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南方报业全媒体、南方都市报记者程姝雯向总理提问:今年五一是否还会放“小长假”?总理欣然作答:“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五一法定假是怎么休的 应该有个新方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五一法定假是怎么休的 应该有个新方案

五一法定假是怎么休的 应该有个新方案

昨天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采访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问。南方报业全媒体、南方都市报记者程姝雯向总理提问:今年五一是否还会放“小长假”?总理欣然作答:“我们会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

南都记者的提问可谓十分接地气,因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很多民众想要提的。从2019年开始,五一劳动节的假期如果不是周一或周五,就不能形成3天小长假。由于今年马上就要到来的5月1日是周三,所以2019年也成为20年以来首次没有长假的劳动节。许多人期待在五一长假出行的计划,也因此不得不放弃。

在1999年至2007年期间,五一劳动节的假期为3天,加上调整前后两个双休,五一和十一都成了拥有7天的黄金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对五一黄金周可能没什么印象了。之后的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被取消,同时将元旦、五一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3个新增法定假日与前后周末调整,形成连续3天的小长假。总体而言,即便取消了五一小长假,其实总的假期时间并没有减少。

不过,呼吁五一小长假乃至黄金周的声音却很强烈。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毕竟谁不希望拥有更多的假期呢?无论是休息、旅行还是探亲,假期的诱惑总是满满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真正该努力落实的不是小长假,而是双休和带薪年假。这话自然不错,只要看看黄金周和小长假的高速公路和风景区拥挤的场景,就足以让人对假期出行望而生畏。不过就像有的人说的,只要休假只能依靠公共假期,那么拥挤就是必然的,而承受这种拥挤就成了唯一的选项。所以在带薪年假落实情况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呼吁恢复五一长假也就成了一个更容易的策略。

一定程度上,这与中国人的“历史思维”十分切合。所谓“历史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线性思维,决策只有两种,要么“创新”,要么“照旧”。在一些网民看来,只有恢复长假才是进步。但实际上,普通民众真正膨胀的是伴随着经济增长而至的“休闲欲望”。体现这一“休闲欲望”的不仅有对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也有对带薪年假的渴求,更有对上班打卡制度的抱怨。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目前的法定假期是远远不能满足休闲需求的。所以才导致一到假期,但凡是个景区都会爆满。从休闲品质上来看,游客太多肯定会让休闲游览质量下降,所以总理说“让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充分听取大家意见”,这就意味着大家在表达意见时,不能仅仅用一种“历史思维”,而是要提出真正的诉求,提出不一样的方案。

就像有些网民说的,落实带薪年假和恢复五一长假并不矛盾,宏观上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微观上能满足广大民众的休闲休息需求,只要经过充分讨论和论证,完全可以拿出一个新的方案,来满足国家、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利益。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