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

现在入涮火锅的原料很多,可以说天上飞的,地面跑的,水中游的无所不包。如按其原料的性质可分为禽畜原料、海鲜原料、河鲜原料、干副原料、蔬菜花果原料几大类。

一、禽畜原料

家禽家畜的肉及内脏是使用最广泛的火锅原料,包括猪瘦肉、猪腰、猪肚、猪黄喉、猪肝、猪脑花、灌肠、猪大肠、猪脊髓、猪蹄筋、牛瘦肉、牛毛肚、牛肚梁、牛头皮、牛掌、牛鞭、牛舌、牛心、牛腰、牛蹄筋及羊肉、羊杂、狗肉、鸭肠、鸡鸭鹅的胗肝、鸡鸭血等,应根据它们的质地老嫩、新鲜程度、吸水量多少,以及每种原料的各自特点来选择加工方法,方能符合品质要求。

1、猪内脏及肉的加工

(1)脊髓

用砍刀轻轻在猪脊骨间接缝处剁破,将脊髓取出,置于水中用剪刀剪去外筋皮后,再剥去里层筋膜。

(2)猪脑

放在水中用手掌轻拍,使猪脑外层的血膜血筋与脑花分离,然后用牙签剔去筋膜。脊髓与脑花质极细嫩,加工时应注意保持其形态的完整。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2)

(3)猪舌

猪舌在滚水中略烫一会儿,见其舌膜变色起层时即捞入冷水中漂起,用刀刮去舌苔洗净后,煮至断生后切大片,即可入锅涮烫。

(4)猪大肠

先以矾、盐或醋擦洗去粘液,再翻过来除去肠内杂物,用水冲洗一遍,然后放入滚水锅内烫一烫捞出,剖开理去肠壁上的油筋,再用热水洗一遍,放入锅中加姜、葱、黄酒煮至火巴软后出锅,切成如小指粗、长约5厘米的条,即成火锅原料。猪大肠口感火巴软宜口,脂香浓郁,很受食客喜爱,成为火锅原料中的佳品。

(5)猪腰

撕去包裹住猪腰外层的筋膜,对剖开后片去腰臊,将净猪腰投入清水浸泡;捞出平放在菜墩上,片成比硬币略厚的大片,再投入清水中浸漂,并滴入少许白醋,吃时捞出沥去余水。这样处理加工后的猪腰白漂脆嫩口感好,且血腥味少。

(6)猪黄喉

黄喉是猪心管的软组织部分,具有久烫不绵、爽脆可口的特性,是最受欢迎的火锅涮烫原料之一。

加工时先将猪黄喉在清水中洗净浸泡约半小时,再剖开撕去内壁上的筋络,撕不下的筋络和内壁上的凸出部分,则用刀、剪除掉,使修整后的黄喉内外平整光滑。在开条改片时应顺着黄喉的纵向下刀,改成宽约2厘米、长6~7厘米的条后,用清水漂起。

如果黄喉的肉质较厚实,为使其入锅涮烫时受热均匀,还应对黄喉进行刀工处理。即先用斜刀在黄喉上按刀距0.3厘米剞至4/5的深度,再刀口交叉用直刀剞同样深度。这种荔枝花刀剞出的花纹,能使黄喉达到入锅涮烫受热均匀,成熟一致,易于上味,翻花蜷曲美观的效果。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3)

(7)猪肚

猪肚分为肚头和肚身两部分,肚头用作生烫,而肚身则作为熟烫原料。

先切下肚头,剖开,用刀剔去肚皮,修去肚头内壁上的油筋,用清水洗净,然后用直刀按刀距0.3厘米剞至肚头的4/5深度,再用刀口交叉用直刀剞同样深度,最后改成宽约1.5厘米、长约6厘米的条。这种剞成十字花刀的肚头,由于加大了受热面,因此入锅烫时能使肚头迅速成熟,吃起倍觉脆爽质细。

肚身因胃液和杂物太多,要先用醋或盐搓揉后用清水洗净,入锅稍烫一下捞出,刮洗掉残存的胃液及肚贲门上的白膜,剖开肚子剔净内壁上的油筋;放入锅中加清水、姜葱、黄酒煮至火巴软后捞出,用刀改成长约6~7厘米、宽4厘米、厚如硬币的薄片,就可直接入锅涮烫。这种“烫熟肚”口感火巴软香醇,别具滋味。

(8)猪瘦肉

猪瘦肉中的背脊、腰柳、前胛中的盖板肉、后腿的荷包肉是肉质最细嫩的四个部分,也是入烫火锅的最佳原料。加工切片时应将瘦肉上的筋络修净,然后按“横切肉片、顺切丝”的要求,刀口横对着或斜对着瘦肉的筋络,切成厚如一分硬币、宽约4厘米、长约

6厘米薄而均匀的大片。吃时加少许蛋清或水豆粉码一层薄芡入锅涮烫。另一种吃法是不码芡,直接入锅烫食,但要掌握好火候,否则老绵塞牙。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4)

(9)肉丸

将剔尽筋络的猪肉按瘦肉七成肥肉三成的比例剁成茸,然后加入适量的盐、鸡蛋、水、干细豆粉搅拌成干稠的泥状,挤成肉丸放入火锅卤汁中,以小火保持卤汁微沸,直至肉丸至熟进味即可食用。这种生烫肉丸不仅肉质细嫩、味美鲜香,还可提高火锅卤汁的鲜醇度。鸡丸、鱼丸均可仿效此法制作烫食。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5)

2、牛杂及牛肉的加工

(1)牛腰

牛腰即牛肾。牛有水牛、黄牛之分,牛腰也因牛的品种不同在质量上有差异。水牛腰个大质脆嫩,好起片,其加工的方法与猪腰相似,用平刀片法。黄牛腰内部结构呈不规则的算盘子圆形,应采用滚刀片法。即用左手将牛腰压住,右手持刀从腰子的底部进刀,片时右手向后平稳移动,而左手配合右手进刀的速度,压住牛腰,相应向后滚动,这样片出的腰片大张。厚薄均匀。腰片切不可用直刀切,否则片张小不易烫食。

(2)牛肝

牛肝要选那种新鲜光洁、无粘液、结实而有弹性的为好,其中黄褐色的沙肝最佳,褐色的铁肝次之。加工时应先剔尽牛肝上白色的筋络,否则烫熟后口感老绵。切片一般掌握在片厚0.3厘米、长5~6厘米、宽4厘米为宜。肝片切好后,需加少许鸡蛋清、水豆粉上一层薄芡,然后入锅烫食,这样才细嫩适口。如火候掌握得宜,还带有一种脆爽的口感。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6)

(3)牛筋

选色黄粗壮、无血筋腐肉、干燥质轻、无霉点者为佳,其中前腿蹄筋比后蹄筋好。

牛筋一般用水发,先把蹄筋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淹没,然后以小火慢煨细煮。煨煮中若锅内水汁稠酽,要舀去部分倒掉,再掺入清水。如此换水几次,直煮至牛筋透胀无硬芯、火巴软带韧为止。发好的牛筋改成中指粗的条,用清水浸泡。

(4)牛鞭

牛鞭是牛的雄性生殖器,以干燥质轻、色黄褐粗壮为好,牛鞭的发制方法与水发牛筋相似,所不同的是在牛鞭煮软后,要剥去外层白色的皮膜,然后剖开。刮洗净尿道中的臊味,切成约6厘米长的条,再入滚水中加姜葱、黄酒煮一会儿捞出,用清水过凉后浸漂待用。

(5)毛肚

学名重瓣胃,俗称“千层肚”。毛肚的结构分肚叶(俗称“上庄”)和肚梗(俗称“下庄”),其中肚叶为主要食用部分,是传统重庆火锅不可缺少的原料,因此人们常把重庆火锅称作毛肚火锅。

毛肚以肚叶(上庄)片张厚实质脆、肚梗(下庄)薄者为佳。有的毛肚因水浸漂或冰冻时间过长,而出现“稀皮”的现象,即用手指轻轻一搓毛肚的张叶,就被搓为二层,这种“稀皮”毛肚烫食时脆度差且有轻微的异味。毛肚以新鲜为好,但当前市场上所出售的大多是盐渍毛肚加火碱发制而成,这种水发毛肚食前需用清水漂去碱味,否则吃进肚里有一种灼胃烧心的感觉。

毛肚首先要清洗干净。清洗前用手抓住肚梗,肚叶向下使劲抖动,使隐藏在肚叶中的杂物从叶缝中抖出来,然后放入盆中翻开肚叶一张一张用水清洗干净,另换水又清洗二至三次,直至水清无异味为止。

根据整牛肚的大小,并考虑到吃客食用方便,将牛肚分割成7~8厘米阔的长段,然后左手抓牢肚梗,右手抓住一张肚叶与肚梗连接处的一端,顺着筋络轻轻用力撕下,依法将全部肚叶取下。

起片时应尽量保持叶片大张完整,切不可撕碎了。余下的肚梗再横竖剞上“花刀”,再斜刀切成大片,用少许食碱腌码10余分钟后,以清水冲漂去碱味,这样入锅烫食就比较脆爽了。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7)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8)

(6)牛肚梁

牛肚梁是牛大肚中横着长的一绺肚梗,煮火巴后烫食火巴软入味,柔糯略韧,历来是烫火锅的上等原料。牛肚梁以宽阔厚实为佳。

牛肚梁的加工方法是先将肚梁取下,平放在菜墩上,左手将牛肚梁压牢,右手持刀切下,但不可切断,然后用反斜刀徐徐铲去肚梁上的老筋筋(俗称“板筋”)。剔去肚梁上一面板筋后,再以同样方法铲去另一面板筋,以剞肚头的方法在净牛肚梁上剞十字花刀。下入沸水锅中略煮一会儿捞出,入锅另换清水,下姜葱以中火煮至火巴透后,捞出晾冷用正斜刀切成厚约半厘米的大片,吃时下锅煮烫。

(7)牛肉

牛肉烫食火锅以黄牛肉为最佳,就其部位来讲以牛腿中的“和尚头”(即后腿中那块形如圆筒的瘦肉,也称红包肉、兔蛋肉)、前胛(腿)中的梅子头(位于前胛上一块厚实呈方形的瘦肉)及里脊肉、腰柳肉为最好。这些部位的瘦肉是筋少质嫩,易于至熟,最适宜于涮烫。

牛肉片与毛肚、黄喉加工方法与猪肉片相似,只是要求肉片更大而且薄一些。在码味时也应用鸡蛋清和水豆粉码一层糊芡,但码芡上浆不应太浓,防煳锅浑汤。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9)

3、羊肉、羊杂

羊肉火锅是近年才时兴的一个新的火锅品种,它的肉及内脏杂碎加工方法都有别于猪、牛肉。猪、牛用于涮烫的均是去皮去骨的净瘦肉,而羊肉却是用肥瘦相间的带皮肉;其他家畜的内脏大多以生料加工涮烫,而羊杂却要经过除膻煮熟后作为原料入锅。现就羊肉、羊杂的加工方法作简要介绍。

(1)羊肉

将羊宰杀后取出内脏,用沸水淋烫羊身,烫至羊的毛孔松弛时刨去羊毛,再用火燎去残毛刮洗干净。剁下羊头劈成两半,羊蹄剁去蹄壳,羊身开边后去骨分割成大块,以上各料用清水浸漂(夏天1小时,冬季4小时)。

(2)羊杂

羊肠内外翻洗干净;羊肚在八成水温(85℃~90℃)中浸烫后,刮去羊肚内的黑皮,再揉洗白净;羊肾羊睾均用沸水略烫后撕去外膜;羊脑花剔去筋络血膜用水漂洗;羊腰剖开后片去腰臊,用清水漂起(用作生烫);羊肺用水反复灌洗冲去余血泡沫;头蹄先用火燎去残毛,再反复刮洗干净。

将羊肉、头蹄、心舌、肚肠、肺等放入开水锅中汆一水捞出,另换锅依次放入头蹄、肉、心舌、肚肠、肺等,然后注入清水(以淹没原料三指深为宜),下姜块、葱结、花椒(用纱布裹好)、草果、砂仁、豆蔻等,用旺火炖开撇尽浮沫,烹入黄酒,加盖以中火焖煮至火巴软过熟后捞出,分别晾凉后切片(块),即成羊肉火锅原料。

4、家禽

用作火锅原料的家禽,其实不是它们肥腴味美的肉,而是肚中的肫肝和肠子,这类“下水”口感滑润脆爽,烫食别有风味。

(1)鸭(鹅)肠

以新鲜、肠身厚、无透明感的鸭肠为好。用竹刀将鸭肠理剖,抹去肠内的粪屎污物,用水先粗略地清洗一次,然后下盐搓揉去肠上的粘液,再用清水换洗几次,直至粘液全无,不粘手,咸味褪尽为止。把洗好的鸭肠平放在木板或菜墩上,用竹筷的筷头或小刀刮去附在肠壁上的油脂,刮时用力要均匀,不可用力太猛。最后将刮洗净的鸭肠在清水中漂洗一遍后,用刀改成约20厘米长的节即可。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0)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1)

(2)鸭肫(鹅肫)

即鸭鹅的胃部,因其色泽红艳,人们又为它起了个动听的名字叫“橘红”。鸭肫应以个大肉厚实、色泽鲜红、无异味者为佳。

鸭肫的加工方法是先将其对剖开,冲洗掉胃中的残渣污秽,再将胃壁上附着那层黄色的壳(俗称鸭内金)剥离掉,用刀修去肫上两侧白色的筋膜,片去底部起皱白色的硬膜,最后用十字花刀将鸭肫剞成鸡冠形或菊花状,用清水稍漂,沥干水分即可烫食。

二、海鲜原料

用于火锅的海味原料有海参、鱿鱼、墨鱼、鱼肚、鲜贝、大虾、基围虾、海蟹、带鱼、马面鱼、海带、海蜇、海白菜等。海味品的发制要根据原料的质地是干制品还是冻鲜品来决定。

1、海参

海参属棘皮动物,营养丰富,有“海中人参”之说。中医认为,海参味甘咸性温,有补肾、补血、润燥、滑肠的功效。海参的品种很多,根据参体有刺或无刺分为有刺参和无刺参。梅花参、方刺参、灰刺参属有刺参;像乌虫参、乌狗参、靴参(海茄参)、白石参属无刺参。

海参均是干制品,还须经过发制加工才能成为入涮的原料。

根据海参有刺或无刺可总结为有刺参直接用热水发;无刺参应先火燎后再用热水发。视海参质量和数量采取不同发制方法。

若大量发海参(有刺参),应先将海参入锅加进冷水淹没,然后逐步加热,用小火慢煮,直煮至参体发软后捞出,剖肚去内脏,冲洗净肚内的沙子,另换清水烧开移至小火,煨煮至海参无硬芯,参体膨胀成圆筒形,挺直而有弹性,色泽光亮半透明为止。

无刺参需用红火烧煳硬皮,放入热水浸泡后,用小刀刮洗净外表的黑皮,其后的发制方法与上相同。

在发制过程中,要注意海参大小不等,应注意随时将已发软的海参挑出,做到随软随挑,未发涨的海参应继续涨发。

入锅前,如参肉厚实肥大可开成厚约0.5厘米的片;若是个小体薄的小海参只需对剖就行。海参本是无味之物,下入锅中可煮久些,直至火巴糯入味。

2、鱿鱼(墨鱼)干

鱿鱼是海产“八珍”之一,被公认为海产补品、席上佳肴。市场出售的鱿鱼干还需经过发制加工,才能成为火锅原料。

鱿鱼干的发制方法以碱发为主。发制前将鱿鱼干用温水浸泡软后,每500克鱿鱼干加食碱60克淹渍几小时后,冲入烧开的滚水加盖捂一夜,然后滗去原水,另加食碱约30~40克腌渍几小时,再冲入85℃的热水加盖捂焖。待冷却后依前法加碱捂闷,直至鱿鱼干充分吸水伸板,鱼体胀透发白,滑爽软嫩为止。发透的鱿鱼干改块,用温开水过二次褪去碱味即可食用。

墨鱼干体厚有骨,发制时需先将骨头和表皮膜撕去,用80℃的热水浸泡10小时,待鱼体发软后捞出,把身首分开,并将墨鱼身加食碱100克,墨鱼头加食碱60克码转(腌渍)一夜,然后冲入沸水加盖捂闷。其后的发制方法与鱿鱼干相似。

发好的鱿鱼(墨鱼)如一次不能吃完,可用温开水加适量碱将鱿鱼浸泡起,放入冰柜中保存。发制墨鱼不能沾盐,否则会使发制好的墨鱼脱水萎缩,质地老绵。

3、冻墨鱼

加工时将冻墨鱼头、身分开,除去鱼骨,把椭圆形鱼体中的墨鱼乌汁挤出,再以清水冲净,撕去筋膜,加入少许生粉(面粉)搓揉后,用水淘洗去粉质至色白洁净,用刀将鱼身改成4~5厘米大的块后,即成火锅原料。冻鲜鱿的加工方法与此相似,但更简单。

4、鱼肚

鱼肚是用海鱼的鳔(内肚)加工制成的干制品,常见的有鳘肚、黄鱼肚、胱肚等。

鱼肚主要用油发和水发。油发鱼肚先要视鱼肚的大小厚薄。

体大质厚者先下入油锅中以低温油浸泡2~3小时,待其变软后捞出改成小块,再放入油锅中逐渐升温,并上下翻动使鱼肚块受热均匀,直至涨大发透。质薄体小的鱼肚下温油锅,逐步升温加热,见鱼肚开始膨胀,再上下翻动使其受热均匀里外发透。油发透的鱼肚色泽淡黄均匀,一掰即断,断面多微孔如海绵状。发好的鱼肚待冷透后加温水浸软,再加少许食碱或洗涤剂轻轻擦洗,使之吐尽油分,另换1~2次清水褪去腥味和碱味,即可改块作为火锅的原料。

油发鱼肚的关键是恰当掌握火候和油温,切忌性急用旺火沸油,过火易使鱼肚外焦里不透。

水发宜用质厚块大的鱼肚。用清水先将鱼肚浸泡数小时捞出,放入焖罐中加冷水烧沸,即改用小火煨,水温保持在60~70℃。

煨时要多换几次水,每次换水时都要将鱼肚捞出用冷水洗后再煨煮,这样能使鱼肚缓缓涨发,水分逐渐渗透入内。水发好的鱼肚滑而不粘,有弹性。水发鱼肚时加入少许醋精(白醋),既能使鱼肚增白,又能去腥助涨发。发鱼肚过火易糊软成羹;火候不到则外软内僵硬,因此发制时应严格掌握火候,时时检查。

油发的鱼肚柔软松泡,易于入味灌浆;水发的鱼肚软嫩滑爽,但它们都是清汤火锅的上等原料。

5、鲜贝

在市场上出售的鲜贝多为冻制品,食用前须用水解冻后捞出,用手轻轻挤压一下,再放入碗内加鸡蛋清、生粉或干细豆粉拌匀,投入锅中烫至断生即可入口。鲜贝作为火锅原料,主要用于海鲜火锅和清汤火锅。

6、虾

用于火锅原料的虾主要是大虾和基围虾。大虾只须将虾须剪去洗净,整齐摆入盘中即可上桌。基围虾买回后需用净水养一下,以去其泥腥气。

另外一种是冻虾,买时首先应注意虾的壳色是否光亮新鲜。

一般雌虾是青白色,雄虾为蛋黄色,如果虾壳发黑变暗即质量不好。其次要注意虾是否形体完整,若虾易掉头掉尾,即说明已严重失鲜,不能食用。虾作为火锅原料既可用作清汤也可用作红汤,如涮烫火候得宜,其味鲜美,虾肉脆爽回甜。

7、海蟹

常用作火锅原料的海蟹有三疣梭子蟹、广东的青蟹(肉蟹)等。选活蟹时主要看鳃门,若吐白沫、鳃门开即将死之象。鲜活的蟹应是壳青腹白,大腿(螯)结实发硬,如将其背朝下能很快翻转过来。蟹的肥瘦可看后腿壳边和后腿胸盖的接缝处(俗称“顶壳”)的裂缝大小,缝大则肥,缝小则瘦。经冰冻包装的蟹主要看是否个大体肥,螯足粗壮,壳色新鲜。

蟹的洗杀处理,一是用剪刀戳进脐上胃部杀死,或用刀从壳缝中将壳撬开,再摘去鳃,用清水冲洗尽肠胃泥沙后,一只蟹身改成4至6块,螯以刀轻轻拍破,然后在盘中拼摆成原形即可上桌。

8、冻海鱼

海里的鱼有多种,有带鱼、马面鱼、鲳鱼等。冻鱼都要解冻,再根据不同的鱼来处理。

带鱼先用刀或钢丝球刮去细小的鱼鳞,去鳃剖腹,掏去肚肠洗净,剁成5厘米大的块即成。

马面鱼先剥去外层的黑色鱼皮,然后去头去内脏,去鳍,用水洗净,大者可剁为2~3块,小者整鱼入锅。

冻海鱼一般肉质都较紧实、味道也较鲜美,作为火锅原料具有耐煮增鲜的作用,因此很受欢迎。

9、海带

选那种叶长而宽、色褐绿富光泽、泥沙杂质少的海带为好。

加工时应先将海带泡软,擦去表面的泥沙杂质,用水清洗切成长约5厘米的块,然后入锅加水,下少许醋煮至软涨,再用清水浸漂起。入锅煮至入味后食用。

10、海白菜

海白菜是海藻的干制品,以片大纯干、色碧绿、泥沙杂质少为上品。它的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只需用凉水发涨,除去根部石块,再以清水洗净,切成条或块即可。

另外,能作为常用火锅原料的海味制品还有海蜇丝、虾丸、蟹柳等,但这些原料都是能入锅即食的海产品,其选择加工方法就不一一介绍了。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2)

11、小海鲜

包括带子、青口、扇贝、文蛤、蛏子皇、鲍鱼、小象拔蚌等属于贝壳类的海鲜原料。由于这些原料形体小,故被称作小海鲜。这些贝类的海鲜原料肉质嫩脆、味道鲜美,是海鲜火锅中的主要涮烫原料。鉴别小海鲜是否鲜活的一般方法是:闭壳为鲜活小海鲜,壳张开则是死的需除掉。

小海鲜的加工方法是吃前需用清水喂养1~2天,再刷净壳上泥沙入锅煮烫。也可用小刀从壳的缝隙中剖开成两爿,去净肚肠洗净,将肉附在壳内两爿上,再入锅煮食。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3)

三、河鲜原料

河鲜泛指江河湖泊、堰塘水库野生或人工饲养的淡水鱼、虾、鳖、鳗等。入烫火锅的鱼分有鳞鱼和无鳞鱼。有鳞鱼包括草鱼(鲩鱼)、花鲢、白鲢、鲤鱼、罗非鱼(非洲鲫鱼)、岩鲤、青鲅、鲫鱼、桂鱼等;无鳞鱼包括江团、鳗鱼(青鳝)、黄腊丁等。无论何种鱼都以鱼体光洁发亮、无粘液、鱼鳃鲜红、肉有弹性为好。

有鳞鱼的加工应先去鳞、去腮,再剖腹洗取内脏,清洗时要把鱼腹内壁上那层黑色的薄膜刮洗掉,然后顺着鱼刺下刀改成条或块,这样便于烫食者进食和吐掉鱼刺。

川江中出产的水咪子(圆口铜鱼)虽然属于有鳞鱼,但它的鱼甲(鳞)一经烹制加热后,就变得又软又滋糯,非常好吃。所以对水咪子这种鱼无需去鳞。

花鲢又称鳙鱼,它的鱼头异常肥腴鲜嫩,将花鲢鱼头剁成大块做鱼头火锅,别有风味。

1、鲫鱼

鲫鱼肉质极嫩,鲜醇度高,是涮烫火锅的上等原料。选择鲫鱼应以每尾体重在50克至100克之间的鲜活品为佳。鲫鱼买回后应先用清水净养,使用时快速去鳞除鳃,以一食用小鱼叉或削尖的竹筷从鱼嘴中穿入至鱼尾,然后放入滚沸的火锅卤汁中涮烫。

2、桂鱼

桂鱼学名鳜鱼,川人称它母猪壳。桂鱼肉质丰厚坚实,味道鲜美,是鱼中上品,但鱼刺有毒。加工时先用刀背或木槌将鱼击昏,剖腹去内脏、去鳃,再剪去背、腹的鱼刺(鳍)后冲洗干净,改成块或条入锅烫煮。桂鱼有细小的鳞甲,鱼皮较厚实,但一经烹煮至熟,其鱼皮软糯入味,异常可口。

无鳞鱼中的江团、鳗鱼(青鳝)、鲶鱼(鲶巴郎)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去鳃、剖腹取内脏,然后用80℃的温开水将鱼皮淋烫一下,刮洗去鱼身上的粘涎和附着的泥沙,再清洗干净后,改成约5厘米宽的条或块,即成火锅的原料。这些无鳞鱼均脂腴肉嫩少细刺,是江河中的名贵鱼种。

3、黄腊丁

是重庆火锅的传统原料之一。黄腊丁少刺多脂,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加工方法较简单,只需剖腹去内脏后,以食用鱼叉或竹筷从嘴至尾穿起即可入锅烫食。

4、鳝鱼

又叫黄鳝,属无鳞鱼类。选择鳝鱼应以鲜活,粗如中指为佳。

鳝鱼的加工方法是用手紧攥住鱼身,以鳝鱼头猛击硬物,令其昏死后,用一锋利的铁锥将鱼头钉在木板上,左手捏住鱼尾把鱼身拉直,右手持小刀从鱼颈处进刀,然后用平刀法顺着背脊将鳝鱼剖开,再剔去鱼肚鱼骨,弃头尾,将鱼身剁成长约6厘米的段即可。由于这种现宰的鳝鱼片带着鲜红淋淋的血,又称“血片”。入锅前可加少许盐与鳝片,揉搓后再以清水冲洗,即可除去淤血。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4)

5、青鳝

亦名白鳝、河鳗,肉极细嫩鲜美,且肥腴滋润,既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又是火锅原料中的名贵鱼种。青鳝体多粘液,捉时很滑手,因此宰杀时最好手持一布帕攥住青鳝,猛向地上摔打头部,使其昏死后去鳃、剖腹取出内脏;也可用一长竹竿或铁丝从鳃部插入,绞出鱼腹中的肠、肝内脏,并以85℃的滚水淋烫鱼身,刮去多余的粘液黑膜,再切成约2厘米的短节即可。若要烹制以青鳝为主的滋补名贵火锅,则需在鳝背上切成长约1.5厘米、脊骨断开但腹部相连的环形节即成。

6、鱼鳅

又名泥鳅,以鲜活精蹦,条粗肉多的为好。加工前将鱼鳅放在清水盆中,滴入几滴菜油,喂养1~2天后,让其将体内的污泥腥味排出,用剪刀剪去头部,剖腹去内脏(注意不可将苦胆戳破,以免有苦味)。然后将剖杀的鱼鳅略为冲洗,沥去淤血余水即可入锅烫食。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5)

7、甲鱼

学名鳖,又名水鱼、脚鱼,是一种具滋补作用的名贵水产品。

选购时将甲鱼翻转过来,使它腹部朝上,如果能很快翻过面来重新爬行,即为体健甲鱼。从季节上讲,以每年二三月份的“菜花甲鱼”和8月份的“桂花甲鱼”最为肥美。甲鱼是名贵滋补火锅的主料,以烹制清汤为主。

8、牛蛙

是一种引进的人工饲养食用蛙。加工时将牛蛙按住,在颈部横抹一刀破皮后,顺势反剐把蛙皮褪下,然后剖腹去内脏,剁去头及脚上的蹼,粗略地用水清洗一下,将牛蛙前肢、后腿剁成几大块即成。牛蛙皮可用盐、白酒搓揉后,再用水清洗干净改刀入锅煮食,口感软柔粘糯别有风味。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6)

四、干副原料

这类火锅原料常用的有地耳、木耳、腐竹、冬菇、玉兰片、苕粉(红薯粉条)、粉条(丝)等。干菜干副原料均用水泡洗发制,但因各种原料质地不同,在具体发制中须掌握好其中的诀窍,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7)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8)

1、黑木耳

用于火锅原料的是粗木耳,又称云南牛皮木耳。这种木耳朵形特大,耳瓣粗厚,一经涨发好后入锅涮烫,软中带脆,口感特别好,因此重庆人又称它为“火锅木耳”。

粗木耳泥沙重,应先用水泡软,再加少许盐轻轻搓揉,以褪去耳瓣上的细沙,然后用钢丝球逐朵擦洗,放入清水中淘洗净,撕成大片即可入锅。

2、腐竹

又称腐衣,是豆浆烧沸后上面浮凝的薄膜干制而成。以色泽淡黄、半透明而油亮、手感柔韧为上品。它口感柔韧细嫩,且易于着味,因是素食,有解腻的作用,令人胃口大开。

腐竹泡发简单,关键是除去其中涩口的豆腥味。发制时先用温水泡软泡涨后,再用清水漂一次就行,吃时切成面片宽的条状即成。

3、冬菇

又称香菌,有菌中皇后之美誉。发制干香菇须先用温水泡软后,再放入较宽大的盆中加清水淘洗,注意洗去菌褶中的泥沙,然后剪去菌柄,放入锅中另添清水,下姜块、葱结、黄酒、生鸡油(用猪筒子骨或色拉油也可)同煮,直煮至香菌泡涨、油润光亮时捞出,用原汁澄清后保养。以这种方法发制的香菇口感滋润柔嫩,鲜香醇厚,特别适宜做清汤类火锅的原料。

4、苕粉(红薯粉条)

苕粉是重庆火锅的特有原料,口感滑润柔软特别好吃,因此很受火锅迷的欢迎。苕粉以色淡褐、手感光滑、柔韧性好为佳。苕粉千万不可先用凉水泡发,应先将苕粉清去杂质,放入一宽大的盆中,然后将沸水(90℃以上)冲入,把苕粉淹没加盖捂住,待水凉后另换清水漂起即可(粉丝的水温略低一些,捂的时间可短一些)。这样发制的苕粉不粉烂,下锅不浑汤,口感也较好。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19)

5、玉兰片

玉兰片就是干的冬笋片,脆嫩可口,为火锅素菜中的上品。玉兰片在干制时用硫磺熏过,因此须先用淘米水泡软(一则去异味,二来可增白),然后切成片,再放入锅中加水汆一次,使干制的冬笋片吸水还原变得软脆,同时也彻底汆掉竹笋中的涩味。

6、黑竹笋

盛产于贵州赤水一带,竹笋通身黑色,肉质脆嫩清香。市面上多为黑竹笋干,它的发制工序较为复杂。笋干需用清水漂泡2~3天至软后,再放入高压锅中加猪板油、香料、姜葱等压软后透水,经改刀后入烹。它是制作黑竹笋香鸡的主要原料。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20)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21)

五、蔬菜花果原料

蔬菜花果是火锅原料中的另一大类,它不仅带给人们清新自然的风味,还能丰富食者的口感,供给多种维生素和营养素,起到平衡膳食的作用。蔬菜花果原料种类繁多,有大葱、蒜苗、菠菜、萝卜、冬瓜、丝瓜、黄秧白、莲花白、豌豆尖、荷兰豆、莲藕、莴笋、芫荽、番茄、花椰菜、西兰花、鲜菊花、鲜腊梅、鲜冬笋、鲜春笋、茭白、黄豆芽、鲜黄花、平菇、蘑菇、金针菇等等。蔬菜花果原料虽然品种多而杂,但加工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现就一些常用于火锅原料的蔬菜,简介其加工方法:

1、藕、土豆

这是两种含淀粉质很重的根茎类蔬菜,作为火锅原料需褪去其中部分淀粉质。加工时需先削去皮,再切成约0.5厘米厚的片,然后放入水中冲漂一会,捞出沥去余水即成。经过这样处理的藕和土豆,入口不糊不腻,清脆爽口。

2、花椰菜、西兰花

花椰菜俗称花菜,以花球肥大坚实、质地脆嫩为佳。作为火锅原料具有入汤至熟快、清鲜嫩脆、吃口好的特点。其加工方法是将花球掰成3厘米大小的均匀小朵,并撕去花球下的老皮筋后,洗净即可。

3、鲜冬笋、春笋、茭白

这几种原料具有清脆可口的特点,是火锅素菜原料中的上乘佳品,它们的加工方法是先剥壳,再切成长约6厘米、厚约0.4厘米的长片,然后入沸水中汆一下捞出,用清水漂凉后即可。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22)

4、冬瓜、丝瓜

作为火锅原料冬瓜具有火巴软入味的特点;丝瓜则柔嫩滑口,二者各有千秋。近年由重庆引发的“火锅热”中,成为火锅素食原料中的“新主角”。二者加工方法大体相似,首先要刨皮,但要保持附在瓜肉上的一层浅绿色,其后去瓤去籽,冬瓜切成厚约0.8

厘米的块,丝瓜切成约7厘米的条。它们一般都采取入锅“生烫”,以保持其清鲜自然的风味,但冬瓜也可入锅焯一水后熟烫,这样可缩短涮烫至熟的时间。

重庆火锅配料大全图解(火锅食材及加工)(23)

5、大葱、蒜苗

具有辛香软嫩,易于上味的特点,大葱、蒜苗内所含的挥发性芳香物质,又能起到除腥增香的调味作用。烫食火锅的大葱、蒜苗以那种粗如小拇指、茎白叶绿者为好(大葱中的黄葱尤佳)。加工时只需削掉葱、蒜苗的须头,摘掉败叶洗净,切成约7厘米长的段即成。

6、豌豆苗

俗称豌豆尖,又名龙须菜。加工时只须掐下豌豆苗顶端的细嫩部分,洗净后沥去余水即可。食用时只须入锅略烫一下,否则将失去其清香和柔嫩的风味口感。

7、芫荽

又名香菜,其性味温辛,可避腥膻,在火锅中既可把它作为调味的香料,又可将它作为一种单独的火锅原料涮烫。芫荽其质纤细柔嫩,不可在锅中久烫,食法与烫食豌豆苗一样,只能烫至芫荽“塌秧”断生为止,方能保留其芳香细嫩的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