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88》崔泽的原型“李昌镐”——从多动症小霸王到统治棋坛20年的石佛,围棋带来了什么?

下围棋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从多动症到石佛)(1)

李昌镐(左)、崔泽(右)

从4小时一盘棋说起

一盘棋会经历什么?布局的运筹帷幄、中盘的奋勇厮杀、收官的毫厘之争。期间的跌宕起伏、尔虞我诈,宛如人生般精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失足便成千古恨。

300颗棋子便匆匆走完了一生,并不快哉,当细细品味,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走一步,算十步,想百步。看似简单的落子,背后是大脑中的飞速运算,和超凡的思考粘性。期间最重要的是对围棋的专注,心无杂念方能思虑周全。

一位成熟的棋手要下几千盘棋,每盘棋都是4小时的打磨,能坚持下来的,都要具备强大的专注力。电影中的崔泽,不会照顾自己、不关注除围棋外的任何东西。这一份偏执的专注,也成就了一代棋坛霸主。

生静气,磨性子

总有人问我,现在小孩子要学什么爱好呀?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建议去学围棋,我受益于此,也希望能推而广之。围棋和其他的竞技体育不同,输赢不是全部。它更关注与期间的过程思考、运筹帷幄、宠辱不惊。它更加考验大局观、整盘考虑的战略能力,这比局部竞争更有智慧。

金马影帝张震为拍摄《吴清源》,专门去学习围棋。拍摄前每天打坐、反复练习落子的动作。因为不做好这些,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的气势就出不来了。

下围棋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从多动症到石佛)(2)

《吴清源》饰演者 张震

学习围棋,不是为了成为大师,而是打磨思维。不管将来做什么,专注、平和、谋略,这些能力都会让余生受益匪浅。

专注之上,乃大局之观

专注的是精力,不是眼界。

下围棋从此走向人生巅峰(从多动症到石佛)(3)

围棋十诀

“不得贪胜、入界宜缓、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舍小就大、逢危须弃、慎勿轻速、动须相应、彼强自保、势孤取和。”想必围棋爱好者们并不陌生,是围棋十诀。

第一次听到这些词的时候,6岁,隐约记得小时候老师说:“不得贪胜,要顾全大局。”其实,当时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是墙上相框里写着这样的字。慢慢的,耳濡目染,大致知道眼前的得失是小,要大局为重。一个点的失败、一个局部的得失,放之全局仍可挽回;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才是不归路。

专注之上,乃大局之观。围棋训练的是专注力,养成的是大局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