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里羌人入侵边界,攻夺我城池,还把守吏砍死了。这件事发生在西汉宣帝时代。

八百里加急报告朝廷,宣帝连袜子都顾不得穿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对策,问谁能领兵去抵御羌敌。

成语故事一字千金简短(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1)

时年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赵将军曾在边界和羌人周旋过几十年,他看了看周围好像没有谁比自己更合适的了,他自告奋勇要去前线杀敌,宣帝一看老赵要去那是再好不过了,除了年龄大了没别的毛病就问他,要带多少兵去?

老赵一听心说我滴个乖乖,这狗皇帝没打过仗吗?鬼知道羌儿子带了多少兵过来?赵充国说:“ 百闻不如一见。用兵是很难在老远的地方算计好的,老子要亲自到那里去看看,定下攻夺方略,画好地图,再行上奏。”宣帝一听暗叹:这老家伙不傻呀,派他去我放心。

赵充国带领人马刚渡过黄河,就碰上了羌人的小股部队,一阵厮杀,俘虏了不少羌人。

成语故事一字千金简短(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2)

军士们一看羌人这么不禁打,正准备追击,赵充国拦住道:慢着!我军长途到此,不可远追;这要是遭到伏兵的袭击,整个歼敌任务很难完成。这小利不能贪呀!”军士们听了,都很佩服老将军,真是人老奸马老滑啊。

赵充国侦察了地势和敌情,又从俘虏口中得知羌人各部首领之间的关系情况,然后定出了勒兵屯守、对羌人分化与各个击破的策略,报告了宣帝。

就这样,在赵将军的一顿操作之后很快就平定了羌人的骚扰。赵充国不信道听途说、亲临实地调查的作风,后世人视为行动的准则。

成语故事一字千金简短(成语故事百闻不如一见)(3)

这件事出自《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日 :‘百闻不如一见。兵难喻度,臣愿驰至金城,国上方略。

那到底是啥意思呢?就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多闻不如亲见的可靠。又作“耳闻不如目见”。

怎么样,兄弟们明白“百闻不如一见”啥意思了吗?要是明白了就在评论区扣一波“百闻不如一见”的下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