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曾戎装卫国的老兵,面对疫情,义愤填膺,恨不得挥动老拳,将病毒一扫而净。可又身乏无术,只能望洋兴叹!就在我踌躇满怀,又无能为力时,竟传来你请缨出战,驰援武汉,并得到批准的消息。我当即激动无比,激情无限,即刻想到古有花木兰,今有我女儿。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2月7日晚,安徽省淮北市的牛明新用手机给远在武汉支援前线的女儿写了一封电子版的家书。

“逆行者”牛小群

1984年出生的牛小群是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也是安徽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武汉战疫一线的80后夫妻(战疫者父亲的家书)(1)

牛小群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大年初一晚,牛小群回到父母家,告诉了父亲自己要去支援武汉前线的消息。牛明新和爱人都有些担忧,但最终还是一致同意了她的决定。“当你真要踏上征程时,爸爸又是多么难舍,多么担心,多么害怕……”这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殷殷嘱托。

牛明新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女儿第二天就到医院去了,开了一上午会,中午也没回家,下午一点多钟的时候,直接坐车出发了。出于安全考虑,牛小群婉拒了家人的送别,只是在临行前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

谈及女儿支援前线的决定,牛明新非常骄傲,“民族为重,道义当先。我也提醒她,一定一定要注意安全,那里是非常危险的。”

在家庭和疫情之间,牛小群选择了后者。而她在医院工作的丈夫也奋战在淮北抗击疫情的一线。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在这样的时刻,夫妻二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武汉战疫一线的80后夫妻(战疫者父亲的家书)(2)

牛明新和牛小群

给女儿的一封家书

脱下防护服,走回宾馆的途中,牛小群会给父亲打一个视频电话。因为一线工作繁忙,这样的视频电话每隔一两天才能打来一次,并且没有固定时间。

自小受父亲教育的影响,四个孩子中排行老二的牛小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选择了离家近的医科院校。武汉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牛小群主动向医院请缨“出战”,成为了支援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当你迈着坚定的步伐出征时,爸爸希望你: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勤恳敬业,一丝不苟;尊重科学,听从召唤……”这封写于淮北的家书,将父亲心中的挂念与自豪汇成500余字,通过微信一并传递到了武汉。

武汉战疫一线的80后夫妻(战疫者父亲的家书)(3)

牛小群在武汉的医院里忙碌

家中一切不用挂念,两位老人做后盾

除了医护工作者的身份,牛小群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宝”今年小学六年级,知道妈妈是去武汉支援前线了;“二宝”还不到两岁,只知道“妈妈出了远门”。

牛小群和丈夫在前线抗击疫情,牛明新和老伴则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做饭、收拾家务、哄孩子睡觉……这些琐碎的小事对老两口来说也并不简单。“大宝”的作业要人辅导,“二宝”还小不懂事,需要操心的地方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他和老伴还是努力做好后勤工作,让女儿没有后顾之忧。“家中的一切,不用挂念。有我和你妈(身体都好)做你的后盾,你就放开拳脚,尽展你的才华,奉献你的青春,实现你的梦想吧!”

家书的结尾,牛明新写到:“病毒必败!我们必胜!爸盼望你们平安、凯旋!共享幸福、美好明天!祝你和你的同事们安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