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最常见表现。通常见于冠状动脉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在50%以上的患者,当体力或精神应激时,冠状动脉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心绞痛发作,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2.患者为何会得冠心病?

冠心病是多因素致病,这些因素称之为危险因素或易患因素:

(1) 年龄:冠心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进展得比较快,年龄越大,几率越高。

(2) 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1,女性绝经后患病率增高,与雌激素减少,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减少有关。

(3) 血脂: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减低独立的危险因素。

(4) 血压:血压增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60%—70%有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患冠心病比血压正常者高3—4倍。

(5) 吸烟: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而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相关。

(6)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病率比无糖尿病者高2倍,冠心病患者在糖耐量异常者也常见。

另外一个危险因素还有,体重超标(超准体重30%)、运动减少(脑力活动紧张、精神压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高动物脂肪饮食)、遗传因素等(家族中有较年轻时就患冠心病比无家族史的,患病几率大五倍)。

心脏不好牢记三种食物每天吃(冠心病)(1)

3、哪些人群容易得冠心病?

有这些危险因素的人容易得冠心病,中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另外还有,体重超标(超过体重30%)、运动量减少(脑力活动紧张、精神压力大),不良的生活方式(高热量饮食、高动物脂肪饮食)、遗传因素等(家族中有较年轻时就患冠心病比无家族史的,患病几率大五倍),此外微量元素的缺乏,性情急躁的人均容易患冠心病。

4、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早期: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仅表现为做运动平板心电图检查时有异常的ST—T改变。

也可表现为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心绞痛症状,休息后或服用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后可迅速缓解。

典型症状:

胸痛:短暂的冠脉狭窄阻塞引起的胸痛,也就是心绞痛。

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区,有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贯前胸胸,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性质:胸通常为压迫、发闷或紧缩性,,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尖锐,不像针刺或刀扎样,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地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

持续时间: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然后在3—5分钟时间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原来诱发症状的活动后缓解,舌下含用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可数天或数星期发作一次,亦可一日发作多次。

体征:平时一般无异常,心绞痛发作时常见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汗出。

5、冠心病的诱因有哪些?

诱因:发作常由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如愤怒、焦急、过度兴奋)所激发,饱食、寒冷、吸烟、心动过速、休克等也可诱发。疼痛发生于劳动或激动的当时,而不是在一天劳累之后。典型的心绞痛常在相似的条件下发生,但有时同样的劳力只在早晨,而不在下午引起心绞痛,提示与晨间痛阈较低有关。

张玉琴院长温馨提示:有冠心病的患者,要定期检查,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