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阿凡达重映历史?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阿凡达重映历史(阿凡达重映引热议)

阿凡达重映历史

来源:科技日报

◎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电影《阿凡达》重映了。这部上映已经11年的电影再次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重夺全球票房冠军。

票房火热之余,电影里关于外星人的形象又一次引发人们的讨论。

《阿凡达》剧照。来源:《每日邮报》网站

外星人到底是否存在?自从人类认识到地球只是点缀浩瀚宇宙中的一颗小小的星球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外星生命的奥秘。

在哥白尼将“日心说”引入16世纪的欧洲后,天文学家们开始梦想着“其他世界”,并在脑海中构想出一个存在各种生物的外星世界。开普勒(行星运动之父)和威廉·赫歇尔(天王星发现者)等先驱天文学家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通过望远镜凝视着深空,赫歇尔曾认为,他发现月球表面有城镇和森林。

2017年,人们观察到一个名为“奥陌陌(Oumuamua)”的神秘物体穿过我们的太阳系,一些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说法,认为它可能是外星文明发射的侦察探测器。然而就在最近,科学家于16日《地球物理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中证实,“奥陌陌”可能是类似冥王星的行星爆炸的块状物。

这幅画是亚利桑那州图森市行星科学研究所的名誉科学家威廉·哈特曼的作品,他根据迈克尔·贝尔顿委托,创作了“ 奥陌陌(Oumuamua)”物体作为薄饼形盘的概念图。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

对于外星文明,我们寻找的脚步还在继续。去年夏天,阿联酋、中国和美国都向火星发射了无人探测器,人类探测这颗红色星球进入高峰期。它们的一项共同任务,就是寻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证据。

天文学家估计,仅银河系中就有超过1000亿颗行星,而宇宙其他地方的行星数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所以,我们能在宇宙深处寻到外星文明吗?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他们到底长什么样?

外星人跟人类长得很像吗?答案充满想象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阿里克·克森鲍姆认为,答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生活在遥远世界上的外星人看起来“就像地球上的动物”,并且是其相同过程也别无二致。

在一本名为《动物学家的银河系指南》的新书中,克森鲍姆说,地球上的生命为我们在其他行星上可能发现的东西提供了线索。

《动物学家的银河系指南》一书封面。来源:《纽约时报》网站

英国剑桥大学天体生物学家阿里克·克森鲍姆与他的宠物狗狗。来源:《纽约时报》网站

他断言,支配地球上生命的“生物学普遍法则”也适用于外星人。最重要的就是物种通过自然选择进化,这是查尔斯·达尔文提出的进化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无论外星生物化学如何发挥作用,也不管行星环境如何不同,自然选择法则都会发挥作用,并将外星进化引导到有限的可能性中。

克森鲍姆还预言,外星生物也拥有对称的身体,有翅膀、腿或鳍。他们也很聪明,有发达的语言,甚至可能有技术。

“如果我们遇到外星人,你可能还会‘和外星人一起喝茶’。”克森鲍姆说。他甚至认为,外星人将分享我们最珍视的品质:智慧。“我们都想相信有智慧的外星人,”他写道。

天体生物学家阿里克·克森鲍姆生成,生活在另一颗恒星周围的遥远世界中的外星人看起来“就像地球上的动物”,并且是由相同的过程形成的。来源:《每日邮报》网站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上的生命繁衍了35亿年。我们是这个星球上漫长的生物学传奇的后来者,只是数百万物种中的一个谱系。作为人类,我们也是生物上的奇迹:直立的两足动物,有着大脑、语言、日益复杂的技术以及改变我们的行星栖息地甚至探索其他行星的能力。

我们的大脑有丰富的想象力,而克森鲍姆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超凡脱俗的想法,比如思考“外星播种者”可能给了我们生命。

外媒称,作者承认,他的论点可能无法说服所有读者,也不太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得到检验。不过,在未来,人类与外星人第一次相遇之前,像克森鲍姆这样的理论家依然可以自由地遨游在充满想象力的云层之中。

外星人有,还是没有?这似乎是个哲学问题

人类探索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生命,以及其中是否有任何生命以我们的方式具有可识别的智慧,这是人类探索历史上最有趣的一个方面,而这正是我们的哲学情绪在几个世纪中来回变化的程度。

在西欧,从大约四百年前到上个世纪,关于地球以外生命的问题似乎不再是以“如果”开头,而是以“什么”开头。

例如,著名科学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在他的宇宙理论中曾写道:“这么多的太阳,这么多的地球,每一个太阳都储存着如此之多的草药、树木和动物……甚至木星和土星周围的小绅士……”

人类对于宇宙多元化的这种设想并不少见。18世纪和19世纪,无论是专业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还是苏格兰牧师兼业余天文学家托马斯·迪克,他们都认为,整个宇宙四处都存在着各种生命形态。

这种设想似乎并不完全是异想天开。尽管我们可能会质疑他们提出这种假设的科学标准,但像赫歇尔和迪克这样的人确实遵循着无处不存在生命的哲学。而且他们也用到了当时先进的科学仪器。

一直到20世纪,火星上或存在生命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探讨话题。

纵观探索外星生命的历史长河,关键的一点是,人类实际上常常有一种心态,即认为生命就在那里,从而将其用于解释某些宇宙观测。但问题是,随着数据的改进和审查的加强,生命的存在并没有得到科学证明。正因为如此,我们转向了另一个极端,问题从“什么”再次到了“如果”。

我们谁也不能确切地知道对外星生命的探索会走向何方。面对未知和不可知的事情,我们可能也更清楚这一切固有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让摇摆不定的钟阻止我们去尝试探索宇宙中生命的可能。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岳靓

审核:王小龙

终审:何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