受了组团邀请,还送钱送装备。可没过多久公孙渊又觉得自己跟东吴隔着大海,要是自己真有事了,等到孙权赶过来,这事早就用两顿烧烤解决了。于是乎公孙渊翻脸不认人,不光杀了东吴使者,还向魏国发出了重新组团的邀请。气得孙权大骂公孙渊,要起兵坐船杀向辽东,被手下谋士给劝住了。

此时作为当时最有实力的魏国当然不能对在自己背后上蹿下跳的公孙渊坐视不理,但是当时的主要精力又被蜀国牵制,实在分身无术。魏明帝曹叡也曾在公元237年,派幽州刺史毋丘俭进攻燕国,但是被公孙渊打了个团灭-ACE之后公孙渊认为自己有实力和魏国掰腕子,开始翘尾巴了,自称燕王,设置百官,改元绍汉。更可笑的是,公孙渊联系了鲜卑单于,约好夹击曹魏。

三国时魏蜀吴现状(三国不光魏蜀吴)(4)

可是好景不长蜀汉丞相诸葛亮病死,蜀汉实力大减。魏国南线战争压力锐减,曹叡终于空出手收拾公孙渊了,而且一出手就放大招,任命司马懿为出征三军总司令,司马懿是什么人,蜀汉愣是让他拖垮了,更别说公孙渊了,于是司马懿带兵辽东后,佯攻辽隧,吸引燕军主力,然后转军突袭燕国都城襄平(辽宁辽阳),燕军回援又被司马懿埋伏击溃。公孙渊被困在城内,最后手下将领杨祚开城投降。公孙渊和儿子公孙脩被俘,人头落地,送至洛阳,燕国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