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道:“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饮酒毕,即起身辞别众官而去。”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1)

曹操,与袁绍一起灭了何进和宦官,结果被董卓钻了空子。

满朝文武欢喜了“三秒”,接着又开始悲伤了。

董卓比何进和宦官还要坏,还要横行霸道,来了直接换皇帝,毫不客气。

满朝公卿皆无奈,都有着满腔热血,但一个个的被董卓逼的快要疯了,束手无策。

曹操英勇无畏,要投其所好,以献刀为由,近距离面对董卓,行刺杀之事。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2)

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失败了,曹操跑了。

很多人因此事称赞当时的曹操英勇无畏,不惧奸贼,是朝廷少有的英雄。

可是,大家不能忽略曹操后来成为了奸雄这个事实。

他成为奸雄,不是一下子就是了,而是长久以来慢慢积累而形成的,早年许劭就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所以,刺杀董卓这件事,真正的意图并非刺杀那么简单。

一、曹操处境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3)

黄巾之乱结束了、宦官把持朝政的局面基本结束了、何进被灭了,东汉的乱世结束了吗?并没有,更大的战乱还在后面,只是暂时没有爆发。

董卓入京,成为新的掌权者。

可即便董卓不入京,娃娃皇帝也不可能顺利的在大臣的辅佐下治理好国家。

像袁绍、曹操等胸怀大志,有丁点儿不臣之心的臣子大有人在,并且还有地方上的豪强势力,都是让东汉继续乱下去的潜在因素。

没有董卓,朝廷会成为袁绍、曹操之流培植自己势力的“沃土”,有了董卓,他们没办法继续培植自己的势力了。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4)

所以,董卓挡的不是娃娃皇帝的道儿,而是即将成为新的权臣的臣子的道儿,以及地方豪强的道儿。

曹操有大志,有想成为权臣把持朝政的想法,可有了董卓,他就很难做到了。

这就是他曹操的处境,委曲求全能活下去,可想有大发展,不可能。

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灭掉董卓,二是投靠董卓,三是离开京城。

二、路怎么选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5)

董卓到京时间不长,就灭了丁原,收了吕布,势力进一步加强。

这个时候,满朝文武皆无奈,想扭转乾坤,必须有足以对抗董卓的势力。

京城没有这样的势力存在,只有地方有权、有钱、有兵的汉室宗亲以及豪强势力有。

他们会入京勤王吗?显然不会。

谁都不傻,早已看出了东汉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不是一次或者几次入京勤王就能扭转乾坤的问题,所以都不会来。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6)

满朝文武也都不傻,也看清了事实,只是他们其中的忠臣不承认这个事实,还是想着维护汉室江山罢了。

没有足够的能力对抗董卓,去杀董卓,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杀董卓不可能了。

投靠董卓呢?看似可行,可只要投靠了董卓,就会背上骂名。

况且,曹操看清了现实,董卓的下场与何进无异。

那个时候,董卓死了,曹操也没机会蹦跶了,只会作为同党,被其他大臣所杀。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7)

就算不死,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因此,有大抱负的曹操只有离开京城这一条路可选。

三、怎样走

无非是逃,可就这样逃走,以后可就难有什么大的作为了,会被唾沫星子淹死。

聪明的曹操,断不会这样做。

此前袁绍,提剑而走,威武霸气。

曹操要走,也要走的威武霸气。

所以,他要刺杀董卓。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8)

真能杀了,那他就是英雄,会成为下一个把持朝政的权臣;杀不了,跑的快,也能成为英雄,会成为地方上最强大的豪强势力之一。

就这样,曹操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要去刺杀。

如此一来,大家敬佩孟德,曹操为日后成就霸权之路做了很好的铺垫,以勇者和正义者的身份招兵买马。

曹操刺杀董卓的真实目的与袁绍骂董卓的目的一样,都是借着英勇无畏离开,为自己博得好名声。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9)

曹操真要是抱着必死之心,侥幸逃了,那就不会有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了,会是一个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而倾尽一生的曹操。

说在最后:

东汉末年的皇权,已经不可能集中了,有点儿野心的臣子就想去分一杯羹,曹操也不例外,他再怎么表现,也难以遮盖想把持朝政的野心。

曹操刺杀董卓真实记载是什么(曹操献刀刺杀董卓)(10)

曹操刺杀董卓,只是打了一场有把握的战略撤退的仗而已,其真正意图是离开那个无法施展手脚的京城,到外面不受束缚的发展。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质与何进、董卓无异,只是吸取了他俩失败的经验罢了,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萌书生“笑叹三国”第12期)

注:本文部分来自互联网图片很难核实明确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书生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