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认知和改善焦虑的文章时,其中引出一小段关于佛法觉悟的类比,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佛学里说的身体里的孽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佛学里说的身体里的孽障(禅佛慈悲)

佛学里说的身体里的孽障

写认知和改善焦虑的文章时,其中引出一小段关于佛法觉悟的类比。

于电光火石间,脑中数个链路相连,想通了几件关联词:

什么是禅法?什么是慈悲?什么是佛?

一个个来。

禅这个字,本身就因为字面意义的不好理解,从而天然自然东方神秘感。有人说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更有人说禅宗不是佛教的佛法。

解字的关键是一句话,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就像初学牛顿定律F=ma一下子不知道什么意思一样,只能一个个拆解F是什么意思,ma是什么意思。公式是如何推导来的(参考《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不知禅意,就从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入手。

这句话已经很好理解了,那为什么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呢。

因为人生苦短。按佛教的说法,历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那这一生还修个什么劲啊。连100天坚持做运动都做不到,谈什么生生世世的修行。不如先快活一下再说。于是,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十年佛在天边。

所以禅宗的本心,我理解有点像世间法学技艺一样,老师傅就是巨人,用巨人之力一下子把你带到生命的山顶巅峰,让你领略到生命的究竟是怎样的图景,并且让你看到从人生的山脚如何爬到山顶的清晰路径。

于是,你有了信心,你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路径。就像在世俗中,你功成名就的父母或者导师告诉你,每一步人生的阶段你该做什么,如果做到了,你就能得到相应的正反馈。该有的房子、车子、伴侣、孩子、财富等都能得到。你还不会做么?

但这个带你到山顶的方法,也不是直接告诉你就会的,也需要你自己去修。只是在每个关键节点,师傅像看烧窑一样,火候到的时候,点你一下,自然瓜熟蒂落。至此,明心见性。才知本心如何,接下去如何保任功夫,觉后自渡,至此可保自己是个自了汉了。

但这种方法是贵人法。所以说有人说禅宗是佛门中的贵族。因为此法要求修者根骨极佳,根性极利,一点就透。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功,比一辈子执念佛相反而好了许多。但负作用就是根性劣者只看禅门的不拘一格,照猫画虎,反而成了狂禅,口头禅。

历代开悟者见性时,很多类似的反应是无语凝噎,涕泪横流。为什么?因为感受到了佛陀的慈悲。

慈悲之情,并不是简单的同情、怜悯。慈悲其实是无情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无人间之小情,而成就世间之大情。

打个比喻。艾青那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就是一个印证。

对土地的热爱,让人深深地匍匐于上,沉下去,融进去。化掉了小我,和大地成为一体。大地的厚德载物之德,那厚重的情感,自然会从眼里涌出感悟生命的泪水。

所以教员说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所以大慈悲者,会乘愿再来,愿倒驾慈航。

这些感悟,让我对佛陀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佛陀真的不是神,不是超自然的存在。他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佛陀教会人们的,

是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在诞生心智获取万物之灵的能力后,面对心智的代价,即欲望、思维对情绪的巨大副作用而带来的除了生理之外的所有痛苦的不堪状况下,一种究竟的解脱之法。

人们常在欲望不足的炽烈和满足之后的空虚中循环沉沦。

佛法就是要打破这个自闭的循环,在生命的生生不息之中,感受着不变与变的互相辩证。

甚至可以用人心以他人为镜来类喻,宇宙自身若有看不清自身属性的困扰,那么诞生生命就像是一种套娃式的引以自鉴。

再说回生活。简单的本心如果用名相来阐述的话,我以为,用善良、勇气这样的词可以简单定性。而且这样的人,在经历了生活的毒打之后,若还是能坚持这样的品质对待他人。面对社会的浮躁、暴戾,仍不忘初地应对。自会遇到拨云见日的时刻。

彼时的自己,放下、自在。

就像达摩为二祖慧可安心竟后说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这,简直就是治疗焦虑的神兵利器啊。

打破二元对立圈子之后的景像,那就看诸君自力修持,不可言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