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怎么办解决(遇到头晕怎么办)(1)

遇到一个眩晕的病人,没有相关影像学检查,如何判断眩晕是周围性还是中枢性病变?

答案是,通过眼震。

眩晕:指空间定位障碍,周围环境或自身的运动幻觉;平衡障碍是眩晕产生的基础。

周围性眩晕:指内耳迷路或前庭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眩晕症。常见于梅尼埃病、迷路炎、药物性眩晕及前庭神经炎等。

中枢性眩晕:是指脑干、小脑、大脑及脊髓病变引起的眩晕。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眩晕性癫痫及外伤性眩晕等。

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指由于无法持续注视目标,眼球缓慢向一侧移动偏离注视目标,之后紧随出现快速的纠正性眼球回跳;是一种不自主、双相、有节律性、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可以是生理性的或病理性的。眼震快相为眼震方向。

那么在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中,眼震各自都是什么特点呢?

▎周围性眩晕的眼震以水平性、旋转性为主,眼震与姿势位置有关、持续时间短、有疲劳现象。多伴有耳鸣、耳聋等耳部症状;伴随的自主神经反应严重,主要表现为剧烈呕吐、面色苍白、盗汗等。由于有快速的中枢代偿机制,眩晕症状在数天至数周就会改善。

这类眼震的特点是:

眼震经常为水平或者水平 扭转,眼震快相朝向健侧;凝视方向改变时,眼震方向不变;亚历山大定律:当眼球向健侧(也即是眼震快相方向)看时,眼震幅度增大,当眼球向患侧看时,眼震幅度变小;眼震会被固视抑制。

▎中枢性眩晕伴随的眼震多为粗大、非水平性眼震,如垂直性、旋转性眼震等, 眼震与姿势位置无关,持续时间长,无明显疲劳现象。

眼震的分类:

眼震方向为单纯的水平、垂直或扭转;眼震方向可能随凝视方向改变而改变,但并不是所有中枢性眼震都如此;没有固视抑制现象。

上跳性眼震:当眼球位于原位时,跳动性眼震,快相向上,上视时加重。常见病因包括脊髓小脑变性、多发性硬化(MS)、Wernicke脑病、脑梗死、肿瘤、脑炎、中毒和外伤。

下跳性眼震:是一种跳动性眼震,快相向下,下视时加重。其病变部位在前庭小脑、小脑后部中线和颅颈交界区。主要病因包括脑干小脑血管病、 MS、肿瘤、Arnold-Chiari畸形、副肿瘤性损害、药物中毒和失代偿性导水管狭窄。

翘翘板状眼震:主要表现为非共轭性的垂直型钟摆样眼震,可产生严重视晃动感,治疗反应差,其主要病变部位在延髓至中脑上部。

核间性眼肌麻痹:当患者凝视病灶对侧时,对侧眼出现外展性眼震,患侧眼内收减慢。主要病因为内侧纵束损伤。

钟摆性眼震:中枢性病变时,眼震的快相消失,没有了快慢相的差别。换句话说,眼震失去了快慢相的特征,就预示着非前庭性疾病。

眼震检查

甩头试验基于前庭-眼动反射,整个的反射弧依次为:半规管——前庭神经核——内侧纵束——眼肌运动神经核(动眼神经核、外展神经核等)——眼外肌。

测试方法:测试者和患者面对面坐立,测试者双手夹持住患者的面部,突然做向左、或者向右的头部甩动,甩动角度大约20度,在这个过程中,叮嘱患者盯住测试者的鼻尖。

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一组以急性起病,持续性眩晕/头晕或不稳为主要症状、持续数天至数周、伴进行性前庭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具有单时相、持续一定时间的特点。

导致急性前庭综合征的疾病既包括前庭周围性疾病如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聋伴眩晕等,也包括中枢性疾病如后循环卒中、脱髓鞘等疾病。

如果患者的眩晕为急性发作、症状严重且为持续性,患者症状由于头部位置变化时加重(由轻到重,而非从无到有),可见自发眼震或凝视可见眼震,这种情况考虑急性前庭综合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