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补空白(每空1分,共 16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必考试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必考试题(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五)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必考试题

一、填补空白。(每空1分,共 16分)

1.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作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让发声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2.声音能在气体 、液体和固体中向 各个方向传播。

3.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得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

4.给人的感受不同,声音可分为是乐音和噪音

5.根据发声方式不同,乐器可以分为管乐器、弦乐器 和打击乐器

二、正确选择。(请你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10分)

1.人说话时发声的部位是( B)。

A喉结 B 声带 C 气管

2.听到的二胡声是由(C)振动发出的。

A弓子 B琴轴 C琴弦

3.“土电话”是利用了声音能在(B)的原理制成的。

A气体 B 固体 C液体

4.在弹奏吉他时,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大一些,可以( B)。

A增大弹奏的力度 B 把弦调紧些 C换较粗的琴弦

5.一件乐器做成功之后,不能改变的是(C)。

A 响度 B音高 C音色

三、辨别是非。(在括号中,对的划“√”,错的划“x”,每题1分,共8分)

(X)1.没有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2.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就听不到里面的闹钟铃声。( X)3.好听的音乐不可能成为噪声。

(√)4.一般情况下,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X)5.用力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发出声音。( X)6.吉他中粗弦发出的声音比细弦的高。

( √)7.排箫是靠管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8.吹奏竹笛时,按住不同的笛孔,会让发出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四、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强弱变化(8分)

实验材料:橡皮筋、支架实验过程:

把橡皮筋固定到支架上,用不同的力 度弹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幅度与发出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2分)

轻轻弹拨时,观察到的现象:,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

1。(2分)

用力弹拨时,观察到的现象: 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2分)

实验结论:物体振动时,振动的幅度越大,发的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的声音就越弱。。(2分)

五、知识问答。(第1小题2分,第2小题6分,共8分)

1.将响着铃声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并抽去空气,铃声有什么变化?

答,随着空气的减少,铃声会慢慢变小,直到听不到铃声。

2.噪声有那些危害?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控制噪声(至少2种)?

1噪声损害听力

2 干扰工作和休息 。

1减少噪音来源;

2.增化防噪设备;

3.自我保护耳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