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一直备受关注的电影《中国女排》发布了新预告,揭晓了功勋教练陈忠和与郎平之间的故事线。

早前,片方公布彭昱畅将饰演青年时代的陈忠和,而饰演中年陈指导的则是黄渤。

消息一出,顿时引起了全网关注。

不仅是因为黄渤的出演,更是因为这位教练的地位也不一般。

陈忠和是中国女排的五朝元老,在女排最低谷的千禧年代,带领女排姑娘们绝地反击,实现两连冠,时隔17年再获世界冠军。对女排事业的推动和改革毋庸置疑。

他有着50年排球生涯,其中40年都给了女排,但是让人奇怪的是,这么一位人物,有20年的资料居然近乎空白,没有文字、没有图片、没有影像。

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如何与排球结缘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陈忠和的故事。

1. 以执着感动中国的陈忠和

1957年10月,陈忠和出生在福建漳州龙海,从此开启了与排球的不解之缘。

陈忠和的家乡酷爱排球运动,是中国的排球之乡,上世纪20年代就举办过排球赛。

排球运动风靡全国的时候,漳州就有800多支业余排球队,男女老少没有不会排球的。

以至于在民间盛传一种说法,就是漳州随便一个锄地的农民都是鱼跃、扣球的好手。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忠和练就了一身本领。

1971年,还在读小学的陈忠和因为个子在同龄人中较高,就被选入了排球队,所在团队更是打遍全县。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

虽然只是打球,陈忠和却也从打球中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进入中学的陈忠和很快成为了学校的主力,也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2)

1976年,凭借过硬的技术,陈忠和进入福建省队。只是因为身高是队里最矮的,不具优势,成了一名替补队员。

但他没有因此看轻自己,而是巧妙地将短板变成长板,自由扣球时他冲上去扣球,经常把其他训练员的球抢掉,“就像小猴子窜来窜去”,以此提高自己的灵活度。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3)

省队的锻炼,让陈忠和的技术更上一层。

1979年,已经准备好退役的陈忠和,不会想到他会跟女排有所关联。

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袁伟民要为女排挑选陪练,陈忠和顺利入选。

他的入选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他的身高,因为当时的中国女排把矛头对准了南朝鲜和日本选手,为了训练女排队员,就要选择接近对手身高的陪打;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4)

另一个则是陈忠和的专业能力和模仿能力,他总是能够观察到各个国家选手打球的特点,并亲身模仿,充当训练场的“假敌人”。

陈忠和超强的能力,使得原本的借调,变成了此后6年的国家队陪打。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5)

这段时间陈忠和一直在幕后支持着中国女排,见证了老女排的巅峰时刻:从1979年中国女排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81-1986年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其中1981年更是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杯七战七捷。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6)

1986年,陈忠和接受福建女排邀请担任女排教练。凭借国家队的多年积累,陈忠和很快适应了新角色,并拿到了全国女排甲级联赛第三名和全运会第一的成绩。

但是此时的中国女排在世界舞台上却是在走下坡,中国女排老一代队员相继离场,新一代成员还在成长,国际赛场接连失利。

1989年陈忠和被请回了国家队,担任助理教练。

这是女排的危急时刻,陈忠和更是长期待在各个训练场。

这一年,陈忠和的女儿才一岁。

1992年陈忠和的家里受到重创,爱人意外去世,他带着伤痛依然随队出征巴塞罗那,而中国女排境遇也不是很好,遭遇了惨败。

由于家里留下3岁多的孩子和两位老人需要照顾,陈忠和回到了福建,于1993年担任福建女排主教练。

但他的心一直挂念着中国女排。所以1995年当郎平回国担任主教练发来邀请的时候,陈忠和再一次出发。

1995年到1998年,郎平、陈忠和一起带领中国女排拿到了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和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亚军,但是冠军之路依旧坎坷。

之后郎平卸任,胡进成为中国女排的主教练。

经历频繁换帅的中国女排,士气有些低落。

而此间,陈忠和又接连遭遇母亲瘫痪、父亲病逝,重重磨难始终没有阻碍他守护女排的信念,他顶着巨大的家庭压力和个人痛苦,依然随队出征悉尼奥运,不禁让人心生触动。

2001年,连续失利的中国女排再次面对新一轮的主教练推选。

在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之下,陈忠和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只是也遭到了质疑。

面对这些,说不受影响,那是骗人的。

陈忠和采取的做法是,不听,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7)

如今外界评价“平和”的陈忠和,在当时却是极为严厉,他对队员说:“我松,可以,不练,休息,行吗!害你们啊,到时候成绩拿不下来,打得一塌糊涂,到时候你们还是骂我,说你这教练水平不行,平时不好好管理,平时不好好训练,只能这样,挨骂的是我,我不是说别人来骂,是你们来骂我!”

女排的提升也是肉眼可见,在这段时间,陈忠和与女排姑娘们并肩前行,互相扶持。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8)

什么是团队?不是胜利人人欢呼,而是失利无人离开、有人坚守!

日日夜夜的训练和相处,这支队伍有了面对一切的凝聚力,也到了她们出征的时候。

2003年世界杯,中国女排以11全胜的战绩拿下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在主力受伤、决赛连输两局的情况下临危不乱,最终拿下奥运会冠军。

对于他们的成绩我们是熟悉的,但是数字背后的一点一滴我们都是陌生的。

2004年奥运会前得知赵蕊蕊受伤的消息,陈忠和一个人痛哭,一直是半失眠状态;决赛连失两局,陈忠和纠结地摸着暂停牌。

我们看到胜利后,镜头前哽咽不止的陈忠和,分不清到底是喜悦还是委屈。

2003年,陈忠和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给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他不仅在教女排姑娘们怎样打球,更在引导女排如何面对人生荣辱。”

陈忠和的家乡,盛产水仙。“每一株水仙花都需要三年的培育,花农会在当年霜降左右种下水仙球,来年春天从地里挖出,让它休眠,如此反复3年。”

陈忠和的成长就如同这些水仙花一般,默默蓄力,极力绽放。

2. “和平大战”

提到陈忠和,有一场战役,不得不提,那就是2008年的“和平大战”。

2008年8月15日,北京首都体育馆热闹非凡,因为即将开始的中美女排大战,分别由陈忠和与郎平率队。

这场备受瞩目的比赛,其实并不是重要的决赛,而是小组赛,一次并不能决定决赛入场券的小组赛。

但是场上的对战双方却如临决赛,因为背后的压力是巨大的。

比赛还未开始,赛场上的观众的“加油”声已经响彻整个体育馆。

赛场的两队也是不一样的氛围。

一边陈忠和带领的国家队,多年的征战,队员们各有伤病。家门口的比赛,必须要把胜利的目标印在每一个人的脑子里,无形中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另一边郎平却很淡定,面对自己熟知的中国女排,她从客观上分析了两队的实力,认为当时的中国女排实力是偏强的,但她不会焦虑,冷静对待,正常指挥。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9)

从整个心态来说,郎平带领的美国队占有优势。

之前多次“和平之战”,双方互有胜负,但是中国队偏强。一直略处于下风的美国队以平常心参战,反而有利于打出水平。

第一局,中国队以25:23险胜美国队;

第二局,美国队以25:22扳回一局;

第三局,中国队以6:1的领先优势打底,最后以25:23获胜美国队;

第四局,中美两队一直相持不下,直到王一梅和薛明扣球失误,送给美国队四分,最后美国队以25:20获得胜利;

第五局,美国获得了6:1的领先优势,中国队开始频繁换人和暂停调节,但最后还是以11:15输给了美国队。

赢了比赛的郎平并没有像打败古巴这些国家队的时候那样激动,而是非常职业。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0)

2008年奥运比赛,陈忠和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然带领团队获得了铜牌,但也到了他与国家队告别的时候。

这一年,他51岁。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1)

尽管陈忠和离开了女排,但他与女排依然连在一起。

我们能看到曾经的队员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护着她们的老教练,依然记得他的生日,无论风雨。

陈忠和也一直关注女排的发展,关心女排的布局,也照料受伤的国家队员。

3. 有一种友情叫“陈忠和、郎平”

陈忠和与郎平,尽管曾经站在对立面,但他们无疑是老女排中相互扶持的至交。

1979年,陈忠和第一次在福建漳州搭建的竹棚训练场,见到了训练中的郎平。那一年陈忠和22岁,郎平19岁。

第一次见面,陈忠和就对郎平很是佩服,“她是一个好强、好胜、不服输的运动员……打球打到很疯狂的状态。”

那个时候的陈忠和不怎么讨喜,因为训练很残酷,他掌握着队员训练合不合格的话语权,这种得罪人的事让陈忠和时常受到姑娘们的捉弄。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2)

但是陈忠和的能力却也是备受认可的,他模仿的每一位对手,都是在为女排夺分。他的训练也不比女排队员轻松,每一天都是重复地扣球、发球,别人是平均一个人接一次,陈忠和是一个球就要扣十个,“一天要打几千个球”,强度非常大,肘关节都打粘连了。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3)

对于陈忠和来说,队员的鼓励是他最大的动力,谈到当年自己模仿对手被队员夸“太像了”,他笑得很灿烂。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4)

陈忠和因此成了公认的“中国第一陪打”。

拿了奖金的女排姑娘们,也不忘记陈忠和,一人拿出几百,还专门给他发了奖金。

也是这种战友情,让陈忠和越发离不开“女排”团队。

担任陪打教练时期,陈忠和一直活在幕后,无论是留念签名还是参加比赛,抑或有人采访,陈忠和三个字都很少出现。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5)

陈忠和与郎平是老搭档,从陪打,助理教练,两人一直合作默契。

而陈忠和最终的教练生涯,也是郎平推了一把。

当时选举决定最后的主教练人选,郎平有重要一票,这一票她给了陈忠和。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6)

2004年,看着在陈忠和指导下的女排姑娘们,在赛场拼搏,郎平激动非常。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7)

什么是朋友,不过是你好的时候祝福你,你难的时候支持你。

何为至交,陈忠和郎平如是!

4.

无论是媒体还是个人,说到中国女排总是会谈到“女排精神”。

什么是女排精神呢?有人说是拼搏,是韧劲。

陈忠和曾经这样回答说:“也许在一些人看来,赢了比赛就有拼搏精神,输了就没有。我觉得不能下这样的定论,应该更深层地去看待女排精神……有时候球队输球我也很开心,因为队员们平时还没有到那个水平,但是她们通过拼搏触及到那个水平了……”

中国女排的胜利的确鼓舞人心,但那种团队的凝聚力,那种一代一代为了梦想不停前进、不停突破的韧劲更值得我们为之鼓掌。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8)

当看到陈可辛导演决定拍《中国女排》电影的消息时,说实在,很激动。

终于有一部关于中国女排的影片了,可以让大家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从预告片中能够看到陈忠和、郎平,以及他们那个年代的热血、较真和梦想。

拼命训练,在墙壁上凿出的一个个坑;

拼命模仿,以各种方式研究对手的特点;

拼命闹腾,让严格的训练多了人情的味道。

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时光,也是成就他们的时光。

陈忠和郎平聚首(郎平的对手与至交)(19)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故事,自己的旋律。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无论熟悉或者陌生,彼此都有着同一种记忆。

中国女排却实现了跨代的共鸣,因为对于国家的美好期待,不分年龄;

女排追求目标不懈努力的故事,也激励着为梦想前行的每一个人。

这样的中国女排,是我们的骄傲!

参考资料:

1.《悦读·家》第十期 拼搏;

2.《杨澜访谈录陈忠和》;

3.《腾讯专访福建体育局副局长陈忠和》;

4.《八闽之子——陈忠和》;

5.《故乡的云·陈忠和》;

6.《记忆2019》;

7.《郎平34年》;

8.《中国女排》陈忠和&郎平:“和平友谊”持续40年.我爱女排.2019-12-04.

9.“2003年度感动中国”颁奖典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