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唐代诗人孟郊在科举考试中考取进士之后写下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登科后的巨大喜悦。10月26日,“春风得意马蹄疾——广东状元文化展”在广州鲁迅纪念馆二楼临展厅开展。

展览通过一个状元的诞生、广东状元那些事、状元文化进行时等部分,系统挖掘、梳理广东科举文化资源,展示广东状元的人生轨迹和事功,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科举”之“科”指科目,“举”是选拔的意思,“科举”就是“分科举士”,通过设立科目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考试选拔官员的基本制度,始于隋唐,完备于宋,盛于明清,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构建影响巨大。

广东第一状元(广东状元文化展)(1)

广东第一状元(广东状元文化展)(2)

科举制坚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任用”的原则,为读书人提供了晋身仕途,实现人生抱负的机会,为社会阶层之间纵向流动的畅通,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公平、公正的渠道。明清考生在应科举求功名的道路上,大致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级考试,漫长的读书应试生涯才宣告终结,一个“状元”由此诞生。

自隋、唐开科取士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1300多年间,广东一共出过9位文状元和5位武状元。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摄影陈志刚

,