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商精神的启示(话说呔商刘凤敏)(1)

天下四行,士农工商。很多人对晋商、徽商等著名商帮都耳熟能详,却不知近代中国在白山黑水的广袤土地上曾诞生过一个盛极一时的商帮——“老呔商帮”,其在百余年间创造的商业理念、经营成就和泽被后世的精神遗产,足以在中国近现代商业史上熠熠闪光。

呔商是“老呔商帮”的简称,是东北人对在当地经商的以乐亭县为主的冀东商人的统称。呔商是历史上冀商三大帮派(即老呔商帮、张库商帮、冀中商帮)之一,是冀商的典范。清朝末期到民国初期,是呔商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在160多年的经营活动中,以坚韧毅力、诚信为本的商德和独特谋略,创造了“东北三个省,无商不乐亭”的商业传奇,在冀东和东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引领东北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潮流,为我们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2015年10月在央视首播的电视纪录片《呔商传奇》简介中明确提到的呔商精神核心要素——重义守信、务实坚忍、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在历史脉动中,我们深切品悟呔商精神内涵,对于丰富燕赵历史文化内涵和新时代唐山精神谱系,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加快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蓄积更大动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陕商精神的启示(话说呔商刘凤敏)(2)

重义守信,是呔商最具魅力的的操守风范,是呔商不断发展的根基

在经营实践中,呔商秉承了燕赵文化中信义的精髓,坚持“重道义、守信用”, 以信义行八方,以重义守信为经商之道,不赚不义之财,不做撒谎失信之事,并有着造福桑梓、回报社会的家国情怀。

呔商是一支信守承诺、富有正义感的商人群体,始终坚守着“一言九鼎、诚信守诺”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侠义风格。呔商注重以质求信、以诚制胜、以诚取利,赢得了广大顾客的青睐。杨焕亭是一位非常讲信义的呔商,他以自己长春日升客栈为抵押,曾为一百多人担当“铺保”,后来由于日俄战争和清政府腐败,货币贬值使他的企业赔了巨款,但他信守诺言,即使倾家荡产,也决不失信于担保,留下了“不失一言之信于担保”的美誉。北方商魂武百祥首倡“言无二价”“明码标价”的文明经商之风,并提出“若求商业道德,必先求商人道德”的经营理念,长期奉行“义字当先,以义取利、以利行义”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了“义利相通”的典范商道。

历史上,呔商们急公好义、仗义疏财,热心扶危济困、赈灾义捐、修桥铺路、兴资办学等善举,刘临阁深明经商之大义,曾立言说,“小子愿将所赚之钱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宁愿为社会作贡献,不为儿孙当马牛。”当年,在国家存亡之际,呔商积极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开展革命活动,声援“五卅运动”“九ー八”事变后奋起抗日,带头捐款、捐物支持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1951年6月16日,武百祥以同记的名义带头捐献购买1架战斗机的巨款,支援抗美援朝,无不诠释了呔商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信用和道义是经商之本,也是将事业做大做强的必备因素。中国人历来讲求“一诺千金”,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2016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指出,“公有制企业也好,非公有制企业也好,各类企业都要把守法诚信作为安身立命之本。”2020年7月,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同时,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比如广大青少年要“与人为善,明礼诚信”“领导干部要自觉讲诚信” “中国人讲求言必信、行必果”“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等等。这就为诚信在社会生活、外交关系和时代价值上的体现开启了多维视野,为我们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我们传承弘扬呔商精神,就要秉承呔商的重义守信的基因,把信用建设作为新时代企业行稳致远的基石,也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不因利大而忘义,不因利小而失信,真正把信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使其成为展示自身形象的“金名片”,不断提高区域社会信用度。

陕商精神的启示(话说呔商刘凤敏)(3)

务实坚韧,是呔商最显著的精神特质,也是呔商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群体性格

一直以来,呔商秉承做人要实、办事要实的原则,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一步一个脚印,为人踏实,做事扎实。

呔商相较于晋商、徽商而言,崛起时间相对较晚,大多白手起家,但呔商凭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从走商到坐贾,一步步把买卖做大,最终在东北立足。刘新亭是乐亭第一代呔商,他从挑担卖货开始,从家乡购置锄板、镐、犁等农具和土布、棉花等生活用品运往东北,回程时又运回东北的土烟、大豆、麻等土特产品,以他的务实坚韧和经商智慧,为刘家淘得了“第一桶金”。之后,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刘家商业经营拓展到了商铺、当铺、钱庄、粮栈、油坊、烧锅、大车店、海味店、瓷柜、布柜等诸多领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刘家商号达100多家。

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呔商在东北创建的知名商号多大1000多家,遍布东北大小城镇。按当时行政区划,东三省90%的县市都有乐亭人经商,全县几乎村村有人驻东北做生意,以至旧时乐亭人自诩 “无论关内、关外,凡有家雀的地方,就有乐亭人开设的商店。”据不完全统计,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呔商有近3亿银元,年利润高达5000多万银元,向家乡汇款最多时每年达2000万银元之巨(折合现在人民币200亿)。如此辉煌的功业,正是源于呔商务实坚韧的精神,正如李大钊同志所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在呔商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诚信、勤奋、务实、坚韧、正直、善良、自强、自立等很多精神特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汇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2014年10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对于务实坚韧的精神和作风,有过很多生动的论述,比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敢于直面矛盾,敢于较真碰硬”、“尽责尽力、善作善成”、 “撸起袖子加油干”,等等。当今,我们传承弘扬呔商精神,就要秉承呔商务实坚韧的精神品质,办实事不图虚名,求实效不做虚功,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特别是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既要有铆足干劲、全力以赴的态度,也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行动,“实”字为先,“干”字当头,在实干中成就事业,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陕商精神的启示(话说呔商刘凤敏)(4)

自强不息,是呔商最重要的刚正风骨,也是呔商不甘平庸、努力向上、成就事业的强大动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孕育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须敢于正视,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清中期以后,随着东北地区逐步开禁以及光绪年间官荒放垦范围的扩大,大批长年受旗人圈地、自然灾害侵袭的乐亭人走出故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勇闯关东,从走街串巷到开店经营,逐步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达十万之众。

至清末民初,汀流河镇刘家以自强不息的精神,经过几代经营,其“合字号”、“发字号”企业以长春为中心,辐射北起黑龙江、南至上海的大半个中国,他们将金融、工业、商业有机结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域经营,打造起显赫一时的商业帝国。比如,刘家“益发合”先后在长春、哈尔滨创办大规模面粉厂、酿酒厂和磨米厂等企业,同时扩大商业经营,建立百货店和茶庄,组建益发银行,形成工、商、金融三业并举的经营格局,益发合分号、分庄达100多个,投资遍布东北各大小城镇,及北京、天津、乐亭等地,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经营。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控制东三省,并扶持建立了伪满洲国。在日伪统治和压榨下,呔商经营陷入困境。但是,呔商依然自强不息、顺势应变,不断调整经营方向和经营策略,于危机中育先机。比如,刘家“益发合”为了避开日本人的干扰,把总部转设在大连;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利益,不得不聘用日本顾问和雇员,把益发合股份有限公司改为益发合株式会社。1926年,益发钱庄遭到张作霖查抄,孙秀三多方运筹,免遭灾难,随后把益发钱庄改组为益发银行,将过去以金融投机为主业改为以存贷和汇兑为主业,并相继在北平、烟台、安东、吉林等17个市设立了益发银行分行,在多地设立办事处,由此益发银行的触角伸向长城内外的东北、华北的大半个中国,奠立了中国金融业的雏形。

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精神,呔商敢闯敢拼、勇于担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就了一番事业,对于当代人们和诸多企业不无有益启示。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2016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委员时明确指出,“我们都要‘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在新的历史语境中,自强不息在经过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民身上体现得更加漓淋尽致,英雄的唐山人民没有被震倒,自救相助、患难与共、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历经10年重建、10年振兴、20多年快速发展,英雄的城市充满生机活力。当今,我们传承弘扬呔商精神,就要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自觉努力向上、永不懈怠,在新阶段“两个大局”的交织激荡中谋定而后动,厚积而薄发,为开创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新局面注入不竭动力。

陕商精神的启示(话说呔商刘凤敏)(5)

敢为人先,是呔商最鲜明的胆识特质,是呔商“随时代以相演进”、不断探索创新的文化精髓

呔商“闯关东”突破了农耕意识的束缚,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在东北创业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在民族商业的体制结构、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以及精神道德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相当大胆的创新和改革,闯出了一条辉煌的经商之路。

清末时期,武百祥提出了商业改革要“随时代以相演进”的观点,这在当时历史环境下,很具有前瞻性和改革勇气,也使他经营的大罗新寰球货店、同记商场、同记工厂等工商业盛极一时,成为哈尔滨百货行业的翘楚,并驰名南北各地。武百祥在东北商业界首倡“言不二价”的经营理念,开启了一带文明经商新风,并形成了“利公司、利顾客、利劳资、利同业”经商原则,立志改造旧中国的商业并把经商做为道德事业来做,“做道德人”“做道德事业”,这是呔商所共有的敢为人先的一种创新。

随着东北多变的时局,呔商敢为人先、革新旧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树立人オ兴商的超前理念,唯才是举、广揽人オ,不拘一格使用人オ。呔商中的“益发合”和“同记”之所以经营显赫,同他们拥有相当数量的优秀人才分不开。为适应时代变迁和社会需要,呔商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实行“经理制”,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祛除管理效率低下、运营成本高昂的弊病;实行“股份制”,引进资金,吸纳闲散资金,实现互利共赢;实行“联号经营”,打破地域限制,有效应对由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成为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流。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中华民族是守正创新的民族,有着守正创新的传统。呔商“随时代以相演进”、敢为人先、创新进取的创业精神,无疑给我们带来有益启示。多次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2014年3月,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思维意识,敢为人先,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这也是唐山人民的勇气、胆识和胸襟,体现着勇立时代潮头、善开风气之先、敢于争创一流的胆识魄力。当今,我们传承弘扬呔商精神,就要承继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创一流企业、一流管理、一流产品、一流服务和一流企业文化,生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勇立潮头。

历史的脚步在前行,百年呔商的辉煌成就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呔商精神永远熔铸于乐亭人的血脉中,也成为新时代唐山精神谱系的重要构成,激励人们紧跟新时代发展步伐,重义守信、务实坚忍、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努力创造新时代新的辉煌,不负这个伟大的时代。

(注:本文刊发于《读乐亭》第74期、2022年8月5日《唐山劳动日报》)

来源:敏言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