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1)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2)

哈尔滨市

松北区:2004年由道外区析置,因位于松花江(难水、涑沫江、粟末江、黑龙江、混同江、宋瓦江)哈尔滨城区段北岸得名;松花江满语名松阿里乌喇,言其大若天河也;又说系女真语松戛里的对音,意为白色;另据《中国地名辞源》:松花江为女真语,意为白江、白色的江,因女真族及其先人崇尚白色,以及江之上游水白和下游黑中泛白,故名

道里区:1923年设埠头区,因临江设码头得名;1950年改现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东铁路从松花江南岸市区通过,铁路西半部地区为道里得名

南岗区:昔称秦家岗,因今哈尔滨火车站地方有一秦姓人家居此耕种得名;1946年始设南岗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位于道里区、道外区南部,地势偏高得名;另说因在中东铁路线以南得名

道外区:1946年东傅家区、西傅家区合置,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东铁路从松花江南岸市区通过,称铁路东半部地区为道外得名

平房区:1953年始设平房区,因1934年拉滨铁路于此设平房火车站得名;另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开荒建屯称义和屯,后改称平房屯得名

香坊区:1938年始设香坊区,《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线香作坊得名;因清代嘉庆年间有河北乐亭人到此开设生产线香的作坊,简称香坊

呼兰区:1913年呼兰府改设呼兰县,2004年设区,以呼兰河(洛剌浑水、忽剌温江、胡刺温水、呼伦河、霍伦河)得名,女真语、满语忽刺温的音转;另说是满语烟囱之意;又据《中国地名辞源》:河因水色得名,是蒙古语赤(ulagun)的对音

阿城区:清宣统元年(1909)设阿城县,为是满语阿勒楚喀城的简称,为黄金之意,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城东阿勒楚喀河(今名阿什河)得名;2006年8月设区

双城区:1913年双城府改双城县,原名双城堡,据《中国地名辞源》:因辖境东南有两座金代古城得名;另据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旧有土城二,故名;2014年5月设区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3)

依兰县:1913年由依兰府改设,系满语依兰哈拉的简称,据《吉林外记》: 三姓又名依兰哈拉,意为三姓;因赫哲族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卢业勒(卢姓)三姓居住并成为此地族长而改名依兰哈喇,简称依兰

方正县:清宣统元年(1909)由大通县析置,因县城北门外有方正泡而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有湖名方正泡,其形方正故名;另说方正泡最初膀头泡,设县时曾以此作为地名,后雅化方正为县名,亦称此泡为方正泡

宾县:1913年由宾州府改设,因辽代在此筑宾州城得名,据 《郡国志》: 宾州以宾水得名

巴彦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呼兰厅改巴彦州,1913年设巴彦县,满语意为富饶的地方;另说取于旧名巴彦苏苏,巴彦蒙语、满语均为富饶之意,苏苏为满语屋子之意;另说巴彦苏苏为蒙语富饶村庄、丰富之水之意

木兰县: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县,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境内木兰达河(穆伦河)得名;木兰蒙古语为围场、吹哨引鹿、秃山、牧马场之意,又说木兰达系满语,意为围场

通河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大通县,因境内有大通河而名;1914年因与青海省大通县同名改现名

延寿县:清光绪八年(1802)设长寿县,以境内有长寿山得名;1914年因与四川省长寿县同名改同宾县,以其原属宾州厅,取其会同之意;1929年改现名,据《中国地名辞源》:以县内有蚂蜒河(蚂蚁河,满语为肘子之意)和长寿山,各取一字得名,寓延年益寿之意

尚志市:1927年设珠河县,因境内蚂蜒河产珍珠而名,或谓以地濒乌珠河故名;1946年更名尚志县,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同志的名字得名,1988年设市

五常市:1913年五常府改设五常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得名于清同治年间的五常堡,因有仁、义、礼、智、信五个城门,故名;源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4)

鸡西市

鸡冠区:1945年设城关区,1949年改第一区,1957年改现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鸡冠山得名

恒山区:1946年始设恒山区,1950年改第四区,1957年复名;因1935年据境内东西横着的北山取其“恒久、永恒”之义得名

滴道区:1946年始设滴道区,1950年改第三区,1957年复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滴道河得名;相传穆棱河的一条支流边形成一条大车道,旁边峭壁流出的水滴在车道上,因名滴道,旁边的河成为滴道河。

梨树区:清末放荒招垦形成梨树沟子屯,1925年设梨树镇,1946年设梨树镇区,1949年改第六区,1957年改现名

城子河区:1970年设城子河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以境内城子河得名,境内城山村北山坡上有一座金代古城址称古城子,山下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故名

麻山区:1947年始设麻山区,因本地山多、山上碎石多,石上均有密密麻麻的坑点,因名麻山

鸡东县:1964年设鸡东县,据《中国地名辞源》:鸡东县因地处鸡冠山东侧,故名;另说因在鸡西市东得名

虎林市:1913年虎林厅改虎林县,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境内有七虎林山和七虎林河得名,七虎林满语意为沙鸥;另说因境内的七虎林河(锡布克里河)得名,由清代称稀忽林河转音,因河水发源于七虎林山,故名

密山市:1913年密山府改设密山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境内蜂蜜山(蜂蜜山子)而名,改蜜为密;相传百年前此山森林茂密野蜂成群,岩峦上蜂蜜流淌,故称蜂蜜山;1988年设市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5)

大庆市

萨尔图区:1960年始设萨尔图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蒙古语意为月亮升起的地方,又说蒙古语意为有风的地方,含义其一是Sahjient,意思是有风的;其二是Sart,意思是有月亮;其三是Shabrt,意思是泥沼或湿地

龙凤区:1961年设龙凤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原名倍加吐,后以铁路监工李魁龙、张广凤二人名字尾字雅化成今名,取其吉祥之义

让胡路区:1974年设区,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1954年建滨洲铁路时设让胡路站,区以站名;又说因附近水泡子形状像芽葫芦(轧葫芦、亚葫芦)得名;轧葫芦泡西北端跑县城百里,南北斜长约十数里,两端水阔中间狭细如轧葫芦,故名;相传早年有一家山东人迁移到此,因水泡子其开头很象关里家的轧葫芦,故名轧葫芦泡;1954面简化为让胡路

红岗区:1960年设杏树岗区,1928年人们到此开荒,见附近土岗上长满野山杏树命名杏树岗屯;1980年改现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因红岗油田(杏树岗油田)得名;1967年4月杏树岗油田开发方案正式提出,应为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改成了红岗油田

大同区:1946年设第五区,1955年改现名,因大同镇得名

肇州县:1913年由肇州直隶厅改设,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一举击败辽兵,奠定了建国的基础,据《金史·地理志》:以太祖兵胜辽,肇基王绩于此,故名

肇源县:1935年设肇源县,县名源于驻地名称,取肇兴之源之意;另说取两肇(肇州、肇东)之本源含义;又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以金太祖完颜旻在此破辽,肇基王绩得名;1936年改郭尔罗斯后旗,1956年复名

林甸县:1917年由林甸设治局改设,旧名林家甸,故名,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旧名林家甸,由境内的大树林子和喇嘛甸子得名;相传城北三十余里昔有林姓开店称大林家店,加之四周多草甸,故设县时参照旧名避俗就雅得名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清顺治五年(1648)杜尔伯特部改设杜尔伯特旗,1946年4月太康县并入,1956年改设自治县,杜尔伯特系蒙古语四的意思,据《蒙古秘史》:成吉思汗十二世祖道布莫尔根之兄道蛙锁呼尔有4个儿子,被称为杜尔伯特氏,世代相因游牧于嫩江两岸成为杜尔伯特部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6)

伊春市

伊美区:2019年6由乌马河区局部、伊春区、美溪区合置,由伊春区与美溪区各取一字得名,伊春区因伊春市得名,另说因伊春河得名,满语意为产毛皮地方、皮毛之乡之意,另说有“一年之伊始,春天来临”之意,或谓伊春为蒙古语依逊,意为九数; 美溪区因美溪火车站得名;意为美丽的溪流,指横贯全区的汤旺河

乌翠区:2019年6月由乌马河区局部、翠峦区合置,各取一字得名;乌马河区因境内乌马河(乌敏河)得名,系满语,另说由乌漠鲁演变而来,意为湖或水泡子;一说由乌鲁木演变而来,意为荒蒿;翠峦区于驻地名,因过去森林茂密、山峦翠绿得名

友好区:因森工企业友好林业局名,1953年3月建立林业局,时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签订三周年纪念日,为纪念中苏友好得名

金林区:2019年6月由西林区、金山屯区合置,各取一字得名;西林区名源于小西林河,因盛产细鳞鱼,取其谐音得名;金山屯区原名大丰区,因有森林资源极其丰富的大丰沟得名,1983年12月因改现名,以金山屯火车站为名;金山屯源于金山土温,土温系女真语,连读音为屯,是岛屿之意,辽金时此地正对高山,三面临水,似美丽的岛屿,因名

铁力市:1915年设铁骊设治局,以其地在辽代属东京道铁骊部得名,本意是铁色之马;另据《中国地名辞源》:铁骊可能与铁矿及地形形状有关;1933年设铁骊县;1956年为更改生僻字和繁体字地名,改为铁力,1988年9月设市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7)

嘉荫县:1916年设乌云设治局,1927年设佛山设治局,1929年改设乌云县和佛山县,1947年合并为佛山县,1955年因与广东省佛山县同名改现名,因境内嘉荫河得名,满语意为桦皮船;另说嘉荫河又名佳金河,意为盛产优质的黄金

汤旺县:2019年6月又乌伊岭区和汤旺河区改设,以境内汤旺河(陶温水、托温河、陈河、屯河)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汤旺亦作土温、桃温等,为满语晨光之意;名称当与阳光的照射有关;另据《钦定盛京通志》:屯窝集国语(满语)屯,海岛也

丰林县:2019年6月原新青区、红星区、五营区合设置,以境内丰林河得名,另说以国家丰林自然保护区得名;其中原红星区以红星火车站为名,新青区因”是一片自然生态良好的原始森林,远眺诸山尽皆青翠“得名,五营区名称源于原狩猎营,过去从汤原到乌伊岭狩猎,设了不少地营子,此地为第五营故名

南岔县:2019年6月由南岔区改设,因境内南岔河得名,另说原名西南岔,以地处南岔河和汤旺河交汇处得名

大箐山县:2019年6月由带岭区和铁力市朗乡镇合置,以境内大箐山得名;其中带岭区因带岭火车站得名,车站因达里带岭山命名,满语磐石之意;朗乡镇镇名源于火车站,1945年更名捞绞,译过来是朗乡,后改为朗乡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8)

牡丹江市

东安区:1945年设新安区,因新安与西安发音接近,容易发生混淆,于1947年6月改现名

阳明区:1945年设阳明区

爱民区:1945年设金铃区,1949年现名,以境内爱民街得名

西安区:1946年设西安区,因境内西安街得名

林口县:1939年设林口县,因地处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交接的峡口地带,森林茂密,有森林之口之称,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该县因处于森林覆盖的老爷岭和完达山之交接处得名;又说因县位于老虎岭和完达山的交接口的林口镇,故名

绥芬河市:1975年设市,因位于绥芬河上游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绥芬河(率宾水、恤品河)得名,满语意为锥子;因此河系山溪性河流,水流落差极大,弯曲迂回处亦多,形如锥子故名;另说因河里生长着一种尖锐如锥的钉螺得名

海林市:1946年由宁安县析置五林县,县以五林镇名,镇因境内五林河得名;1948年五林县与新海县合置海林县,各取一字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海浪河得名,海浪又作海兰,满语意为榆树,又说县城驻地海林镇得名;1992年设市

宁安市:清康熙五年(1666)建宁古塔城,宁古塔满语意为六个,相传明末清初在海浪河新安盆地有六个兄弟居此得名,1909年绥芬厅改宁安府,1913年改宁安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此处为清代发祥地,故以宁安为名;1993年设市

穆棱市:清宣统元年(1909)设穆棱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穆棱河得名,穆棱系穆勒恩、毛怜、暮棱、摩琳、木伦、毛怜、莫力、毛憐的转音,满语为马的意思,此地古为产马之区得名,一说为牧马场;另说穆棱满语音译,意即江;1995年设市

东宁市: 1913年东宁厅改设东宁县,县沿厅名,因位于宁古塔之东得名;另据《满洲:地名考》:为了祈祷东方安宁,故名东宁;2015年设市


黑龙江各市名称的来历(黑龙江省各个县级城市地名由来)(9)

绥化市

北林区:1999年由原县级绥化市改设,清同治元年(1862)开发设镇,因地处荒原密林得名北团林子;因古时濠河(今泥河)附近有三处林子,河以北有北团林子,即今天的绥化市区,因名

望奎县:旧名双龙城、大五井子,1917年海伦县南境析置设望奎设治局,次年改设望奎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取北望(遥望)卜奎 (今齐齐哈尔,时为省城) 之意;另说奎为二十八宿之一,掌管人间文运,即期望人才辈出

兰西县: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设兰西县,据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析呼兰河西岸地置,故名;另说因县城位于呼兰河西侧而名;又说因位于呼兰府之西得名

青冈县: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设青冈县,据《中国地名辞源》:因石人冈得名,石人为金代贵族墓前所置的石仲翁,在春暖花开时冈上柞树叶青,故又名柞树冈、青冈

庆安县: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设余庆县,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原名清街,清同治元年有于清者来此占地开荒故名,置县时用于清之音,取积善余庆之意而名余庆;1914年因与贵州省余庆县同名改庆城县,1949年改今名

明水县:原名三百三,因距齐齐哈尔330里得名;1929年由明水设治局改设,因境南有明水泉(明水泉子、白花泉)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县城东南三十里有泉名叫明水泉子得名

绥棱县:1917年绥楞设治局改绥楞,因境内有绥楞阁山得名,绥棱系满语马蜂之意,因山上多蚂蜂得名;因棱与楞同音,1921年铸县印时改为绥棱,沿用至今

安达市: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安达厅,因境内有安达火车站得名;1913年改设安达县,原名谙达店,蒙古语谙达的音转,意为伙伴或朋友,据《黑龙江乡土志》:安达即谙达,本蒙古官名,地因官名;1984年设市

肇东市:1913肇东设治局改设肇东县,因地处肇州之东得名,另据《黑龙江乡土志》: 肇东县治在肇州之东,故名;1986年设市

海伦市:1913年海伦府改设海伦县,系满语开凌转音,意为水獭,可能因当地有水獭得名;另据民国 《黑龙江志稿》:地当海伦河北,故名;又说因城南河中多水獭,水獭满语的发音是开凌,谐音海伦,市以河得名;1989年设市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