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于金代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水作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在管理和调配上本就关乎国家大计。

再有就是金代作为我国封建时期的朝代,其生产模式还处于农耕文明时期,因此对于水的需求就更加的强烈。

再者金代的统治阶级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这一点就决定了金代的政治管理充满着特色,因此金代的水利管理自然也有非常多值得探究的地方。

都水监就是金代水利的管理方式,但这并不是金代开创出来的水利管理制度,而是沿袭完善而来。

金代的都水监制度之所以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第一点金代的水利管理是在前朝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而来的,并非金代开创而来。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1)

这一点其实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任何一项制度能够达到完善都是在不断地试错和改善的过程中得来的

第二点就是金代的水利管理也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正好也是金代政治管理的两个不同时期,一个是三省制时期的水利管理,一个是一省制的水利管理时期。

探究金代都水监的发展历程,其实也是对整个封建历史时期水利管理的一场探究,另外对都水监的探究也有利于我们探究水利管理的具体职责内容。

一、历史上的都水监发展呈现出不断发展完善的发展过程

水利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史上由来已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周代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川衡一职,其实就是最早期的水利官员。

后来到了秦汉时期国家大一统,水利管理又经过了一次巨大的发展,直到隋唐时期水利管理其实已经发展得相对成熟了。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2)

如果说最初的水利官员并没有非常重要的职位,那么到了隋唐时期就不一样了,这一时期水政体系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事务机构。

这就标志着水利管理已经成了国家中央机关的组成部分,充分肯定了水利对国家的重要性。

水利对于国家来说如此重要,除了上述提到的满足国家的生产生活需要之外,在国家的国防和运输行业当中也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因此隋唐时期设立了都水监,并且将其独立出来成为与水部共同组成的中央水政枢纽。

都水监发展的巅峰时期正是唐朝,这一时期不光是将都水监独立出来,而且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将度睡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水部式》就是唐朝时期都水监最具代表性的法制。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3)

在《水部式》中记载了各种情况下的用水制度,比如规定了水利机构的管理组成:“工部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其属有四,一日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堰,四曰水部。”由此可见唐朝时期都水监隶属于工部。

再有“凡浇田,皆仰预知田亩。”意思是说只要有浇田的需求就要向当地政府的水部申报,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这也反映了唐代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十分严格。

再有就是在用水的有效顺序中也有明确的规定:“诸水碾硙,若擁水质塞渠,不自疏导,致令水溢渠坏,于公私有妨者,碾硙即令毁损。”

从这可以看出在唐朝时期,农田灌溉是最优先考虑的用水顺序,也体现了封建时期农耕文明的重要性。

自从唐朝将都水监的制度搭建起来之后,后世在水利管理方面一直都是借鉴和完善唐代的都水监制度。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4)

金代自然也是如此,金代的都水监沿用了唐朝的精华部分,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加以改造,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代都水监制度。

二、金代的都水监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进行探究

都水监作为中央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主要有两条线索,一个是根据国家发展的大方向而形成的不同发展阶段。

另一个就是都水监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和发展的阶段,以下就将从金代的大方向的两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入手,深入探究金代都水监的发展历史。

1、金代都水监发展的第一阶段为三省制时期

第一阶段是三省制时期,首先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就是三省六部制,金代在统一大业之后自然也就沿用了这一制度,因此可以说三省制是金代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金代的很多官员都曾经担任过都水监一职,有史料记载的最迟在天眷初年就已经有都水监一职:“冯彦伦行少府监兼都水使者,充提点京城大内所,改利涉军节度使。在熙宗皇统年间沃侧从攻陕西……”

这里所出现的都水使者其实就是都水监。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5)

不过这一时期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虽然都水使者是沿用了唐朝的都水监一职,但在史料研究中发展,都水使者是隶属于三省制之下的工部的一个水利机构,这个机构并没有具备唐代水部的独立性。

因此可以看出,这一时期金代对于都水使者的定义,还只是一个负责水利的工部机关。

2、金代都水监发展的第二阶段为一省制时期

到了正隆元年时期,金代的政治发展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金代改三省制为一省制中央制度,其定义为:

“罢中书门下省,止置尚书省。自省而下官司之别,曰院、曰台、曰府、曰司、日寺、曰监、曰局、曰署、曰所,各统其属以修其职。职有定位,员有常数,纪纲明,遮务举,是以终金之世守而不敢变焉。”

随着金代中央制度的改变,金代的水利管理也发生了改变,金代在尚书省之下设置了左、右司,而右司总察兵、刑、工三事。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6)

这样一来工部就划分到了右司,而右司“修造营建法式,诸作工匠、屯田、山林川泽之禁、江河堤岸、道路桥梁之事。”

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出,一省制时期的金代水利管理被划分到了右司管理,而都水监与工部、户部一同管理河防,都水监在其中的角色就是水利运营,这也正是金代的都水监最具体色的管理制度。

而这也是金代改三省制为一省制的原因,金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对于权力的稳定必然是非常重视的,因此金代在原有的中央集权之下又一次加强了权力的集中。

废除三省制改为一省制中央集权就是权力加固的表现,这样更能保证权力的集中

而在一省制下面分设了不同的部门,这些部门在权力上并没有轻重之分,反而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防止权力的过于集中造成的威胁中央。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7)

都水监也一样,在唐代时都水监是隶属于水部的,但在金代并没有设置水部这一部门,都水监直接由尚书省管理。

从这一点来看,金代的都水监在一省制时期地位是有明显提高的,官品也是正四品,这表明了金代的权力制衡不仅集中在一省六部,在各个部门都存在制衡和协作的关系。

而且都水监的管辖范围也得到了扩大,除了水利灌溉之外,城市管理、漕运管理、河防水军等等都划分到了都水监,如此一来都水监无论是官职还是权力都有了极大地提升。

从浅层的官品来看一省制之下的都水监,最大的变化在于官品的提升,从真正的职责来看,一省制下的都水监制度与三省制时的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一省制下的都水监是真正的开始体现出水利管理的作用了。

对此史料记载有:“都水监,街道司隶焉。分治监,专规措黄、沁河,卫州置司。监,正回品,掌川泽、津梁、舟楫、河渠之事……”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8)

从这就可以看出都水监在这一时期不仅要负责农田灌溉的事宜,在河流规划,船只管理等方面也要负责。

再有就是金代的都水监还要负责水灾的处理,在金代时期水灾是非常严重且频繁的自然灾害,可以说是历史之最。

因此都水监就需要负责河堤的建设和改造,最大限度地阻挡洪水的侵袭,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宁。

如果发生了水灾,都水监也需要负责解决水灾带来的隐患,比如疏通河渠以便泄洪,还要完善河流河防的体系和河流之间的沟通,用来预防水灾。

也正是金代的这些努力,为后世的中央水利工程奠定了基础,所以说金代的都水监的发展过程是与金代的政治布局息息相关的

宋朝都监(试论金代都水监的设立及发展历程)(9)

金代为了中央集权的牢固取消了三省制的权力分散,改为一省制直接由中央掌控,在一省制之下又分设各个部门。

这样就形成了权力的分层下放,最后的权力还是牢牢掌握在中央统治阶层。

而都水监也由一开始的分管水利,变成了独立的水利机构,无论是官品还是实权都大大的提升,成了金代重要的中央机构组成部分。

而且金代的都水监制度也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完善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金史》中华书局

2、《中国水利发展史》姚汉原,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关中水利开发与环境》李令福,人民出版社

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水利法典——唐〈水部式〉》周魁一,中国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