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民俗文化(澳门与福建莆田的特殊渊源)(1)

澳门地名源于妈祖阁。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当地许多莆籍乡亲回首澳门与莆田特殊渊源情缘,倍感自豪。

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纪念日。连日来,澳门神州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喜气洋洋,工作人员忙碌异常,举办以“妈祖之光,点亮神州”为主题的献礼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活动。作为活动组织者,多是莆籍乡亲,他们为家乡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感到自豪。“妈祖:妈妈的妈,祖国的祖”,成了在澳莆籍乡亲中的流行语。

“妈祖文化在澳门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是妈祖故乡莆田人,从2002年来澳门至今,一直在做传播妈祖文化的事,见证了妈祖文化在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发挥的独特作用。”首届全球优秀妈祖人、澳门神州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关金花19日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该协会于2012年成立,目前在澳门有上万名会员。除福建莆田乡亲外,许多会员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澳门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团结和谐。澳门地名源自妈祖,大家敬仰妈祖,在妈祖精神的感召下,爱国爱澳,多做好事,增进和谐。

“忙,这几天太忙了,各种庆祝活动一场接一场,妈祖义工特别高兴,为澳门祝福,为祖国母亲祝福。我们踊跃参与路面卫生保洁、现场秩序维持等。”澳门神州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监事长陈丽鸿介绍,每当澳门举行妈祖文化旅游节等重大活动,妈祖义工们都会主动到场帮忙。这些年来,该协会与澳门妈阁庙共同举办多场慈善活动,妈祖义工深入澳门大街小巷做公益事,气氛融洽和睦。

“圣德流光莆田福曜,神山挺秀镜海恩波。”这是澳门妈阁庙里的一副对联。缘于妈祖文化,澳门与莆田关系源远流长,“妈阁”是澳门葡文名字MACAU的由来。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与莆田两地交流愈加密切。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董事长林金赞说,自2001年到今年,澳门妈祖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行17届,成为当地文化旅游盛事,祖庙每年都派代表参加,并指导其间举行的妈祖祭典。2004年10月,湄洲妈祖金身首度巡安澳门,反响极为热烈。2016年以来,福建莆田已成功举办4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自第二届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为主办单位之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都发来贺信。

据悉,如今,在澳门创业、生活、学习等的莆籍乡亲有3.5万人。2019年11月26日,又一家妈祖文化机构——澳门福莆仙妈祖文化联谊会成立。妈祖文化既凸显澳门与莆田独特的情感纽带作用,也抒写了“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生动新篇。

延伸阅读:“妈阁”→MACAU

澳门妈阁庙为当地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初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最早为福建移民所建。后来,葡萄牙人航行至此,上岸后看到的建筑便是它,而后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这里是“妈阁”,于是“妈阁”成为澳门葡文名字MACAU的来历。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庙内主要供奉“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每年春节和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妈阁庙香火至为鼎盛。除夕午夜开始,许多善男信女前来祈福。2005年7月,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妈阁庙已矗立500多年,“妈阁”不但是香火最旺的寺庙,而且是澳门乡亲心灵栖息之地。

福建莆田是妈祖故乡。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2016年3月,妈祖文化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来源:湄洲日报 作者:吴伟锋

微莆田邀您加入莆田同城圈,免费吃喝玩乐,共享盛世年华☟☟☟☟☟☟@微莆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