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孤独之锁的一把钥匙:

在于创造性活动——或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或是工匠的创造活动

在任何创造性工作中,有创造性的人都把自己同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他身外的世界

一个潜心于工作并且具有充分专业技能的人,他便很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他得到了充分的享受和满足。此时时间好像静止了,全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内心没有任何杂念,思绪变成了一条静谧的河。

那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么?

爱的教育十月读书笔记摘抄(阅读笔记爱是给予)(1)

整个世界只剩下自己和正在进行的创造,仿佛时间不复存在或者停滞一般

这样的状态我体验过多次,初阶版的,也就是一种单纯的沉浸其中

(任务还没达到挑战和技能平衡)

之前提到的阅读时的一些状态,也初窥门径

这时候,脑子里面没有其他,那么也会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孤独”的空间了

但这适用于少数人,并且我们很难十年二十年长期持续的维持这样的状态

那是不是没有办法了呢?

我们通过沉迷于事物(物欲)

我们通过合群,变成和别人一样

我们还通过一些情绪体验“热恋期”

我们还通过创造性工作,进入心流状态

似乎还是没能改善:终极状态是孤独

那该怎么办呢?

目前探索出的一种方法:

在于达到人际的协调,在于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也就是一种健康发展的人际关系,更具体就是良好的亲密关系

最近在看不少长辈的故事

都在苦口婆心的给我讲:自己事业成就的另一半功劳,来自于伴侣

他们相伴至今的旅途,也历经磨难挫折

最后磨合到圆满的程度

彼此成为人生和事业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人时,发出的力量是100

那么有伴侣支持时,能发出200多

有家庭时,远远超出200了

而这里可以抽象为:爱

伴侣眼中,心中,人生中

我另一半的模样

孩子也有儿时自己的影子

此刻,孤独也无所遁形

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求,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

这里,先提一些我们亲密关系常见的一些问题

一:心理的共生性结合,沿袭自母体与胎儿

被动形式是屈从或是受虐狂。这种受虐狂用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保护他的人的一部分和附庸,来摆脱难以忍受的孤独和分离感

这样的现象见过一些,自己偶尔也会有一点受虐倾向,这样的状态,犹如重复拉弓,要么找到弓的一个适应强度,要么弓被拉坏

ta就是一切,我除了是ta的一部分外,无足轻重。只有作为他的一部分,我才有几分伟大、力量和恒定。受虐狂不必作决定,不必冒险。ta永不感到孤单——但ta依附于人

主动形式是支配,或虐待狂。

这种虐待狂想通过使另一个人成为自己的重要部分来摆脱孤独和禁锢感,通过控制崇拜ta的另一个人来为自己壮威,抬高自己

这样的现象特别常见尤其见于“家暴”之中

不少人应该看到,听到,甚至经历过吧

以上施虐和受虐都是“病态”的

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亲密关系,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美德和能力完全是一回事。羡慕、嫉妒、雄心及各种贪欲都是激情;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这种行为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决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

爱的教育十月读书笔记摘抄(阅读笔记爱是给予)(2)

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这里有不少人是“无助者”

我想要一个高富帅

我想要一个白富美

都是一种弱势地位

是一个索取的状态

那么只能永远沉溺于“索取”和“弱势”中

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

关于给予,有一些已经深入骨髓了

小时候见过太多父辈对他人的帮助

自己一路走来

也被无数人帮助

看传记时,不少人建学校,盖医院

组建慈善基金等

都是给予

自己和女朋友相处

没有任何私心的付出和分享

……

给予意味着他把自身有活力的东西给予他人,他给他人以快乐、兴趣、理解、知识、幽默、伤感——把他自身的一切充满活力的东西表现出来并具体化,

增强自己的活力感而提高了他人的活力感

爱是创造爱的能力,就如快乐就是创造快乐的能力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