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1)

这位许昌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百味中原

文‖贾凤翔

1

2010年12月22日——河南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我来到许昌县长村张村,寻寻觅觅,找到村东南一片空地,久久伫立,忘记了自己是在凛冽的寒风中。

我的眼前幻化出100年前的瓜棚——它应是由这个村里最常见的杨树或榆树构成,许是小碗口粗细的树,树干不必直,这块地的主人张永炎把它们出掉,从别处运来,不剥树皮,用草绳捆绑成架子,十分朴拙。瓜蔓爬满瓜棚,一片绿意。

2

1911年8月,中国同盟会河南支部主要成员张钟端奉孙中山先生之命,自日返华参加推翻清廷的革命行动。

张钟端回到长村张老家,把村人召集到这个瓜棚下,宣传推翻封建专制、废除君主立宪的道理,号召父老乡亲起来革命。为表明革命决心,他当众把自己的假发去掉,说:“我早已去掉发辫,决心革命到底。”

张钟端到武昌参加了10月10日的起义,后带着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写给他的女婿、开封巡防营协统应龙翔的亲笔信,只身返豫发动起义。但应龙翔软弱,被河南巡抚宝棻设计捕捉。困难处境下,张钟端在民众和清军中深入发动,组成义军,被众人推选为总司令,计划在12月23日凌晨2时发动起义。因叛徒柴得贵告密,张钟端等人被捕。张钟端虽遭严刑,忠贞不屈。他轻蔑地对审判他的清廷官员说:“请把我的头挂到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看你们失败的下场!”12月22日,张钟端被杀害在开封西关。

解放后,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开封市人民政府将张钟端和其他同时遇害的十烈士的尸骨迁到禹王台公园,称“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凭吊者至今不绝。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2)

3

以己度人,我想中国文人大多推崇鲁迅先生。若果如此,我们也应尊崇张钟端。

在日留学时,张钟端同周树人一样,萌生“文艺救国”的思想。周树人创办《新生》流产,张钟端创办《河南》成功。周树人将他的译著《人间之历史》(署名“令飞”)交给张钟端,发表在《河南》创刊号上。后周树人又以“令飞”、“迅行”等笔名为《河南》撰写5篇力作。现《鲁迅全集》第一卷前边的几篇作品即从《河南》选辑。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3)

4

无情未必真豪杰。张钟端与三位女子有过情感纠葛。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张钟端娶妻李氏。

张钟端到开封应考,结识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与秋瑾齐名的一代女侠刘青霞。

刘青霞本姓马,嫁到巨富刘家后,人称“刘青霞”。其父马丕瑶做过光绪皇帝的老师。青霞过门不久,丈夫刘耀德即因吸毒嫖娼过度而亡。青霞看钟端是个人才,将他安置在桐茂典自家店铺里读书,供其生活费用。后钟端不负“大姐”之望,考取官费留学。青霞赴日考察女学,加入中国同盟会,捐资两万,支持张钟端创办革命刊物《河南》。青霞回国后,创办大河书社,发行《河南》。

张钟端在日留学期间,结识了东京医院护士千装伦子,与她结了婚。钟端回国后,千装伦子于10月10日生下双胞胎。张钟端是夜梦一老人赠梅花两束,于是给两个孩子取名梦梅、兆梅。

张钟端与刘青霞之间,是在事业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纯真的感情;他与千装伦子的结合,表明他对以爱情为基础的完美婚姻的追求。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4)

5

笔者与张钟端次子兆梅同事4年,他曾给我口述其父事迹与自己的经历。

张钟端就义后,孙中山派人接千装伦子母子来华。千装伦子在长村张住了一段时期,因水土不服,决计返日。在许昌火车站上火车时,李氏将两个孩子藏匿,千装伦子只得只身返日。此后母子间常有书信来往。

在父亲精神感召下,梦梅、兆梅读初中时加入共青团,创办进步刊物《旭生》。毛委员发动秋收起义时,在武汉读高中的梦梅、兆梅受其老师、中共地下党员郭述申指派,回许昌发动起义。当时许昌农民暴动震惊全国,上海《申报》曾有报道。

1987年12月,张兆梅病故。我在许昌殡仪馆参加其追悼会时,见到时为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的郭述申送的花圈。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5)

6

我依然立在凛冽寒风中,幻化出的瓜棚下,依然闪动着那英俊的身影。他不是超凡的圣杰,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思考张钟端和他领导的河南辛亥革命,脑子里出现两点困惑:

其一,“不以成败论英雄”,大家都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这句话的侧重点是:有的人虽然失败了,我们仍认为他是英雄。但实际上,人们心目中的这种“失败的英雄”必须是“曾经辉煌过”。如果项羽只有兵败垓下、乌江自刎的结局,而没有破釜沉舟、以少胜多的巨鹿大战,人们会认为他是英雄吗?如果拿破仑只有兵败滑铁卢的耻辱,而没有雾月政变和统治大部分欧洲的经历,人们会把他当成英雄吗?人们把他们当成英雄,仍然是因为他们的成功。张钟端发动河南革命时,全国有15个省宣布独立,清廷惊恐万状,派袁世凯镇压革命。如果河南革命成功,即可阻止清兵南下。所以,河南的形势对全国革命局势的影响至关重大。如果河南革命成功了,是应该在中国历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但现在,张钟端的名字至多只能出现在河南省乡土历史教材上。那么,在客观实际上,我们是不是在以成败论英雄呢?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6)

其二,如果张钟端改变一些作法,革命也许是能够获得成功的。清军巡防营协统柴得贵是个“脚踩两只船”的人物。革命高潮来时,他就倾向革命;革命陷于低潮,他就去保清廷。起义前夕,他一心想当总司令,如果革命成功,他就是河南总督,比保州官强。但后来让他当了副总司令,他一怒之下去告了密。民军武装力量薄弱,失败是必然的。如果当时张钟端把总司令的职位让给柴得贵,河南辛亥革命的历史也许就会是另一种写法。那么,张钟端该不该把总司令的职位让给柴得贵呢?

余秋雨先生说:“我把想清楚的问题交给课堂,把有可能想清楚的问题交给学术,把想不清楚的问题交给散文。”我把在瓜棚旁的困惑写出来,请读者诸君帮助思考。

最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的四个英雄(应该让我们永远铭记)(7)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

作者简介:贾凤翔,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河南曲艺家协会会员,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书法、音乐、摄影等领域均有作品发表或获奖。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百味中原”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中原老家,看“百味许昌”。 百味中原,只采撷有温度的乡土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