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湖南是鱼米之乡,连湖南卫视的台标都是形如鱼米的“芒果”,所以被称为“芒果台”。

其实,对于“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湖南而言,我们只说对了一小半。因为在湖南,山乡占大半,水乡占小半。

沈从文在《边城》里写湘西时说,“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因为湘西土地贫瘠,都是偏远的边角地、插花地,物资肯定匮乏。

这也是为啥湘西多背篓,因为山路崎岖、悠长,路的宽度横不下一根扁担,所以才会用背篓搬运物资,这样可以走得更远。

当然,还多土匪,因为物资匮乏,土匪通过抢劫来统筹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让部分人活下去。

所以人和物是深度链接的,为啥称为“人物”,因为“人”要通过“物”链接土地,通过物资多寡来彰显地位,获取权力。

荒年的粮食,雪中的木炭,都可以成为获取权力的手段。这也是为啥老美无论折腾、制裁毛熊,但毛熊屹立不倒的原因,有“物”的支撑嘛!

总的来说,节后返城的湖南游子后备箱里装的是鱼米之乡,昨天回城后,称了下从老家带回来的东西,达到了120斤。

然后,在同学群和同事群里问了下,大伙都表示,只多不少。

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湘西、湘南游子的后备箱多腊菜,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周边的后备箱多干菜和油炸类物品,“一方水土一方后备箱”。

1、猪肉:在全国吃肉排行榜上,湖南人以28公斤排名全国第10,超过全国25公斤的平均值。2021年,湖南生猪出栏量全国排名第二,达到达6121.8万头,农家自制的肉制品,有腊肉、腊肠、扣肉等。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1)

2、鱼肉:2021年,湖南省水产养殖面积达290万亩;水产品产量达166.5万吨,淡水鱼产量全国排名第3,不仅吃鱼数量大,而且吃鱼花样多,最著名的是剁椒鱼头。农家自制的主要有腊鱼、火焙鱼、酸鱼等鱼制品。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2)

3、鸡鸭:湖南人的年味和鸡分不开,“鸡”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湖南人年均吃鸡肉的重量约28斤,大约人均每年吃鸡7只。

关于鸭子,湖南各地几乎“无鸭不成宴”。吃鸭最厉害的可能是常德人,专注吃鸭几千年,大街小巷开满了鸭店。农家自制的主要是腊鸡、腊鸭。但父母更喜欢往后背箱里塞活鸡、活鸭。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3)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4)

4、蔬菜:湖南多山地丘陵,以砂土土质为主,蔬菜甜脆可口,拥有蔬菜种质资源逾3000种。有湘潭湘莲、华容芥菜、祁东黄花菜、江永香芋、三樟黄贡椒等33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尤其是辣椒,湖南每年人均吃鲜辣椒100斤,或者干辣椒10公斤以上。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5)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6)

5、油料:湖南是油料大省,2021年,湖南油菜种植1900万亩,产菜籽油16亿斤,人均24斤;油茶种植约2200万亩,产茶籽油5.26亿斤,人均8斤。

近年来,茶籽油越来越贵,达到150元/公斤左右,近乎奢侈品,农民自食较少。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7)

6、稻米:湖南有约1.5万年的水稻栽培历史,是已知的世界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现在,湖南水稻种植面积约5900万亩,是全国超级稻认定品种最多的省份,粮食产量持续保持在600亿斤左右。

为什么湖南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湖南人把鱼米之乡装进后备箱)(8)

有人说:你离家有多远,你的后备箱就有多重!

因为后备箱里装的是乡愁,是儿时的回忆,是父母的牵挂与不舍,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去承受的生活之轻和生命之重。

当生活在城市的子女带着父母走进电影院,观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围着电视看冬奥会时,生活在乡村父母一直忙碌着,准备儿女远行的行囊和后备箱,这是一种更为质朴、传统的爱。

记得之前头条上有个问答,“父母管孩子要钱应不应该?”其实这根本不能成为一个问题,而是孩子应该给父母多少钱的问题。

富有就多给,匮乏就少给,没钱就和父母多聊一聊自己的奋斗,至少给他们一个甜蜜的希望。

拎起烟熏的家乡味,奔赴生活的战场。新的一年,小伙伴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因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如果觉得写得不错,就请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