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是江苏无锡人,被誉为“博学鸿儒”“文学昆仑”。妻子杨绛原名杨季康,是我国江苏无锡人,她不仅是中国现代作家,还是一名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怎么看,这两位都不像是和邻居打架斗殴的人,可这事在1972年还真就发生了。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1)

  夫妻二人都有着南方人特有的气质,对待事情不争不抢,婚后也十分和谐,但面对危险和困境,夫妻二人也会变得强硬,他们会坚守自己的原则,但绝不允许别人的侵犯。

  钱钟书对杨绛算是一见钟情,在一个聚会上钱钟书只看一眼就被杨绛身上美丽而又清新脱俗的气质所深深折服,就像他后来回忆起第一次见面时所说的:没有遇到她时,从来没有想过结婚,但遇到她之后,也从来没有后悔过结婚。

  从民国到开始的爱情经历坎坷仍未削减半分,实在是令人艳羡,相比于鲁迅和许广平不能相守白头,张兆和半生读不懂沈从文,林徽因和梁思成爱得不够专一,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实在太过纯真美好。

  成为伴侣以后,他们的夫妻生活十分和谐,但也会有争吵,他们在初到法国时,没有深入学习过法语,他们为一个读音而争辩,甚至恶语相向,最后找来了一个法国人做裁判。

  经过“鉴定”,杨绛先生的读音更加准确,结局是两人并没有很开心,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一致达成了协议: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以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2)

  此后,就算面对一件事就算对方不能理解,但他们也会相互商讨,因此争执大大减少。

  杨绛先生热爱自己的家庭,会主动负责家里的琐事,即使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杨绛先生也毫无怨言,包揽家中所有的家务,给钱钟书创造了极好的学术环境,他们的女儿钱媛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与爱护。

  钱钟书说:“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虽然夫妻二人经营好了自己的小家,但国家仍处于危难当中急需发展,就出现了“掺沙子”这一政策,把干部、知识分子队伍插入工农兵人员里面去,以达到互帮互助的效果。

  所以不可避免的事情发生了,在一九六九年的那个一个特殊时期,钱钟书一家三口被迫成了“掺沙子”的人选。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3)

  钱钟书夫妻和女儿钱瑗一家各分到一套房,他们一家人住在一起觉得十分幸福,可没想到的是自己的邻居打破了他们和谐的生活。

  一开始杨绛秉承着“远亲不如近邻”的想法,时常帮助邻居们,本以为是真心换真心,没想到他们一家人为邻居善意做下的一切,却从未得到过对方半分感激,他们甚至还变本加厉的侮辱杨绛一家。

  杨绛的女儿钱瑗原本有过一段婚姻,只可惜在婚后第三年,钱瑗的丈夫就自杀身亡了,杨绛怕女儿过度伤心,就恳请校方保密。

  他们的邻居听到了风声,一次偏偏挑他们三独自在家的时候这对小夫妻中的媳妇问钱瑗:“你男人呢?” 钱瑗说:“已经不在了!”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4)

  没成想那对邻居夫妻竟然开怀大笑,此后,他们还常常叫钱瑗“臭寡妇”,他们每次见到钱瑗,表情都耐人寻味。

  但是杨绛一家并没有计较,但矛盾的种子却已悄然埋下。

  一九七二年年十二月二日,杨绛请了一个钟点工来家帮忙洗衣服,人们都知道这是按照时间进行收费的,谁知邻居夫妻竟然想要免费享用,这毫无疑问的遭到了钱瑗拒绝。

  但邻居不依不饶,对方女人大喊一句:“你不是好人”,还指着钱媛骂:“你个臭寡妇。”,钱媛也生气了回嘴了一句,没想到对方随手一巴掌就抽在了钱瑗脸上。

  这一幕被杨绛看在眼里,即使平日里不争不抢忍气吞声,但这已经触犯了杨绛的底线,她丝毫不顾力量的悬殊,冲上前保护女儿。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5)

  对面夫妻二人竟合起伙来欺负杨绛,把她甩到了晾衣架上,争吵的声音惊动了钱钟书,见妻子受屈,钱钟书举起架子侧面的木板,冲着那家的男人劈头打去,好在对方用胳膊挡住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钱瑗找来了居委会的人员,才终止了这场争斗。

  而后许久,杨绛甚至不敢跟邻居同时间出现在共用的厨房里,毕竟冲动也只有一次。

钱钟书女儿被谁甩了个耳光(钱钟书的女儿被邻居指着鼻子骂)(6)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他们一家人经过批准终于离开了这里,而后过了近乎“三年流亡生活”,最终定居于三里河新居。

  虽然离开了伤心之地,但邻居依旧不依不饶四处告状、污蔑,以至于让杨绛忍无可忍,不得不重揭伤疤,写出了《从“掺沙子”到“流亡”》一文,才得以自证清白。

  曾经有人写大字报批判钱钟书,杨绛也像“一头母狮”一样保护着爱人。

  文人虽然不比武人般有力量,在文学中他们用文字化作刀刃拯救世人的灵魂,在生活中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家人,所以说:做人底线不可踩,文人风骨不可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