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联系,不仅有继承,更有自己的突破.本文通过对<西昆酬唱集>中杨亿、刘筠及钱惟演等西昆诗人创作的分析与归纳,以阐释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风貌上的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勤于用典使事以及精于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什么是西昆体?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西昆体

什么是西昆体

西昆诗派与李商隐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联系,不仅有继承,更有自己的突破.本文通过对<西昆酬唱集>中杨亿、刘筠及钱惟演等西昆诗人创作的分析与归纳,以阐释西昆诗人对李商隐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变革.这主要体现在整体风貌上的深情绵邈、典丽精工、勤于用典使事以及精于遣词造句等几个方面.

以杨亿、刘筠以及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诗人在宋初自觉地学习模仿李商隐,他们的诗歌整体风貌与李商隐颇有相似之处,其创作方法如用典使事、遣词造句、设色用墨等也受到李商隐的影响,他们创作的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地继承与沿袭了义山家法.

李商隐的诗于宋初十分流行,“西昆体”仿效义山诗的用典,后成为西昆诗派,但只是机械地学到了堆砌辞藻,而不能得义山诗的神髓。

众所周知,西昆诗人皆宗尚李商隐.古来一些论者仅以与义山诗的相似程度来评价西昆诗作,实则是陷入了一个误区.本文从选材、用典、词采、对仗、主体风格等几方面,把<西昆集>和义山诗进行了一番比较,得出结论:西昆诗人对义山诗的继承和学习,是和他们的选择、改造和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西昆体是杨、刘诸人在宋初开创的新诗体,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杰出的艺术成就,是唐诗向宋诗发展中关键的一步.

"西昆体"与宋初朝廷提倡文治的文化学术风气之间的渊源,可以吴淑<事类赋>及丁谓<青衿集>为个案证实.与之相应,"西昆体"的绝大多数作品只是"白体"的精致形态,难以企及"义山体"的艺术及思想高度.西昆体步武"义山体"后尘却终告失败的结局,表明宋代诗歌处于一种与中古政治文化、学术氛围都有本质不同的新局面,已经不能再遵循唐暨唐前诗歌独特兴象境界的路径延续发展.这个转折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唐音、宋调之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