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推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非同寻常。除了解决招聘问题,也能看出企业文化的兴盛程度。

今天我要抽一大段时间,去系统化地分享下内部推荐这点事儿。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1)

先讨论客观部分。

下图是我做了一个完(复)整(杂)漏斗模型(参考图一:漏斗模型)。

先介绍下这个图,完整的漏斗模型是一个矩形,包括漏斗数据和两边的流失数据(绿线为正常流失,正常流失是相对于历史数据的均值来说的;红线为异常流失,这里的异常也是相对历史均值来看的)。

漏斗从上到下,是招聘流程,依次是简历量、通过简历筛选量、接受面试量、初试量、复试量、通过面试量、发出offer量、接受offer量、入职量、入职一周在岗量。漏斗的曲线,即各个比率的曲线(参考图二:招聘过程转化率)。

通常来说,人力要对前端数据负责,即推荐质量的把控;业务要对业务面试负责,即面试质量的把控;培训部分适用于销售体系人员招聘,这里可以忽略。当然,一项数据的异常原因,在本质层面,不是单一的要素影响,要做具体分析。

图一:漏斗模型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2)

图二:招聘过程转化率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3)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4)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5)

再看主观部分。

数据只是工具,它是服务于我们去解决问题。举个例子,比如说图二中的复试通过率低,就要去分析为什么低。通过看细部数据、关键人访谈,我们总结了几个要点:

  1. 部门负责人:参加复试的人,专业方向不是很对口;候选人要求带团队,但这个岗位前期是不带团队的;
  2. 业务初试面试官:领导说方向放开看,以整体能力方面为主
  3. 招聘顾问:有几个待复试的人,一直没约到面试官时间,所以实际比率应该比这个要高
  4. 候选人:面试体验方面,初试聊的工作内容,跟复试聊的工作内容不太一样
  5. 数据方面:初试到复试的时间周期长于平均数据

通过初步分析,我们能得到一个大概结论,来回答为什么复试通过率低。

  1. 需求:三方没对齐
  2. 角色:三方角色分工不明确,没有层次
  3. 沟通:三方沟通不充分

解决方案:

  1. 需求:明确需求流程,逐层审批,并同步对齐
  2. 角色:HR面什么、初试面什么、复试面什么,三者的关系要有层次、有补充
  3. 沟通:沟通是基础,人为先,相互信任至关重要

这里只是举例,如果是个性问题,那么个人解决;如果是共性问题,就要考虑立项。

公司级项目的难点,往往不是方法论,而是意识层面的统一认知。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6)

接下来聊内推项目到底怎么做。

相信自己的直觉

准备做一个公司级项目的第一步,并不是需求调研,而是先做直觉判断——这事能不能成、为什么能成、怎么样算成、谁会阻碍它成、成了之后怎么办。这几个问题想明白了,后面什么都好办。我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我认为我有足够的方法论就足够,这是一种认知偏狭、自负的表现。

验证真实需求

内部推荐项目,每个公司都会做,也都想做好,统一的目的都差不多,要么是帮助招人,要么是文化养成。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比如有人说内推太多可能形成同党,而说这话的人,恰巧就是有同党的人。这倒也不奇怪,职场本来就是牛马蛇神,什么玩意儿都有。不过在做需求调研的时候,这些看似不是事的政治因素,可能会让你少走弯路。

设定项目目标

目标设定的最大原则,就是量化。而过程管理的最大原则,就是可视化。回到漏斗数据,量化目标即结果数据,那么内推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入职量。由此可以往上推,推出每个比率的目标数据。通常来讲,内推的核心量化指标有几个:入职量、渠道占比、人均成本。其实入职量跟渠道占比是一个数,换个说法很多人就不认识了。

项目推进思路

目标有了,就倒推,在每个关键节点上分解目标。这里需要说明,内部推荐是一个系统项目,要想提高入职量,绝非只是提高每个节点的量,关键在于提升每个节点的转化率。所以整个项目的动作,一定是围绕每个具体节点去做提升率的转化。

第一个数据节点,是简历推荐量。子目标是提升简历量,简单说,就是引流。引流要做的事情就是把你想要传达的信息,精准的送达到你的用户手里。那么我们要做的事情就非常明确了,我们要传达什么?如何触达?触达给谁?谁是我的用户?谁是核心用户?谁是潜在用户?不同用户群体我怎么影响?怎么获得他们的持续关注?怎么让他们从中获得利益?做到下面几点,就能解决上面的问题。

  1. 确定内推要传达的信息:卖点、操作流程、兑现方式
  2. 明确用户群体:种子用户(积极且成功内推多次的员工)、核心用户(有推荐动作的员工)、潜在用户(新员工)
  3. 触达方式:精准推广&融合共创for种子用户;多重激励&培训教育for核心用户;广撒网,让他们成为核心用户for潜在用户。采用用户运营的策略
  4. 奖励机制:积分制节点奖励、现金 荣誉
  5. 文化塑造:打造内推明星员工,把内推做成品牌,蹭热点、蹭热度,逐步推广品牌影响力,形成内推文化

第二个数据节点是简历通过率。简单说,就是要提升内推渠道来源的简历通过率。这里大多数企业都是秉承适当放宽的原则。如果是硬性条件差不多,那自然没问题。如果是宽进宽出,那么反而会影响效率。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第三个数据节点是参加面试率。这个比例基本要高于非内推渠道,一旦简历通过,参加面试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有推荐人的背书。这里要有一部分内容放在推荐人培训手册里,告诉他们如果你推荐的人到了面试环节,你要做哪些事情,帮助他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第四个数据节点是面试率(初试率、复试率)。类似上一个节点,我们要教育推荐人,让他们像猎头一样去跟踪你的候选人,合理有效地帮助他通过一系列的测试。这里需要提到一点,一定要有一个信息同步的通知。比如被推荐人通过了初试,那么推荐人一定会在recruiter操作完系统后收到邮件通知,让推荐人知道进度。这不仅是让推荐人知晓进度,也是对推荐人的一种尊重,同样是在给他一个讯号,他应该帮助他的候选人走下一步环节了。

第五个数据节点是offer接受率。候选人终于到了主动环节,这也是所有人的最后一哆嗦。推荐人需要开始做“洗脑”工作了。而我们需要培训他们,告诉他们什么样的洗脑方法更有效,帮助他们拿到推荐奖金,让朋友顺利入职。当然,这个环节,很多人都要联合发力,包括recruiter、用人负责人、推荐人,才能促成这笔交易。其实以上推荐人的这些动作,即便我们不做规范,不系统化地教育他们,也会有部分人会去这么做,这也是为什么内推渠道的数据往往比自招数据好看的原因。这也是运营的本身价值所在,把那些高效的、合理的散点,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可持续的方法论,不断迭代,产生更大价值。

第六个数据节点是入职率。候选人接受了offer,等待入职。这个过程会有一些潜在隐患,可能会动摇候选人加入公司的念头,而recruiter和公司其他人很难感知到。除了recruiter常规的跟进工作,推荐人会帮助我们“稳住”候选人。当然,再怎么说,这个环节也会有合理流失率,不要强求。

最后一个节点是入职后一周的跟进。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公司都不会考核招聘人员离职率这项指标,我们不去讨论这个数据跟招聘能力的关联性,事实上也没什么可讨论的,就是看老板脑袋想不想的明白。但recruiter如果做了一周内的跟进,却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推荐人也理所当然的该做去关心一下。因为很多企业会把内推奖金分两笔发,比如入职当天、试用期通过后(第二项我觉得是扯淡,无非就是企业为了省点钱罢了,都tm入职好几个月了,离职能怪人推荐人?)。我们还是要站在不同角色的不同角度,去为他们谋利益(虽然我一直觉得利益是个贬义词)。

以上是提及到各个数据节点需要注意的事项,仅供参考。

流程方面,放一个最low的甘特图,凑合看吧。哈哈

内推攻略(内推我是这么玩的)(7)

需要的支持

内推作为公司级项目,那么一定是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有看的见的,有看不见的。除了上面提到的策略类,再提几个比较重要的支持。

  1. 雇主品牌力量:这是最底层的资源要求。只有你所在的公司足够好,你才会发自内心的去推荐朋友,甚至愿意主动找人来推荐。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公司给的内推奖金足够诱人,不过我觉得这也是所谓好公司的表现。钱多能学东西又开心,总得满足一样吧;
  2. 系统支持:内推各个动作的执行,一定是要有系统支持。比如候选人通过了面试,需要系统发出邮件提醒,人干不好这事。未来也一定是趋势;
  3. 管理者的意愿:如果是雇主品牌是做内推的动力来源,那么管理者的意愿就是内推的天花板。由上及下的推动、思维意识的认知统一,至关重要。

项目复盘与总结

项目做完之后怎么办?发个项目总结,给老板看看就完事吗?一定不是的。内推这种事,是持续性的,其实叫做活动可能更合适,相当于一次引流活动。活动之后,会暴露更多问题和细节,这是为下一次提升留下的种子。现在的所谓运营,大多是散点,没有系统化、持续性的深耕细作,谈什么百年基业?和同事闲聊,现在大家都在讲效率,其实就是在不断地压缩。明明要50岁才能取得的成就,非要压缩到35岁,那么你本来能活80岁,现在是不是也就只能活到60岁了呢?妈的,真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