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前些年在国内迅猛发展的共享单车行业,想必很多用户都是又爱又恨。尤其是对于那些抛弃用户、坚决不退押金的企业,消费者的心目中只有愤怒。比如说ofo小黄车,直到如今仍有千万用户没有退还押金。而作为创始人的戴威,在三年花光150亿元后,如今还跑得掉吗?

从大学创业获千万投资

8年前,当戴威还是一名北大学生时,他跟另外几名同学,共同商量制定了一共享单车的计划。北大的师生们,对于这一计划可谓十分支持,没过多久,就有2000多名师生,推着自己的自行车,来到了戴维的宿舍楼下。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共享单车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北大学霸靠小黄车赚30亿)(1)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大校园中共有上万台自行车,参与了他的计划,而戴威也从学生支付的费用中获利。此后,共享单车的日订单从上千增长到几万,只不过他很快就遇到了资金的问题。毕竟学生支付的费用,根本无法覆盖业务扩张所带来的资金压力。戴威很清楚,自己要做出什么改变。

共享单车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北大学霸靠小黄车赚30亿)(2)

就在此时,国内有投资机构看中了他的创业项目。来自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打算投资千万元。戴威在跟同伴们商议之后,很快就决定接受对方的投资。那一天,对于戴威来说十分重要。他此后曾对别人说,自己当时整个人处于眩晕的状态,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在得到千万资金之后,他的共享单车计划也开始越做越大。但是,在资本的影响下,戴威也不得不做出妥协。后来,ofo的用户数量累计到了180万人,每天使用的人数也达到了50万人。可以说,短时间内能做出这一成绩,十分不容易。但很快,融资来的钱就花光了,而且市场也也出现了最强大的对手摩拜。

同摩拜拼烧钱,拒绝合并

摩拜单车创办于2016年,并于同一年9月份正式进入市场。面对竞争对手的压力,ofo选择用成本来拖垮对手。事实上,在车辆建造成本上,ofo确实更低,每辆车的成本在500元。而摩拜单车的成本则高达2000元,对此朱啸虎曾说,低成本才算获胜的关键,90天内竞争就会彻底结束。

共享单车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北大学霸靠小黄车赚30亿)(3)

两个不同的共享单车品牌,其实从一开始面向的用户群体就不同。摩拜更得都市白领的青睐,而ofo从一开始就定位为学生群体。前文提到,戴威很快花光了融资来的钱,这一次他得到了腾讯的投资。但是后者也有一个条件,那就是ofo必须走出校园,走进城市之中。

共享单车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北大学霸靠小黄车赚30亿)(4)

虽然戴威曾经拒绝过这一条件,但是面对摩拜日益严峻的挑战,他不得不选择妥协。就在此时,ofo不仅走进了城市,连戴威的心态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对于他来说,成功似乎来得太过容易了,而且戴威非常喜欢凭借感觉做事。如此行事,最终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成为一个玩弄资本的企业家,要么就被资本巨头碾为粉末。此后,ofo和摩拜就展开了拉锯战,朱啸虎此前的预言并没有成为现实。他很清楚地知道,如果真的要打价格战的话,最后吃亏的还是ofo。所以,他给戴威提出自己的建议,两家合并。

最终破产,27岁成为老赖

当然,戴威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朱啸虎的提议。很快,他就领教到了什么是资本的无情。朱啸虎将手中持有的ofo股份抛售,拿着30亿美元,将剩下的烂摊子全部交给戴威打理。好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另一个资本大佬,这就是滴滴的创始人程维。

共享单车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北大学霸靠小黄车赚30亿)(5)

在程维的帮助之下,ofo获得了来自小米、经纬中国等众多巨头的资金加持。但是作为竞争对手的摩拜,显然更胜一筹,背后有红杉、腾讯等。于是,双方展开了新一轮的烧钱大战,每天要消耗4000万元的骑行红包。此外,戴威还花费千万重金,请明星做代言,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营销方面。

后来,程维为戴威介绍了一位重量级投资者,他就是软银的孙正义。后者同意投资18亿美元,但是附带有三个条件。戴威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他太想赢得跟摩拜之间的竞争了。只不过,他最终还是失败了。为了最后一搏,他甚至还将公司股份全部抵押给阿里,获得了17.7亿元的资金,但是ofo仍然难逃一劫,宣告破产。而作为创始人的戴威,不仅成为老赖,还被千万用户追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