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了不少德哥(艾德史塔佛)的《单挑荒野》纪录片,颇有感悟,其中一段很意思。

回忆那些年我的学习笔记文案(学哥读书笔记的缘起)(1)

德哥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找到了一些豆荚,他利用原始的工具将豆荚打成粉,加入水形成类似豆荚的面团,然后当中加入采摘的野蓝莓做的酱汁,捏成大煎饺形状,放在火里烤熟之后,在一个物质条件极端贫乏的环境里,用智慧创造出一道美味。

学哥感兴趣的不仅仅是那个烤饼是否美味,而且联想到了这个过程很类似于一个人读书获取知识提升认知的过程。

回忆那些年我的学习笔记文案(学哥读书笔记的缘起)(2)

人的能力的天花板在于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通过大量阅读建立知识的基础,不断地思索整理,形成自己的内在的认知,将认知形成框架和体系,使用认知体系去进行实践,然后不断的调整,最终获得能力上的提升。

寻找豆荚相当于寻找合适的书本,将豆荚打成粉相当于把书的内容嚼碎咬烂,加入水和成面团相当于加入自己的理解形成认知,将面团捏和成形状相当于构建自己的认知框架和体系,放在火里烤相当于使用认知体系去进行实践,最后的美味就是人生高度的提升。

回忆那些年我的学习笔记文案(学哥读书笔记的缘起)(3)

读书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是更有意思的事情,读的过程会有很多念头忽来忽去,会有很多感悟昙花一现,如果能够记录和整理出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因此,学哥想实践这个过程,偶有所得,喜悦分享,不亦乐乎。

需要申明的一点,学哥读书都是随性而为,有时候同时看几本书,有时候读到一半失去兴趣,有时候读得浑身睡意,有时候热泪盈眶,所有的体会和感悟都带有个人的色彩,即不构成对其他人选择书本的指导,也不影响他人对书本的价值的评价,仅仅是个人的有感而发,正如佛法中的拈花一笑,各得其宜。

回忆那些年我的学习笔记文案(学哥读书笔记的缘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