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洲畔的那些往事(百花洲畔的往事)(1)

济南大明湖有老牌坊门的南边有片“百花洲”。池的南岸有座基督教堂带院子的小楼,楼里住着一个原国民党张自忠将军的部下——李将军。

凡凡是将军近五十多岁时才有的儿子,乃我小学同窗,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里,不足十二岁时净身高约1.8米了,且高又白,并有两个绰号。一曰“少爷”,二曰“浪里白条”。……

百花洲的春夏秋冬里很美,它自然,清新,静谧,如不是这般风骚,明朝嘉靖年间,济南名士李攀龙能在那里建宅隐居吗?上帝能盖个教堂传授教义吗?

春初,洲面上荷叶泛绿,弥漫着象征生命的勃起;夏日,荷的花儿绽然怒放;秋天,累累莲子便让邻里百姓们咀嚼着它的爽口滋味;冬天,一帮穿着胶皮衣靴的人们,破冰踩藕……

当背着书包上学的路上,一个歪脖子,手和腿都有残疾的卖莲蓬的大哥,拿着秤杆子,嘴里背着算账的口诀说:“三八,二十八,让你一分,给两毛七吧”。当吃着莲子的路上方才醒悟,三八应该是二十四啊!……

百花洲畔的那些往事(百花洲畔的往事)(2)

在张自忠将军抗击日寇时,命其部下抬着棺材,遵蒋委员长所训:“不成功,变成仁”的民族大义为国捐躯了,他马革裹尸后,日本武士道是崇尚英雄的,日本的高级将佐率其部下在他的遗体前鞠躬致礼,欲厚葬之。但随后被李将軍率队将其遗体抢运出来……

建国后,李将军去了省政府任参事,他的门庭里仍然挂着张自忠将军的黑白像片,且燃着香,烟飘缕缕……他至今仍难忘老上司的音容和并肩抗日的往事。

凡凡的姐姐下乡了,由于少时会弹琵琶,被县文工团招了去,凡凡约我混上火车无票抵达济宁。

停车前,在缓缓行驶间,只见站上布满了带袖标文攻武卫的汉子。

车停后,吐出了最后一声长叹,我和凡凡趁人不备时,溜下车来到站台的售货亭处佯装购物,一带袖标的汉子来前厉问:“干什么的”!我疾答:“叔叔,去兖州站的车几点开”,他说:“买票了吗”?凡凡答:“还没买”。那汉子高声呼道:“看住这俩没票的小子”!随之,便在一群文攻武卫汉子的推搡下,将我二人驱逐站外。

这一段智慧经历,是源于小时候从课外的读物里看到的故事:八路军两战士想过桥,计算了巡逻兵在桥上转身的时间,当其转身时,二人着百姓服装问来时的路怎么走,于是,便顺利过桥了……

步行数华里,进了翰林街的文工团所在地,只听锣鼓咚咚,琴瑟和鸣的院里,我和凡凡便周吴郑王的晃了进去。

凡凡的姐姐弃琴款款迎来,黛眉杏眼,蛮腰乍肩的亮相,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文工团里有个会拉大提琴的青年,其貌不扬,身板单薄。却不知有何神通,竟让凡凡的姐姐动了芳心……

文革的岁月里,在没有文化和金钱概念的日子里,如果小伙子能学会吹、拉、弹、唱。打球,照相,或是听诊器(医生),方向盘(司机)之类的特长及职业,便会把女孩子忽悠的天昏地转……

北城墙下有一公园,公园内有一条浑浊的湖,湖里养着很多的鱼,我和凡凡及姐逛到了岸边,只见鱼们耐不住炎热的温度,此起彼落的纵出水面。

我和凡凡忍不住跳入湖里,脱掉上衣尽情捕捉着鱼儿。一条条鲜活的鱼被扔到了岸上。半个济宁的后生都闻讯而至,竟还有大人们带着渔网也来了。

姐害怕了,她拽着我及凡凡偷偷地撤退了……

公园湖里的鱼在那个夜里就被百姓们捞光了,而只剩下沉如死寂的湖水……

百花洲畔的那些往事(百花洲畔的往事)(3)

幸亏是那个没有法制的年代,才能让我们安然无恙的走了。

李将军为了把他的掌上明珠唤回身边,不惜使出了浑身解数,不惜求东告西,终于让姐回到那座教堂的家里。

在某夏的午间,凡凡跳进百花洲的水里捞啊捞,水上水下的摸着。我在岸上问他:“你找嘛”,他曰:“找我父亲的一把短剑”。我听后,转身回家了。

子夜时分,门被敲开,吾父拎着我的耳朵说:“你见李凡了吗?”李将军可怜巴巴的看着我说:“孩子,你告诉我,凡凡去哪啦”!

我揉着眼说:“今中午还在一起,他在湖里捞一把剑”。凡凡的老爸转身走了,那年,他应该是已逾花甲的年龄了……

今年的阴历年前,凡凡与我品茗聊天时,说起下百花洲捞剑时的真相,“那把剑乃‘中正剑’,是蒋介石赠给张将军的,张将军送给了我父亲,被父亲的同事告发了,父亲便在夜里扔进了百花洲里,那天我也没找到,便睡到了楼下楼梯的下面……

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如今的百花洲依旧,那座教堂仍在,洲面的荷花一年四季里依然生生不息。

然而,那当年的老人们却已作古了,儿孙们仍惦记着过去的故事……

百花洲畔的那些往事(百花洲畔的往事)(4)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