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是在观赏鱼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类疾病,严重时会导致鱼类的死亡,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样治疗鱼的白点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怎样治疗鱼的白点病(观赏鱼得白点病如何治疗)

怎样治疗鱼的白点病

白点病是在观赏鱼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鱼类疾病,严重时会导致鱼类的死亡。

白点病不是细菌和病毒,它其实是一种寄生虫,学名叫小瓜虫,观赏鱼得白点病时,我们肉眼会看到鱼体表面有很多圆形的白色小点,大部分都是先从鱼鳍、鱼尾开始蔓延至全身,有很强的传染性。白点病一般都发生在两季交替的季节,这时候气温变化大,观赏鱼容易感冒,当观赏鱼感冒的时候,这种寄生虫就会附着鱼体表面,我们看到的白色颗粒其实是小瓜虫的卵,卵发育成成虫之后会脱离鱼体,然后继续繁殖寻找寄主,但当成虫繁殖后,在大约48小时内没有找到寄主就会自动死亡。虽然白点病的传染性很强,但也只是限于受到温差影响抵抗力弱的鱼,抵抗强的鱼会在白点病下依然安然无恙,患病的鱼会出现身体蹭缸,趴缸的症状。

白点病的治疗:

我们可以使用治疗鱼的老三样(升温、换水、加盐)来进行治疗。

升温:当温度达到30度左右时,小瓜虫会自动死亡,在升温过程中一定不要猛然升温,要循序渐进,每一次1~2度的缓慢升温,让本来就得病的鱼有个适应的过程。

换水:小瓜虫成虫是在水体中的,换水可以有效的减少小瓜虫的数量,每次换水大约换掉鱼缸总水量的四分一即可。

加盐:加盐其实就是利用了盐对细胞的渗透压,加盐后渗透压加强,使小瓜虫的细胞破裂,使其离开鱼体并死亡。用盐量一般保持在3/1000左右,当然没必要如此精确,其实根据经验抓一把撒上也行。

按老三样连续三天,白点病的初期基本都可以治愈,但是白点病到了晚期,老三样的治愈效果就不是非常的明显了,我们可以去鱼店买白点净、孔雀绿等药物进行治疗。是药三分毒,这些药物中大部分都还有汞元素。特别是金鱼,金鱼的抗药性要比热带鱼差很多,容易白点病治好了,鱼却因为药物的汞中毒也死亡了,个人感觉,药物能不用就不用。药物虽然对小瓜虫有消灭作用,但同时对鱼类也有伤害,并且也会扰乱水体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把兑好的药物放到小瓶盖里,把鱼捞起用棉棒沾着药物对鱼体表面的白点进行擦拭。

本人曾养了三条金鱼,在白点病期间只加了两次少量的盐,并且关灯、停食,也没有升温换水,一周后金鱼的白点病竟然自己痊愈了,并且有一只金鱼在此期间并没有被传染,可见鱼类对白点病也有自愈的能力和一定的抵抗力。

白点病的预防:

根据个人经验,在室内饲养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变化对鱼类患白点病的影响几率非常的小,水的比热容大,室内饲养,变化相对较小的环境温度并不会导致水体的急剧降温或升温,大部分都是因为在换水过程中,新水温度与鱼缸水体温度差别太大导致的。我们在饲养换水过程中,最好准备一支即显的温度计,在需要换水的时候同时测量鱼缸水体和新水的温度,温差控制在1~2度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同一个即显温度计测量两个水体,因为不同的温度计测量会存在误差。只要注意温差变化,就可以有效的预防白点病。

在养鱼和治疗鱼病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不要死板的套用公式偏听偏信,知道方法后根据自身的饲养情况灵活运用,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