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道路限行通知(限行区域内将设过渡期)(1)

下班晚高峰,广州陈家祠附近的十字路口,骑电动自行车的市民。

史上最严道路限行通知(限行区域内将设过渡期)(2)

对于广州交警7月13日发布的两份征求意见稿,有市民存在不少疑惑,如为何此次广州要对电动自行车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已经购买的超标电动自行车能否上牌?限行范围内已经存在的电动自行车还能否上路?南都记者对上述焦点问题进行了梳理。

释疑

过渡期

省相关管理条例规定 可设置最长不超过3年的过渡期

优化调整政策实施之后,此前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还能上路吗?这是不少市民关心的问题。

为解答市民疑惑,广州交警发布了《关于电动自行车交通管理政策优化调整的权威解读》,其内容提到政策优化调整后,广州市将对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具体措施另行公布)。比如,可考虑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内,电动自行车可在“除主干道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严管路段以外的路段”临时通行。

据悉,市民在新国标实施之后购买的正规产品,都是符合新国标的,按规定上牌登记即可。对于超标车或者旧国标车,才需要过渡期,新国标已经实施两年多了,这类车辆的存量也不多了,当然不包括非正规渠道生产的。

对于过渡期长短的设置,《广东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到,对不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电动两轮车辆,可以设置最长不超过三年的过渡期,具体期限由各地级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不过,南都记者留意到,该份权威解读只是提到限行范围内的存量电动自行车,未提及非限行区域的存量电动自行车将如何解决,过渡期的时间尚未明确,存量电动自行车的范围也仍未明确,仍有待交警部门发布具体措施。

限行范围划定

广州交警抽样调查: 限行范围内工作日晚高峰电动自行车出行分担率仅为3.9%

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将电动自行车的限行范围调整为中心城区部分区域,而在该区域外的电动自行车可以在上牌登记后上路行驶。

广州市人大代表陈少华告诉南都记者,在现阶段,核心中心城区的确不应全面放开电动自行车禁令,“一下全放开的话,中心区域的电动自行车数量会急剧增多,交通安全隐患更难解决。”

在她看来,核心中心城区人口集中,建筑密度大,道路通行压力较大。由于多数道路狭窄,公共空间相对紧凑,可用于功能扩展的余地较小,暂时难以满足大量电动自行车安全通行以及户外集中停放场所和集中充电的要求。

此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设施配套已经比较完善,“最后一公里”的通行距离也比较短,应该可以通过共享单车等其他方式解决。

陈少华认为,如今征求意见稿放开了非城区核心区域的电动自行车禁令,可以看作是一次试点,待条件成熟,试行经验充足,道路规划有了更科学的空间布局思路,再行推进。

而对于限行范围的划定,广州交警表示,主要是考虑交通运行状况、非机动车道设置情况、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以及各类交通通行需求等方面因素。比如限行区域内交通运行承担的压力较大、非机动车道缺失问题较为突出、公交线网覆盖率较高。

广州交警还发布了一份居民出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限行范围内工作日晚高峰电动自行车出行分担率为3.9%,中心区非限行区域为10.1%。

上牌条件

符合新国标且有3C认证才能上牌登记

根据《通行通告》的规定,未在广州市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全天禁止在全市行政范围内上路行驶。那么哪些电动自行车符合上牌登记的条件?

南都记者从广州交警获悉,根据《登记通告》的规定,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获得CCC认证,凭有效材料登记,核发白底黑字号牌和行驶证。

据悉,《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2019年4月15日实施,规定了电动自行车的整车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防火性能、阻燃性能、无线电骚扰特性和使用说明书的主要技术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新国标电动车具有带脚踏骑行功能、整车、电动机、充电器插口上应有3C标识,时速高于15km/h有超速警报声等,购买者可以根据车身铭牌等相关信息,登录企业官网或当地省市级电动车协会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对于网约配送车辆也不例外,同样需要符合“新国标”并且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凭有效材料登记核发蓝底白字号牌和行驶证。“非法改装、超标之类的电动自行车,这肯定是不能上牌的。”广东省电动车商会执行会长蓝世有介绍称,2019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明确要求,严禁为未获CCC认证车辆登记上牌,“这也是为了逐步淘汰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声音

加强电动自行车精细化管理

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乱象,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据南都此前报道,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在2021年广州市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广州电动车自行车有序出行的建议》,建议广州“以管代限”,尽早拟定规划并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在2021年广州市两会上,有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均关注了电动自行车管理的话题,指出广州市要加强电动自行车精细化管理,并建议对电动自行车实施上牌管理。

根据广东交警于2021年7月8日发布的一份数据,全省仅剩广州、深圳、珠海、东莞还未实施电动自行车上牌,肇庆、惠州、汕尾、阳江、清远、潮州上牌率较高,均超过86%;佛山、揭阳上牌率不足60%。

建议实行上牌制度管理、可以在非城区核心区域放开电动自行车的禁行,但对于核心中心城区现阶段不应全面放开电动自行车禁令。有了上牌登记制度,相当于有了实名的身份识别,这有利于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造成电动自行车的闯红灯、逆向行驶、与机动车抢道、不戴头盔等违法行为,乱象原因之一在于交通违法成本太低,仅靠终端执法难度较大,驾驶人存在侥幸心理,当实施上牌制度后,执法部门可以精准处罚,进而强化行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广州市人大代表陈少华

可以考虑以获得新国标和3C标准为界定,根据不同标准档次的电动自行车给予不同颜色和年限的车牌,实施“警邮、警网点”联动上牌机制,并且利用行业商协会的资源,结合实际遴选出符合标准,方便市民需求的邮政、电动自行车经销网点作为上牌环节的补充。——广州市人大代表林淑菁

平时开车最怕碰到电动自行车或者行人“鬼探头”,有的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极快,碰到了压根没时间反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广州一机动车车主

从事了10余年交通安全宣讲,曾对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隐患做过相关调研。机动、灵活,既是电动自行车的优点,也带来危险性。电动自行车随意变道,这是相当大的隐患,机动车主不知道电动自行车何时窜出来,交通事故比较容易发生。我接触到的事故,涉电动自行车事故占一半以上。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群体很大部分是接送孩子的爸妈、爷爷奶奶,老人家的安全意识较弱,存在侥幸心理,事故无情,一次疏忽,孩子就倒下了,这是无法挽回的。——交通安全宣讲师、“中国好人”马相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