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阳明心学传遍大江南北,有很多阳明先生的名言名句在坊间流传,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句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被很多文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有说这是阳明心学的最高学问,是阳明先生成功的八字真言等等,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王阳明三个最精辟的名言?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王阳明三个最精辟的名言(王阳明没有说过)

王阳明三个最精辟的名言

当下,阳明心学传遍大江南北,有很多阳明先生的名言名句在坊间流传,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句就是“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八个被很多文章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有说这是阳明心学的最高学问,是阳明先生成功的八字真言等等。

但实际上,阳明先生并没有说过这句话,这八个字是后人替王阳明杜撰的。较早版本可能来自于《明朝一哥-王阳明》一书,而且作者写的原文是“此心不动,随机而行”。

原文是这样的:“总共七八万号人把吉安围了个水泄不通,王阳明却不见了踪影。伍文定拖不起,赶紧找到王阳明,问他怎么不发兵。阳明笑着说,时机未到。伍文定着急道,现在大家士气高涨,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王阳明只淡淡地说,此心不动,随机而行,此为兵法最高奥义”。

不得不说,作者描述得相当生动,感情也十分饱满,因为这毕竟是小说创作,某种程度上倒也可以理解。随后其他人继续发挥出了“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并流传开来。

实际上,“不动心”或“此心不动”的描述,在《王阳明全集》(包含《传习录》)中,只在三次对话中出现过。

前两次是来自《传习录》,是王阳明在解释当年孟子和告子对于“不动心”的讨论,属于学术问题,在此就不在赘述。

第三次,来自于阳明大弟子钱德洪写的《征宸濠反间遗事》一文,文中引用阳明先生谈到不动心的话。

据该文记载,平定宁王后,钱德洪问阳明先生:“用兵打仗,有什么方法?”阳明先生回答:“用兵哪有什么方法,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就是方法。”有其他学生继续问到:“如何养得此心不动呢?”阳明先生说:“这种事想想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平时做功夫。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

由此可见,王阳明只说过“此心不动”,并没有说过“随机而动”。

坊间很多文章对“此心不动”也进行了很多解释,但往往也差强人意,牵强附会,与阳明先生的本意也相去甚远。下面列举两个常见的解释:

常见解释一:

此心不动,就是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不受干扰,保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

这个解释乍一看,有一定的道理,但深究起来,是有漏洞的。通过阳明先生回答弟子陆澄的提问时,可以看出这个解释的漏洞在哪里。

《传习录》记载,陆澄问:“主一之功,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客,则一心在接客上。可以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好货则一心在好货上。可以为主一乎?是所谓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专主一个天理”。

白话文的意思就是,陆澄问:“主一的功夫,例如读书,则一心在读书上,接待宾客,则一心在接待宾客上,可以称为主一吗?”

阳明先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来了个反问:“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则一心在贪财上,可以称为主一吗?这是追逐外物,并非主一,主一是专主在一个天理。”

陆澄对主一的理解就是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地做好一件事。读书则一心一意读书,接待客人则一心一意接待客人,人在心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可以说陆澄的发问水平已经很高了。

不过,陆澄的对主一的理解还是有漏洞,如果主一对象是负面的,如好色则一心好色,贪婪则一心贪婪,偷盗则一心偷盗,骂人则一心骂人。这样对主一的理解,或者简单理解为要不受外界影响,时刻保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是有失偏颇的。

常见解释二:

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我们的心理活动会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会一直在想象、思考、行动,心从来没有留下片刻空闲,时时处于妄动和妄念之中。而只有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停顿下来,我们的心才能感应到或“照”到世界的真实存在。

如此等等。

这类解释往往是从佛家角度或者道家角度去解释,但解释的人往往又并不是十分精通佛家、道家思想,常常解释的云里雾里,玄之又玄,缺乏说服力。

比如此时就有人会问了:人怎能没有心理活动,没有心理活动,那不就是死人了吗?面对这类提问,解答者最后往往就是一句“悟性不到、或因缘未到”,给草草打发了。

那么,阳明先生说得“不动心”或者“此心不动”究竟是什么含义呢?

我们先讲阳明先生的一个故事来说明。

阳明先生一生跌宕起伏,遇到很多事情,但最惊险的应该算是平定宁王之乱了。我们知道,在战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很多,但对双方的指挥官而言,在关键时刻,谁能更沉稳,更有定力,往往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个并不难理解,两军对阵,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最后比拼就是谁的信念、意志更坚定。

1519年六月,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奉圣旨去福建平定一场小兵变。当他乘船走到江西丰城界时,突然传来消息,在南昌城中的宁王朱宸濠造反了。当时他的手下就劝他,王大人啊,还是算了,宁王是当今皇帝的亲叔叔,他可不比那些山贼土匪,人家精兵十几万,手下精英辈出,中央政府里又有他的内鬼。可您手中现在只有一批民兵,怎么和人家打,而且整个江西都没有人敢和他作对。另外,您是奉旨去福建的,您假装不知道他造反这件事不就得了吗?

还有幕僚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您是奉旨去福建,如果跑回南昌和朱宸濠打架,先不说赢的可能性很小,即使赢了,您也是在违抗圣旨。您可是南赣巡抚,是有兵权的,这样违抗圣旨,就不怕以后皇帝猜忌您吗?那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但王阳明说,朱宸濠造反的后果远大于福建那个兵变,他若造反,无论是北往,还是西去,整个大江南北必将生灵涂炭。拯救万民于水火,不让百姓受罪,这不仅是一个臣子的使命,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使命,现在形势紧急,重新获取圣旨已经来不及,我不能为了遵从圣旨、考虑个人安危而放弃了自己的使命。

在王阳明和朱宸濠的对峙中,朱宸濠的实力是远大于王阳明的,为什么最后王阳明能胜出,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王阳明“不动心”,朱宸濠却“处处动心”。

我们来看两人在江西斗法, 王阳明的所有计策都是紧密围绕“平乱”这一件事展开,没有夹杂什么私意。 所以他的计策简单有效, 他的内心没有包袱。他既没有为人臣子的包袱,也没有个人安危的包袱。他只从良知出发,只关心每一个决策是否有助于平乱。

反观宁王朱宸濠,他的包袱可就多了:对身边人的怀疑, 对南昌家产的眷恋, 对不吉利天象的恐惧,对王阳明引诱劝服的迟疑等等。一个人要做事,却有这么多的干扰项,而且每一项都被自己的情绪放大,最终他失去控制,一败涂地。

再讲一个平定宁王叛乱中,王阳明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的故事,有点类似《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巧借蒋干之计。

平定宁王叛乱时,王阳明让人伪造了答复宁王手下重要幕僚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同时伪造了宁王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派人去找平时与宁王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宁王手里,成功的离间了宁王和李士实、刘养正的关系。

当时,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地方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

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王阳明深知,宁王是一个疑心重的人,疑心重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

那么,如何才能达到“遇事能此心不动”地修养境界呢?

对这个问题,王阳明给弟子开出的方子是“关键在于平时做功夫。若人真肯在良知上用功,时时精明,不蔽于欲,自能临事不动。”

意思就是我们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念头放在天理、良知上,时时警醒自己,不要让私欲遮蔽了良知,假以时日,自然就能做到“遇事不动心”,做到临危不乱,正所谓每逢大事有静气。

举个王阳明年轻时修行“不动心”的例子。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不幸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或欣喜若狂,或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有人来安慰他,王阳明却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文天祥曾说:时穷节乃现。艰难困苦时,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之时。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临危不乱的心性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我们再重温一次阳明先生对陆澄的回答:“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则一心在贪财上,可以称为主一吗?这是追逐外物,并非主一,主一是专主在一个天理。”

阳明先生说陆澄对主一的理解,只是在追逐身外的事事物物,不能说是主一,主一是专主在一个天理。天理即是良知,主一也就是专主在一个良知,所以,主一也就是致良知。

综上所述,阳明先生只说过“此心不动”,并没有说过“随机而动、随机而行,或随心而动等”。

阳明先生所说的“此心不动”,本意就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心念放在天理、良知上,时时警醒自己,无论是起念、还是行事,都要以天理和良知为根本准则。

喜欢我的文章,请转发,并点击关注,阅读更多精彩文章。

原创不易,欢迎转载!

我的自媒体:道简视野;

THE END,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