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出行实为不容易,以至于很多贬官听说发配之地,作出无限惆怅的诗句,比如一个号“乐天”的江州司马。

古人为什么把路费 古代路费为什么叫(1)

之所以出行困难,其一是交通工具不发达,从长安到江州1000公里,最少要走半个月;其二是配套设施不完备,要根据驿站规划行程,风餐露宿就是真实写照;其三就是路费问题,唐代一个普通官员挣不了多少钱,别看江州司马正厅级,出门也带不了多少“盘缠”。

以至于过秦岭的时候,吟诗一首:“过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

古人为什么把路费 古代路费为什么叫(2)

盘缠二字代表何意,是怎么来的?

唐代将金、银、铜钱作为货币,截至目前,没有找到唐人使用纸币的记录。

因此,盘缠指的就是金、银、铜钱,而没有多少人能用得起金、银,多数人用的都是铜钱。

古人为什么把路费 古代路费为什么叫(3)

一千枚开元通宝串在一起叫做“一贯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俗话说“财不外露”,因此只能缠在腰间,“盘缠”二字由此而来。

古人为什么把路费 古代路费为什么叫(4)

一枚开元通宝重约4克,一千枚是4000克,但凡家里有几百两碎银子,谁能将8斤铜缠腰上?所谓腰缠万贯,那只是适用于少数人的形容词,没有银子的家庭才是多数情况。

不过,古人带钱的方式还真是脑洞大开,这可能与古代治安水平有关系,都是逼出来的,银钱数量再大一些,就得靠镖局。

古人为什么把路费 古代路费为什么叫(5)

看来,祖先们都不容易啊,与之相比,现在方便的太多了,“盘缠”二字渐渐成为历史。

一则小故事送给大家,希望您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