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1)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1

树是山之衣,山无树不秀。在中国山水画中,可以说无树不成画,树木是山水画中一个重要构成。画树必须先了解大自然中树的形状和结构,从单棵树开始观察,然后触类旁通。画树的顺序一般先立干,后分枝,再点叶,最后画树疤和露出地表的树根。

1、立干法

树无杆不立,主干的基本走向决定着树的整体姿态,因此对主干的定位很重要。主干可正、可斜、可直、可曲。画树干一般要求画得弯一些,不可太直。“弯”可以体现出树的变化和优美的姿态。古人所说的“树无寸直”就是这个道理。

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2)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2

立干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双勾(见图示1),二是单勾(见图二)。双勾时,先画左边的线,再画右边的线,以中锋从上至下运笔,线条要有浓淡、粗细的变化。向阳面的线条画得细些,墨色淡些;背阳面的线条画得粗些,墨色浓些。单勾时,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一笔画成,但注意不要一笔到底,要为生枝、交叉处预留好位置,也可适当留白。

树干画好后,根据树干表皮的结构特征,采用各种皴法来表现质感,如画松树用“鱼鳞皴”(图示3),画柏树用“绳索皴”。皴过程中,也要注意树干阴阳面的不同。

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3)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3

2、分枝法

树枝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枝向上,古人叫“鹿角枝”(见图示4);一种是枝向下,古人叫“蟹爪枝”(见图示5)。新生的嫩枝一般向上,年久的老枝一般向下。古人所说的“树分四枝”,即画树要从前、后、左、右四面出枝。这是画树的一般规律和程序,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树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四面出枝时要注意枝的组合、聚散关系,要有疏有密,切忌平均分配,面面俱到。

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4)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4

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5)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5

树枝交叉要注意变化,做到繁而不乱、活而不乱。一般情况下,树枝交叉的最小单位为三枝的交叉,但交叉构成的形状不能是等边三角形,要呈“女”字形(图示6)。特别要注意第三枝的位置和方向,避免树枝的呆板。主枝生小枝,小枝再生小枝,要齐而不齐、乱而不乱、疏密合理、有收有放。树枝不能大于树干,也不要与树干垂直。用笔要前枝浓、后枝淡,双勾、单勾相结合。一般双勾在前,单勾在后,以体现出空间感和纵深感。

山水画中的中景树怎么画(如何运用立干法和分枝法画好山水画中的树)(6)

张际才《怎样画写意山水》之树法图示6

这是立干、分枝的一般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每个人绘画的习惯和树种的不同加以灵活变化,总之是要注意树的整体效果,先把树“立”起来,站稳,把握好树的整体形态,然后再去考虑细节。

图文摘自《怎样画写意山水》(岭南美术出版社 2017 ) 张际才/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